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梅

作品数:75 被引量:1,245H指数:18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文化科学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篇体育
  • 14篇体质
  • 13篇少年
  • 11篇体育锻炼
  • 11篇青少年
  • 11篇儿童
  • 10篇成年人
  • 8篇身体活动
  • 8篇健康
  • 8篇国民体质
  • 8篇儿童青少年
  • 7篇身体
  • 5篇血压
  • 5篇身体素质
  • 5篇体质监测
  • 5篇青少年体育
  • 5篇高血压
  • 5篇国民体质监测
  • 4篇影响因素
  • 4篇幼儿

机构

  • 39篇国家体育总局...
  • 38篇国家体育总局
  • 7篇北京体育大学
  • 6篇武汉体育学院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南京体育学院
  • 4篇天津体育学院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成都体育学院
  • 2篇山东体育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4篇王梅
  • 11篇江崇民
  • 11篇张彦峰
  • 6篇柳鸣毅
  • 6篇王富百慧
  • 6篇蔡睿
  • 5篇张一民
  • 5篇田野
  • 5篇赵杰修
  • 4篇姜达维
  • 4篇王欢
  • 4篇宫成强
  • 4篇何子红
  • 4篇武东明
  • 4篇孙飙
  • 4篇李然
  • 4篇冯强
  • 4篇温煦
  • 3篇席翼
  • 3篇张建平

传媒

  • 14篇体育科学
  • 8篇中国体育科技
  • 5篇2015第十...
  • 3篇体育与科学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第七届全国体...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饮食科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山东体育科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龄过程中骨骼肌量和骨骼肌力量的变化
<正>1.前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3亿人,随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即将进入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将对社...
温煦王梅陈严
文献传递
运动后恢复期心率对心功能的评价——台阶指数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心功能评价的局限性被引量:8
2012年
以完成定量负荷后恢复期心率的变化进行心功能的评定,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台阶试验测试所遵循的依据。然而,评价心功能的3min台阶试验存在不能进行纵向年龄趋势分析的问题,使得国民体质监测中缺少了一项反映不同年龄人群心功能状况的重要信息。因此,着重分析了目前使用的3min台阶试验不能反映纵向年龄趋势的原因,通过对恢复期平均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变化(曲线)的分析,发现恢复期平均心率能够更好地反映心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变化。在评价各年龄人群的心功能变化时,建议恢复期平均心率作为一个主要参数。
李然江崇民蔡睿王梅
关键词:心功能评价国民体质监测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被引量:203
2020年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是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强调高血压防线前移,面向全人群,包括健康人群、高血压易患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制订了血压健康管理路径和评估体系,提供全方位的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指导,内容包括健康信息收集、筛查评估、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简洁明了,便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健康管理工作者及社会大众践行。该规范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规范化。
胡盛寿韩雅玲蔡军孙英贤李玉明张伟丽卜培莉陈芳陈晓平陈有仁崔兆强范超群冯磊冯雪冯颖青高超郭建军郭子宏姜一农李静李萍李伟梁立荣刘蔚马文君马云牟建军庞宇齐玥任明宋崇升孙刚陶军田刚汪道文汪芳王梅王伊龙吴寿岭谢良地徐新娟阎浩杨宁杨月欣尹新华于仁文余静袁洪岳伟华曾春雨曾强张坚张亮清赵冬赵慧辉郑哲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
成年人形态体质指标变化的年龄特征——中国成年人体质变化的年龄特征研究之一被引量:16
2003年
取200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20-59岁成年人(计151,656个样本)相关指标数据,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找出主要指标变化的峰值年龄和指标变化的速率。主要结论有:成年男子体丰度在45-49岁左右,女子在55-59岁左右,均发生了较大的转折变化。
孙飙王梅
中国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代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借助队列分析视角研究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代际变化特征,利用事件史分析法解释引发锻炼行为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代际行为变化折射出的女性锻炼意识和行为的转变。研究发现,社会变革过程中,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随之发生改变,锻炼目的、项目、方式、持久性等均呈现显著代际差异。城乡成年女性锻炼行为的变化表现为趋同与分化并存的特点,队列效应展示了导致城乡差异背后的复杂机制。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代际特征,传统习俗对女性观念及行为的束缚仍在延续。体育锻炼行为和观念上的代际差异呈现缓慢延续状态,并具有阶段性特点,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趋同。
王富百慧江崇民王梅张彦峰
关键词: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现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现状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健康行为干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文修订版"学龄儿童健康行为"问卷对北京市6个区县5 876名11,13,15岁儿童青少年的静坐行为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儿童青少年上学日和周末静坐行为总时间分别为3.75和8.03 h,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做作业是上学日静坐行为的主要来源,占64.9%;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所占比例仅为21.0%,8.5%和5.3%。周末做作业时间所占比例下降至39.0%,视屏时间比例增加。11,13,15岁儿童青少年上学日视屏时间>2 h的比例分别为37.9%,29.3%和19.8%,而周末视屏时间>2 h的比例分别为79.9%,85.1%,87.0%。结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做作业时间过长。教育与卫生部门应该针对青少年静坐行为特点开展健康行为教育工作。
李培红吕燕王梅
关键词:闲暇活动青少年
ACTN3 R577X多态性与综合力量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正>1研究目的 ACTN3基因被视为'金牌基因'受到各国体育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发现其R577X多态性RX和RR表型与运动员优秀力量及速度素质表现有显著相关性,XX型则可能与顶尖耐力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有显著相关性,其多...
顾壮壮杨睿何子红黄传业洪平王梅赵杰修李然田野
关键词:运动健身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16周前后两次运动后心率恢复测试的重复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估16周前后运动后心率恢复(HRR)测试重复性,为HRR在健康体适能中的应用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80名20~59岁健康成年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完成两次递增功率自行车运动测试,间隔时间为16周。运动终止后取坐位恢复3 min。记录运动后第1 min末(HRR1)、第2 min末(HRR2)和第3 min末(HRR3)心率恢复绝对值和各时间点相对值(△HRR)。整个研究过程,受试者保持正常生活习惯,无规律性体育锻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变异系数(CV)评价两次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应用Bland-Altman散点图法对两次测试数据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16周前后受试者的健康风险因素无明显变化。两次测试运动终止强度分别为年龄最大心率预测值的93.3%±5.3%和92.8%±4.6%(P〉0.05),VO2peak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次运动后心率恢复测试结果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效应量小(ES〈0.2)。运动恢复期各时间点上心率恢复绝对值的ICC〉0.73,尤其是HRR1表现出极高的重复性(ICC=0.915)。与恢复期各时间点心率恢复相对值相比,绝对值测试数据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绝对值测试结果的95%的一致性界限范围较窄,两次测试结果一致性明显高于△HRR。运动恢复时间延长,心率恢复绝对值重复性越差,而△HRR重复性越高。结论:健康成年人16周前后运动后心率恢复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尤其是运动后第1 min末心率变异性小、可靠性高。
黄传业何子红洪平赵杰修李然王梅田野
关键词:可靠性自主神经功能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与全球AHKC报告相关指标的比较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差距及原因,为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促进健康发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文收集2014年我国6~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调查结果,和2014年全球15个国家AHKC身体活动报告书。横向对比并回顾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6项相关指标数据。结果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总量达标率为8.9%,低于全球均达标率(25%~40%)。日常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较高(80.5%和60.0%),仍有近25%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未达到中等强度;参加体育兴趣俱乐部或校外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人数低(仅为1/4)。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26%和8.12%,并呈上升趋势。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达标率较低。校内体育活动参与度高但有效运动负荷低、体育兴趣俱乐部和校外体育活动积极性差是其主要原因。肥胖超重发生率仍有待控制。
李培红王梅王富百慧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44
2016年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增进体质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6~69岁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及体质状况抽测公报"部分数据指标,采用SPSS 20.0描述分析我国6~19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特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逻辑回归筛查。结果仅8.9%的儿童青少年达到身体活动指南推荐量;每周参加校内外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达99.8%,但有效负荷低(近1/4运动时强度较小)。课外体育活动(OR=6.57,95%CI=5.58~7.73)、校外体育锻炼(OR=6.11,95%CI=5.17~7.22)和体育课(OR=5.32,95%CI=4.49~6.31)是身体活动积极影响因素,做作业时间〉2 h/d(OR=0.59,95%CI=0.44~0.80)与身体活动量呈负相关;保护因素为父母支持态度、教师带练或教练指导,限制因素为场地设施单一。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严重不足,应多角度引导和促进参与积极性身体活动,加强有效体育锻炼、减少静坐行为。
李培红王梅
关键词:动机青少年儿童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