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晨曦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受体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胰腺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系
  • 2篇小细胞
  • 2篇疗效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非小细胞
  • 2篇干性
  • 2篇靶向
  • 2篇PANC-1
  • 1篇信号

机构

  • 8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灌南县第一人...

作者

  • 8篇胡晨曦
  • 7篇蒋晓东
  • 4篇王磊
  • 3篇夏铀铀
  • 3篇乔云
  • 2篇周莉华
  • 2篇黎世秋
  • 2篇宋大安
  • 2篇刘亮
  • 2篇刘彬
  • 2篇陈晖
  • 2篇惠开元
  • 2篇刘毅
  • 1篇王鑫
  • 1篇吉亚君
  • 1篇刘毅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4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RNA干扰VEGFR-2表达对Calu-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力及放射效应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VEGFR?2对肺癌细胞系Calu?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联合放射后凋亡率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siRNA敲低Calu?1细胞中的VEGFR?2基因,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VEGFR?2表达水平的变化;将细胞分为对照组、VEGF组、VEGFR?2基因敲低组和基因敲低加VEGF组。利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VEGFR?2及下游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各组细胞联合放射后,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RNA干扰VEGFR?2后Calu?1细胞中VEGFR?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降低( P=0.001、0.000);RNA干扰VEGFR?2后Calu?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降低( P=0.000、0.000、0.031);RNA干扰VEGFR?2后Calu?1细胞中Akt、ERK 1/2、p38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均降低( P=0.336、0.986、0.553);RNA干扰VEGFR?2后联合放射后Calu?1细胞的凋亡率增加( P=0.012),RNA干扰VEGFR?2后HIF?1α蛋白表达被抑制( P=0.016)。结论 VEGFR?2基因表达敲低后显著抑制了Calu?1细胞的多项生理功能,并提高了放射后细胞凋亡率。
刘毅刘亮胡晨曦周莉华乔云王磊刘彬陈晖蒋晓东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中不同亚群放射敏感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中干性细胞放射敏感性,并探讨其放射抗拒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44+CD24+、CD44-CD24+、CD44+CD24-和CD44-CD24-细胞亚群;照射后,计算放射增敏比;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及周期分布,并结合DCFH-DA探针检查各亚群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 PANC-1细胞中CD44+细胞比例约为92.0%,CD24+细胞比例约为4.7%。照射前4组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CD44+CD24+的凋亡比例最低(P<0.01)。照射前后CD44+CD24+的G0/G1期比例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照射后CD44+CD24-、CD44-CD24+和CD44-CD24-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61、1.81、1.94;照射后CD44+CD24+ROS水平最低,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结论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中干性细胞大多处于静止期,且低ROS水平,因此考虑胰腺癌干性细胞的放射抗拒与此有关。
王磊胡晨曦夏铀铀宋大安黎世秋蒋晓东
关键词:胰腺肿瘤PANC-1
内皮抑素对NSCLC细胞系中VEGF受体2表达的影响及其放射增敏效应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对NSCLC细胞(人肺腺癌A549细胞、人肺鳞癌Calu.1细胞)中VEGF受体2( VEGFR2)表达影响,并探索其放射增敏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内皮抑素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计算24 h的20%药物抑制浓度( IC20);采用RT.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VEGFR2、相关信号通路及HIF.1α 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及周期分布。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经内皮抑素处理后,Calu.1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F=50.36,P<0.01),IC20=296.5μg/ml;VEGFR2和HIF.1α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受抑制(F=25.43、10.44,P 值均<0.05);同时Akt、ERK 1/2和p38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均减低( F=2.89、0.24、1.09,P值均<0.05);其放射增敏比为1.38;凋亡率、G2+M期阻滞增加( F=44.15、104.24,P值均<0.01)。此外,与Calu.1细胞相比,内皮抑素对A549细胞放射增敏比为1.09。结论内皮抑素能促进VEGFR2高表达Calu.1细胞凋亡并能增强放射敏感性,对低表达的A549细胞效果有限。
刘亮刘毅夏铀铀胡晨曦乔云王磊刘彬陈晖蒋晓东
关键词:内皮抑素A549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胰腺癌干性细胞的分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从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分选出肿瘤干性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44+CD24+、CD44-CD24+、CD44+CD24-和CD44-CD24-4类细胞亚群;6MV X射线照射前后,DCFH-DA探针检查各亚群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将各亚群细胞接种于BALB/C-nu/nu裸小鼠,观察、比较成瘤率。结果:4个亚群细胞比例如下:CD44+CD24+(0.6±0.2)%、CD44+CD24-(89.3±2.6)%、CD44-CD24+(4.1±1.3)%和CD44-CD24-(6.0±1.7)%;与其他亚群比较,CD44+CD24+干性细胞活性氧水平在X线照射后最低,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低于其他3组细胞(P值均<0.01)。1×102个CD44+CD24+细胞接种于裸鼠,6周后成瘤(1/8);接种1×104个CD44-CD24-细胞,12周后未成瘤。结论:分选出的各亚群中CD44+CD24+更具有胰腺癌干细胞特性,体内成瘤能力最强,其余依次为CD44+CD24-、CD44-CD24+、CD44-CD24-;CD44+CD24+细胞内ROS低水平,为进一步研究胰腺癌干性细胞ROS的基因调控奠定基础。
王磊胡晨曦夏铀铀蒋晓东
关键词:胰腺癌PANC-1干细胞ROS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T细胞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的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D-1单抗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50例,另外选取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本研究的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NSCLC病人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所有NSCLC病人均接受PD-1单抗治疗,每周期用药前检测PD-1的表达水平,后通过实体瘤免疫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疗效评价,将病人分为治疗缓解组和治疗耐药组,观察免疫治疗疗效与PD-1的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SCLC病人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者:(15.57±8.35)比(6.01±2.22)、(16.02±8.66)比(5.70±2.32)、(17.23±9.07)比(6.29±2.65),且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总生存期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免疫治疗缓解组的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比例较用药前的病人明显降低(P<0.05);免疫治疗耐药组PD-1的表达比例较免疫治疗缓解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NSCLC病人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为NSCLC病人的早期诊断,辅助分期提供帮助及成为PD-1单抗疗效评价的指标,指导用药。
张慧勤胡晨曦惠开元江艳婷蒋晓东
关键词:T细胞免疫治疗疗效评估
高通量靶向基因测序技术探查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相关基因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高通量靶向基因检测(TPS)技术探查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相关的基因。 方法收集22例单纯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提取DNA,利用Haloplex方法对356种已知恶性肿瘤相关基因进行文库捕获,基于Illumina MiSeq技术平台进行TPS,测序数据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标记(SNP/InDel)位点数据库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将22例患者根据放疗近期疗效分为放射敏感组(CR+PR)和放射抗拒组(PD+SD),对其中的非同义突变位点进行统计分析,筛选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相关基因。 结果22例患者的测序数据中,97%以上的reads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相匹配,数据相当可靠。SNP/InDel数据库注释结果显示,22例患者的突变位点主要分布在外显子区域,其对应的功能分布主要为错义与同义单核苷酸变异(SNV)。进一步筛选出与食管癌相关的高频突变基因有23个。IPA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通路有3条,分别为BRCA1基因相关的DNA修复通路、DNA双链断裂修复的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通路和ATM信号通路。根据放疗疗效筛选出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分别为错配修复基因蛋白1(PMS1)、纤维连接蛋白1(FN1)、MLH1、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人类同源的果蝇片段基因1(PTCH1)和CYP2C19。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PTCH1在22例患者中均有突变,其中rs199476092和rs202111971突变位点仅见于放射抗拒组。 结论PTCH1基因编码区内rs199476092和rs202111971突变位点与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
乔云胡晨曦宋大安黎世秋周莉华蒋晓东
关键词:食管肿瘤
miRNA-1对胃癌细胞体外EGFR-TKI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上调或沉默miRNA-1(miR-1)表达对胃癌细胞体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敏感性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人胃癌细胞系MKN-45作为受试对象,慢病毒转染miR-1或miR-1 shRNA,分别作为miR-1组和miR-1 shRNA组,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GES-1和MKN-45细胞中miR-1表达。另外设置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MKN-45细胞对不同浓度AZD9291(奥西替尼)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1μmol/L AZD9291作用48 h后MKN-45细胞凋亡活力和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qPCR证实miR-1在MKN-45细胞系中低表达。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iR-1组细胞对AZD9291敏感性明显增加,而miR-1 shRNA组细胞对AZD9291敏感性明显降低。Annexin V/PI双染法和BrdU法检测,miR-1组细胞凋亡率为(44.65±5.18)%,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5.40±2.13)%和阴性对照组的(17.9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 shRNA组细胞凋亡率为(11.20±2.48)%,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组细胞IGF-1R、p-IGF-1R、p-AKT、p-p70S6K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miR-1 shRNA组细胞IGF-1R、p-IGF-1R、p-AKT、p-p70S6K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miR-1表达可增加MKN-45胃癌细胞系对AZD9291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GF-1R/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娄智吉亚君王鑫胡晨曦刘玮萱
关键词:胃癌EGFR-TKIMIR-1
EGFR罕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罕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21年12月所有行EGFR基因检测的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罕见突变临床病理特征,不同治疗方法及不同突变类型对患者治疗的影响。结果共有2113例NSCLC患者行EGFR检测,排除重复项及T790M耐药突变后,共纳入1790例患者,其中突变患者771例,罕见突变81例。在突变患者中,罕见突变的发生与吸烟相关(P<0.01)。与性别、年龄分段、分期、病理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罕见突变患者中,接受一线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罕见突变患者中,接受一线化疗与靶向治疗的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罕见突变和复合突变接受一线靶向治疗后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GFR突变患者中罕见突变的发生可能与吸烟有关,单一罕见突变患者中对比一线化疗与靶向治疗,化疗可获得更长的mPFS。复合突变患者和单一罕见突变患者分别接受一线靶向治疗后,复合突变可获得更长的mPFS。
朱仔丹惠开元王梅胡晨曦刘毅蒋晓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