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强

作品数:18 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体育
  • 6篇少年
  • 6篇青少年
  • 4篇身体活动
  • 4篇体育锻炼
  • 4篇脊柱
  • 3篇腰背
  • 3篇身体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非特异性
  • 3篇背痛
  • 2篇腰背痛
  • 2篇身体姿态
  • 2篇矢状
  • 2篇矢状面
  • 2篇疼痛
  • 1篇大众健身
  • 1篇锻炼行为
  • 1篇心理健康

机构

  • 18篇国家体育总局...
  • 7篇中国教育科学...
  • 2篇广西体育高等...
  • 2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冯强
  • 7篇周誉
  • 5篇王富百慧
  • 5篇王梅
  • 3篇武东明
  • 2篇王欢
  • 2篇江崇民
  • 2篇张彦峰
  • 2篇黄昀
  • 2篇张铭
  • 1篇刘新华
  • 1篇张智海
  • 1篇蔡睿
  • 1篇朱晓梅
  • 1篇孙鹏

传媒

  • 3篇中国体育科技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体育科学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体育科技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2015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20~79岁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探索中国20~79岁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方法以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中161901名20~79岁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其中包含121928名20~59岁成年人和39973名60~79岁老年人;通过心理健康指标综合问卷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体育锻炼参与情况、锻炼频率和时长。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中国20~79岁居民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6%(26311/158518)。其中,20~59岁成年人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8.0%(21465/119409)和13.8%(16435/119444),经常或总是感到压力者占比为15.3%(18373/120444);60~79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2.4%(4846/39109),孤独感量表得分>25分者占比为32.8%(12650/38525),经常或总是感到压力者占比为4.0%(1587/393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相比,参加体育锻炼者抑郁症状风险降低了20%(β=-0.22,OR=0.80,95%CI:0.78~0.82)。随着体育锻炼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向好趋势更为明显,每周锻炼至少3 d且中等强度以上者,抑郁症状检出率降低了35%(β=-0.39,OR=0.65,95%CI:0.63~0.6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体育锻炼与抑郁的负相关性在成年人和老年人、男性和女性、城镇和乡村人群中均存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焦虑风险检出率降低6%(β=-0.06,OR=0.94,95%CI:0.91~0.97)、每周锻炼≥3 d且中等强度以上者降低15%(β=-0.16,OR=0.85,95%CI:0.81~0.89)。未观察到参与体育锻炼与压力风险检出率存在关联(P>0.05),但随着锻炼频率和强度增加其积极效应同样出现。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有高孤独感得分的风险降低了50%(β=-0.70,OR=0.50,95%CI:0.47~0.52)、压力风险检出率降低了35%(β=-0.43,OR=0.65,95%CI:0.59~0.72)。结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表现出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运动能够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改善�
王晶晶冯强范超群王成龙王梅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锻炼成年人老年人实证分析
中国3~6岁幼儿中大强度身体活动、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间达标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掌握我国3~6岁幼儿身体活动、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间的达标情况,探索达标情况在全国各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为不同地区幼儿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的幼儿数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967名幼儿的身体活动、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间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分析各指标的空间聚集特征。结果:1)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我国3~6岁幼儿的中大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间3类健康行为的达标率分别为62.3%、52.8%和53.8%,其中3类健康行为均达标的幼儿占比为16.4%,均未达标的比例为7.9%。2)LISA分析结果显示,MVPA和屏幕时间的高达标地区主要在北方,低达标地区多在南方;睡眠时间的高达标地区在西南。3)与MVPA达标率空间分布特征有关的因素包括平均气温、家庭体育用品数目和家长陪伴外出运动时长、家庭年总收入(P<0.05);与屏幕时间达标率空间分布特征有关的因素包括社区运动条件、平均气温、家庭年总收入(P<0.05);与睡眠时间达标率分布特征有关的因素包括平均气温、家长陪伴外出运动时长(P<0.05)。结论:我国幼儿身体活动、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间3类健康行为达标情况在各地区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聚集性。与3类健康行为达标率空间分布相关的因素主要有经济、自然环境和场地环境等因素。此外,幼儿家庭运动支持程度也是影响幼儿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为此,不同地区应根据幼儿行为特点,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层面生态化措施,促进幼儿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王欢张彦峰武东明王梅刘新华冯强王晶晶范超群高唯真
关键词:幼儿睡眠时间
非特异性腰背痛青少年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青少年非特异性腰背痛发生呈上升趋势,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平衡与腰背疼痛关系密切。了解非特异性腰背部疼痛青少年脊柱-骨盆平衡参数的基本特征,可以为该疾病的积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3所中学,天津1所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筛选符合条件受试者并使用spinalMouse?进行脊柱形态与功能测试。最终采集有效样本377例,其中初中、高中总计261名非特异性腰背痛青少年(男112名,女149名),随机筛选无痛组受试者共116名(男,60名,女,56名)。对受试者进行直立位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测试,同时测量脊柱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动作中的功能。主要指标有胸椎后凸角(TKA)、腰椎前凸角(LLA)、骶骨倾角(SA)、倾斜角(INA),并计算矢状面平衡指数(T/L)。研究对象分男女组,再按年级和疼痛部位分为初、高中单纯背痛组,单纯腰痛组,腰背结合痛组。对不同疼痛类型组与无痛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使用LSD法进行事后检验。[结果](1)初中女生在直立位时,单纯背痛和单纯腰痛组其SA较无痛组增大,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初中女生单纯背痛组、单纯腰痛组T/L较无痛组减小,腰背结合痛组T/L较无痛组则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中女生INA,单纯腰痛组合腰背结合痛组显著小于无痛组(P<0.05)。(3)初中和高中学生疼痛各组和无痛组在脊柱屈伸功能上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非特异性腰痛青少年脊柱-骨盆的平衡破坏情况存在,女性更为显著。容易导致身体重心失衡,这可能是青少年腰背痛疼痛发生的重要原因。
兰冠仪冯强周誉
关键词:青少年
青少年脊柱形态与功能对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非特异性腰背疼痛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脊柱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可能是青少年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青少年脊柱形态与功能的全面测试,可以为青少年非特异性疼痛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使用spinal mouse电子脊柱测量仪对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组273名(男,121名;女,152名)学生和对照组127名(男,63名;女,64名)学生进行脊柱形态与功能测试。测试指标包括直立位、坐位以及负重状态(Matthiass test)下的胸椎后凸角(TKA)、腰椎前凸角(LLA)、骶骨倾角(SA)、倾斜角(INA),以及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时脊柱各节段活动度。使用偏相关分析探讨非特异性腰背疼痛与年龄的相关性,使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对脊柱形态与功能等指标与非特异性腰背疼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初中生TKA异常率分别为47.0%,53.0%(男生、女生);高中生TKA异常率为52.6%,48.0%(男生、女生)。2)初中生LLA异常率为67.5%,45.2%(男生、女生);高中生LLA异常率为52.6%和21.7%(男生、女生)。3)胸椎后凸角(P<0.05,OR=1.236)和腰椎从屈曲位到后伸位的活动度(P<0.01,OR=0.975)与青少年非特异性腰背疼痛具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受试者中,TKA与LLA异常的比例较高。TKA较大以及腰椎总体活动度不足是青少年发生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的危险因素。
冯强江崇民周誉张铭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功能
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的信度和效度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在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两个指标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随机筛选29名高中生作为受试对象,其中14名男生,15名女生。使用侧位全脊柱X线片作为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测试的金标准,分别使用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脊柱测量尺(Flexible ruler)对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进行测量。检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测量脊柱矢状面角度的效度与信度,并检验两种仪器的重测信度。结果: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的胸椎后凸角与X线片一致性最高,ICC为0.803(0.622,0.902),脊柱测量尺测量的胸椎后凸角ICC值为0.753(0.538,0.876);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的腰椎前凸角与X线片的测量结果相比,ICC值均低于0.4,一致性不高。在重复测量分析方面,使用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测量胸椎后凸角的ICC均高于0.8,使用Spinal Mouse测量腰椎前凸角的ICC为0.809(0.633,0.906),而使用脊柱测量尺测量腰椎前凸角的ICC为0.704(0.459,0.849)。结论: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在测试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中均具备良好的重测信度。与X线片对比,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测量胸椎后凸角具备一定的效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X线片作为测量方法,且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优于脊柱测量尺。但两种测试方法测量腰椎前凸角效度不佳。
冯强周誉
关键词:SPINALX线片信度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与特点
2021年
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健康威胁因素之一。该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普遍低下,每周仅有2.34天达到身体活动的国际推荐量,显著低于国际身体活动平均水平。此外,其身体活动水平呈现同年龄组男生高于女生、城镇学校略高于农村学校,以及高年龄组显著高于低年龄组的特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或体育活动课的运动强度较小,尚未起到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作用,校外体育兴趣俱乐部和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参与度较低。
王富百慧李雅倩冯强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体育活动
大众健身中跟腱损伤的防护
通过对文献资料及大众健身实践中跟腱损伤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探讨跟腱损伤的重要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护策略。特别是在对损伤的积极预防的几种方法进行的深入分析,为下一步防护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近年大众健身活动中跟腱...
黄昀冯强余文君
关键词:大众健身跟腱损伤疾病预防体育锻炼
文献传递
功能训练对青少年过度胸椎后凸干预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研究目的:对存在胸椎矢状面后凸异常的青少年进行干预,试图找到治疗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加以推广应用。方法:根据Spinal Mouse脊柱形态测试结果,将满足纳入标准且不满足排除标准的164名青少年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设计,利用每周2次体育课时间,由经过培训的体育教师对实验组进行15~20 min的功能训练。同时,对照组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常规力量训练。功能训练持续8周,第9周再次对受试者的脊柱形态进行测试。结果:干预前后,实验组在直立位时,胸椎后凸角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从完全屈曲位到完全伸展位,胸椎活动度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Matthiass测试中,骶骨倾角在负重状态下的角度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前后,实验组胸椎后凸角和骶骨倾角负重变化的改善优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功能训练方案对胸椎过度后凸的受试者起到了纠正的作用。在改善胸椎过度后凸的同时,功能训练方案对胸椎活动度、骨盆周围肌肉功能能力、身体重心维持能力均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冯强周誉
关键词:青少年干预效果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学生静坐少动行为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调查青少年在校内的静坐少动行为,并探讨静坐少动行为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8名(男生102名,女生106名)北京市西城区的高一学生。使用ActiGraphGT3X+加速度计客观测量受试者在校期间的体力活动,分析静坐少动行为的情况。同时,采集受试者进行国家学生体质监测项目的数据,分析静坐少动行为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结果:在校期间,受试者80%以上的时间处于静坐少动状态,持续静坐少动时间平均为199分钟,且女生的静坐少动总时间、持续静坐少动时间和持续静坐少动个数均显著高于男生。在男生中,静坐少动时间百分比与1000 m跑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1),持续静坐少动时间与50 m跑所需的时间呈正相关(P<0.05)。在女生中,静坐少动时间百分比与立定跳远距离呈负相关(P<0.01),与800 m跑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持续静坐少动时间与800 m跑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静坐少动成为高中生校内的主要生活方式,并可能会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学校应在改善学生校内静坐少动行为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誉冯强
关键词:青少年体质健康
青少年近视与身体姿态异常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展趋势亟待扭转,本文考察了近视与身体姿态异常的关系,并验证了身体活动、校内体育活动和教师监督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身体姿态异常显著增加近视的发生率,增加身体活动、校内体育活动和老师监督提醒都分别有助于降低因姿态异常引发的近视。校内体育活动和老师监督提醒的调节作用呈现"互补"特点,其作用机制具有较为明显的预防作用,应尽可能在青少年早期学段采用上述干预方式,有效降低因身体姿态引发的近视风险。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需切实有效贯彻落实《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开齐、开足体育课。
王富百慧冯强
关键词:近视身体姿态身体活动体育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