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爽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墨经
  • 6篇《墨经》
  • 2篇知性
  • 2篇晚明
  • 2篇翻译
  • 2篇LOGIC
  • 1篇对译
  • 1篇意译
  • 1篇意译法
  • 1篇译法
  • 1篇译名
  • 1篇译者
  • 1篇译者身份
  • 1篇音译
  • 1篇音译法
  • 1篇中国本土
  • 1篇土人
  • 1篇亲知
  • 1篇晚清
  • 1篇理学

机构

  • 9篇北京行政学院

作者

  • 9篇钱爽
  • 1篇张耀南

传媒

  • 3篇职大学报
  • 3篇东方翻译
  • 1篇新视野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西洋术语"logic"之华译变迁(中)——中国本土人士对译名"逻辑"和"逻辑学"的创制、讨论与认同
2015年
几乎与“论理”、“论理学”还有“逻辑”、“逻辑学”这些译名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logic”的译名——“理则”与“理则学”,这种译名其实是由“logic”意译而来(在笔者看来当然也含有一定程度的音译成分,其与“logic”一词的粤语发音很相近)。首创者是孙中山,“理则”的原意即“文理规则”。孙氏认为,将“logic”一词译为“名学”、“辨学”、“论理学”都是极为不妥的:
钱爽
关键词:逻辑学译名土人论理学
也谈《墨经》之“侔”——墨“侔”三款之我见兼商榷被引量:1
2016年
《墨经》之"侔",其得以成立之前提应为《墨经》之基本范畴"同",而《墨经》所言之"同"凡十种,又可细分为"名"层面之"同"、"实"层面之"同"与"合"层面之"同"。墨"侔"正是基于上述三类"同"之前提得以建构,进而实现其"比辞而俱行"的内涵的,由此墨"侔"基于三类"同"之前提形成"侔"之三款,即"名"之"侔"、"实"之"侔"与"合"之"侔";还可依据三种形式形成"加"之"侔"、"减"之"侔"与"换"之"侔"三款。此外,《墨经》中对"侔"之表述多为举例式,属经验性陈述,故墨"侔"成立之有效式只可经验归纳而得,先验演绎难以得之。基于上述认识,对以往学界所持之墨"侔"属西洋形式逻辑"附性法"、墨"侔"应包含"不是而不然"之"否定式"有效式及"是而不然""不是而然"等"部分否定"有效式、墨"侔"之"减词"与"减辞"说、墨"侔"属"复杂概念推理"或"关系推理"、墨"侔"即"辟辞"属类比推理、墨"侔"属直接演绎推理等诸代表性观点进行商榷。
钱爽
墨家互系性通约论发凡(上)——《墨经》互系性通约思想新诂
2016年
墨家在《墨经》中深刻阐发了"通约"思想,即互系性制约思想。《墨经》中有关这一思想的论述,主要有《经上》的"君臣萌,通约也"和"法,所若而然也",以及《经说上》的"君,以若名者也"和"佴,然也者,民若法也"。通过对《墨经》上述论述的重新诂义,可以得出墨家"通约"思想或互系性制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三,即君与民共以法为约之"法约"、民以君为约之"君约"、君以民为约之"民约"。
钱爽
关键词:墨经
西洋术语"logic"之华译变迁(下)——晚明以来"logic"汉译总结
2015年
细致考察晚明以降西洋术语logic汉译名后,可绘制出表1(见下页)以总结先前的研究结论,并呈现logic汉译的翻译方法与译者身份。
钱爽
关键词:汉译晚明译者身份翻译方法
西洋术语“logic”之华译变迁(上)——“logic”在晚明与晚清的音译与意译及与近代日本翻译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晚明以降西洋术语“logic”东传人华,由此开启了对舶来的.“logic”一词华译的变迁历程。从晚明至晚清,先后历经了对“logic”一词从音译到意译的演变。采用音译法者多为西洋欧美在华传教士,采用意译法者则多为中国本土人士。不过,“logic”的这些音译名与意译名,在当时或者影响甚微而难以普及推广,或者产生了一定影响力但持续时间不长。
钱爽
关键词:音译法意译法晚明晚清
《墨经》“知源”之“三款六式”框架新解被引量:1
2015年
现有知识论基本上将知识来源划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两种。《墨经》把知识来源("知源")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三款",但许多学者认为亲知即是直接知识,而闻知和说知都属于间接知识,即仍把《墨经》之三款"知源"归并为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两种。实际上,《墨经》所论之"知源",可以划分为直接知识、间接知识及直接与间接知识交互这样三种途径。而《墨经》的三款"知源",每款又可细分为"活""死"两式,构成一个"三款六式"框架。此或为中华知识论史与中华逻辑学史上探究知源问题之"典范框架"。
钱爽
关键词:墨经亲知
《墨经》“知序”与“知性”之“三款六式”框架新解(续)
2018年
《墨经》在认识过程或认识性质上不仅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阶段,更在此基础上超越了这两阶段而出现了灵性(悟性)阶段,由此构成了感性—理性—灵性(悟性)三款"知序"或"知性"。《墨经》三款"知序"或"知性"每款又可细分为"死""活"两式。综上而构成《墨经》"知序"或"知性"理论之"三款六式"框架。这或为当下墨学"知序"或"知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及深入突破提供了新视角与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钱爽
关键词:墨经
《墨经》“知序”与“知性”之“三款六式”框架新解被引量:1
2018年
《墨经》在认识过程或认识性质上不仅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阶段,更在此基础上超越了这两阶段而出现了灵性(悟性)阶段,由此构成了感性—理性—灵性(悟性)三款"知序"或"知性"。《墨经》三款"知序"或"知性"每款又可细分为"死""活"两式。综上而构成《墨经》"知序"或"知性"理论之"三款六式"框架。这或为当下墨学"知序"或"知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及深入突破提供了新视角与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钱爽
关键词:墨经
也谈《墨经》之“侔”——墨“侔”三款之我见兼商榷
2016年
《墨经》之"侔",其得以成立之前提应为《墨经》之基本范畴"同",而《墨经》所言之"同"凡十种,又可细分为"名"层面之"同"、"实"层面之"同"与"合"层面之"同"。墨"侔"正是基于上述三类"同"之前提得以建构,进而实现其"比辞而俱行"的内涵的,由此墨"侔"基于三类"同"之前提形成"侔"之三款,即"名"之"侔"、"实"之"侔"与"合"之"侔";还可依据三种形式形成"盈"(加)之"侔"、"阙"(减)之"侔"与"迭"(换)之"侔"三款。此外,《墨经》中对"侔"之表述多为举例式,属经验性陈述,故墨"侔"成立之有效式只可经验归纳而得,先验演绎难以得之。本文基于上述认识,对以往学界所持之墨"侔"属西洋形式逻辑"附性法"、墨"侔"应包含"不是而不然"之"否定式"有效式及"是而不然""不是而然"等"部分否定"有效式、墨"侔"之"减词"与"减辞"说、墨"侔"属"复杂概念推理"或"关系推理"、墨"侔"即"辟辞"与属类比推理、墨"侔"属直接演绎推理等诸代表性观点进行商榷。
张耀南钱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