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晨

作品数:65 被引量:289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奶牛
  • 13篇肠道
  • 11篇菌群
  • 10篇肠道菌
  • 10篇肠道菌群
  • 9篇瘤胃
  • 8篇微生物
  • 8篇马驹
  • 7篇断奶
  • 7篇益生菌
  • 7篇乳房炎
  • 7篇绵羊
  • 6篇谷物
  • 6篇补喂
  • 5篇褪黑素
  • 5篇牛乳
  • 5篇黑素
  • 4篇营养
  • 4篇乳酸
  • 4篇乳酸菌

机构

  • 44篇新疆农业大学
  • 20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新疆畜牧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64篇马晨
  • 21篇李晓斌
  • 19篇张和平
  • 17篇杨开伦
  • 12篇臧长江
  • 11篇赵国栋
  • 9篇赵洁
  • 6篇余雄
  • 5篇高超
  • 5篇赵芳
  • 5篇王慧艳
  • 5篇丁佳
  • 4篇刁其玉
  • 4篇马涛
  • 4篇刘彩虹
  • 4篇万凡
  • 4篇王丽凤
  • 4篇陈晖
  • 3篇张家超
  • 3篇黄卫强

传媒

  • 11篇动物营养学报
  • 8篇中国奶牛
  • 7篇中国畜牧杂志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中国饲料
  • 3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新农业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家禽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饲料工业
  • 1篇饲料与畜牧(...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乳业科学与技...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2篇201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牛与乳房炎患牛乳中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比较了乳房炎和健康奶牛乳中微生物种群结构以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纤毛虫属(Ciliates)菌群生物多样性差异,并对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法显著性分析(PLSDA)。结果表明,乳房炎患牛乳区细菌和纤毛虫菌群组成较健康奶牛复杂,而乳杆菌属菌群的DGGE图谱条带丰度、Shannon-Wiener指数却都显著低于健康奶牛;且乳房炎患牛乳区特异性菌种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不能培养的链球菌(Uncultured Streptococcus),而健康奶牛乳区特异性菌种是乳杆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因此,可以推断出乳杆菌可能是抑制乳房炎病原菌感染的重要细菌类群。PLS-DA得分图也清晰地显示乳房炎患牛和健康奶牛乳区微生物区系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席晓敏马晨黄卫强赵洁丁佳王慧艳张和平
关键词:乳房炎PCR-DGGE微生物种群结构生物多样性
牛场地表土壤中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以呼和浩特市某牛场地表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牛场地表土壤中共鉴定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产芽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纯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gilvus)和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共40株,并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研究得到蜡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这三种优势芽孢杆菌之间的亲缘关系。该研究为后续开发应用于无抗饲料添加剂和生物农药的绿色、安全、高效的益生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黄卫强马晨席晓敏王慧艳丁佳张和平
关键词:土壤益生菌芽孢杆菌RNA
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围产期(产前3周至产后3周)是奶牛内分泌和代谢发生巨变的时期,此时期奶牛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可影响其产后生产性能和对疾病的易感性。本文综合阐述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为以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杜兵耀马晨杨开伦余雄
关键词: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营养代谢
健康奶牛肠道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5
2014年
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优良的乳酸菌微生物制剂对于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奶牛肠道中的乳酸菌本身已适应奶牛肠道中的环境,并且与奶牛肠道中的致病菌长期拮抗竞争,因而是奶牛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株的最佳来源。本试验利用改良MRS培养基从2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牛粪便中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鉴定。最终获得瘤胃乳杆菌、乳酸乳球菌等18株乳酸菌。该试验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为多角度开发我国乳酸菌资源和微生态制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王慧艳马晨赵洁席晓敏丁佳张和平
关键词:乳酸菌肠道微生物健康奶牛RRNA
一种适用于母马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母马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所述适用于母马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乳腺组织采集;S2:乳腺组织前处理;S3:乳腺组织的消化;S4:乳腺组织的接种;S5:细胞纯化;S6:细胞传...
李晓斌杨开伦李超李倩陈晖臧长江马晨王彩蝶
短链脂肪酸促进犊牛瘤胃发育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犊牛的瘤胃具有结构和功能不完善、微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等特点。在犊牛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瘤胃结构和功能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大变化,并且犊牛期瘤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其生长性能及成年期的生产性能。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改善瘤胃发酵,并可以影响瘤胃微生物的定植,进而促进瘤胃的发育,但由于犊牛瘤胃发育不健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内源性SCFA较少。外源添加SCFA已经被证实具有促进犊牛瘤胃发育的功能,因此,本文简要综述了SCFA促进犊牛瘤胃发育及影响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作用方式,为犊牛的健康培育及科学饲养提供相关参考。
范雪马健陈晖Ali Mujtaba Shah马晨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瘤胃犊牛
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胃肠道内容物和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褪黑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褪黑素的分布特点,探究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胃肠道内容物和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褪黑素含量的影响,探讨通过5-羟基色氨酸调节绵羊肠道中褪黑素合成的可能性。试验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47.79±3.70) kg的3岁哈萨克母羊15只,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每天每只羊的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2%,玉米青贮饲喂量为0.9 kg,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Ⅱ组羊只分别饲喂111、222 mg/kg BW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进行1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的分布特点是盲肠>空肠、结肠>瘤胃液、十二指肠、回肠;褪黑素含量分布特点是十二指肠>瘤胃液、空肠>回肠、盲肠>结肠。除盲肠和结肠外,试验Ⅰ、Ⅱ组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空肠、回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P <0.01)。试验Ⅰ、Ⅱ组结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十二指肠、空肠内容物中5-羟基吲哚乙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试验Ⅱ组盲肠、结肠内容物中5-羟基吲哚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的分布特点是:盲肠>空肠、结肠>瘤胃液、十二指肠、回肠;褪黑素含量分布特点是:十二指肠>瘤胃液、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补喂量为222
赵芳陈晖王根高超赵国栋马晨杨开伦
关键词:绵羊胃肠道内容物褪黑素
不同谷物对断奶马驹肠道发育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究饲喂不同谷物对马驹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12.39±7.50)kg、5月龄断奶的哈萨克马公马驹为研究对象,马驹均在2019年3月出生(±5 d),7月31日统一人工干预断奶,且健康状况良好。将18匹断奶的马驹根据补饲谷物不同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玉米组(6匹)、燕麦组(6匹)和大麦组(6匹)。在马驹精料补充料中淀粉摄入量相等条件下,按照马驹每千克体重补喂2 g淀粉(干物质)来计算玉米、燕麦和大麦的实际补喂量,进行60 d的饲养试验。在试验结束后将马驹进行屠宰,分别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等肠段的中段组织5 cm,迅速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保存,用于后续组织形态测定。结果表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玉米组马驹比燕麦组显著降低21.06%(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玉米组马驹比燕麦组极显著提高36.45%(P<0.01),比大麦组显著提高18.22%(P<0.05);玉米组可提高马驹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V/C值与黏膜厚度,降低空肠隐窝深度(P>0.05)。盲肠黏膜厚度,大麦组马驹分别比玉米组和燕麦组显著增加25.25%和18.98%(P<0.05);结肠黏膜厚度大麦组马驹分别比玉米组和燕麦组增加10.02%和4.21%(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和大麦能够显著改善断奶马驹小肠和大肠的肠道形态及功能,在促进幼龄动物肠道生长发育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黄新新马超宇李晓斌陈晖马晨陈开旭张文杰
关键词:谷物马驹绒毛高度隐窝深度
乳房炎奶牛肠道菌群在物种和功能上的特征
牛乳房炎对奶牛具有非常大的危害,该疾病会严重降低奶牛的产奶质量,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之前的研究表明,牛乳房炎与奶牛的肠道菌群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本研究中,实验共横向设计了三组,分别包括患病组(n=20),健康组...
侯强川张家超马晨赵洁张和平
关键词:牛乳房炎肠道菌群
文献传递
补喂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对绵羊血浆中氨基酸浓度、激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研究补喂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对绵羊血浆中氨基酸浓度、激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新疆美利奴羊母羊2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只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并分别补喂含0、0.25、0.50、0.75 g/kg BW的瘤胃保护性精氨酸,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必需氨基酸方面,试验Ⅲ组绵羊血浆中赖氨酸浓度升高了24.02%(P <0.05),但试验组绵羊血浆中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 <0.05);在非必需氨基酸方面,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精氨酸浓度分别升高了36.33%(P> 0.05)、60.68%(P <0.05)、107.09%(P <0.01),鸟氨酸浓度分别升高了83.88%(P <0.05)、250.22%(P <0.01)、264.15%(P <0.01),而试验组绵羊血浆中酪氨酸、丙氨酸、脯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 <0.05),试验Ⅲ组绵羊血浆中尿素浓度降低了22.93%(P <0.05);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胰岛素浓度分别升高了13.59%(P> 0.05)、16.62%(P <0.05)、28.74%(P <0.01),生长激素浓度分别升高了54.90%(P <0.01)、49.02%(P <0.05)、41.67%(P <0.05)。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浓度分别升高了31.76%(P <0.01)、23.05%(P <0.01)、15.95%(P <0.01);试验Ⅰ组绵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浓度分别升高了24.64%(P <0.01)、35.34%(P <0.01)、11.48%(P <0.05),丙二醛浓度降低了18.80%(P <0.05),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一氧化氮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 0.05);因此,补喂不同水平(0.25、0.50、0.75 g/kg BW)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可以提高绵羊血浆中精氨酸和鸟氨酸浓度,并可以提高绵羊血浆中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水平。此外,补喂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对绵羊血浆中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适宜的补喂水平建议为0.25 g/kg BW。
王世昌张文杰韩明侯传祥李晓斌马晨潘军张仕琦杨开伦
关键词:绵羊血浆氨基酸抗氧化能力激素水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