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大安

作品数:39 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资助课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放疗
  • 14篇细胞
  • 10篇肿瘤
  • 9篇肺癌
  • 8篇晚期
  • 8篇小细胞
  • 8篇乏氧
  • 8篇非小细胞
  • 7篇食管
  • 7篇腺癌
  • 7篇内皮
  • 6篇血管
  • 6篇食管癌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调强
  • 5篇血管内皮
  • 5篇抑素
  • 5篇适形

机构

  • 37篇连云港市第一...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山东省肿瘤医...
  • 3篇徐州医学院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惠州市口腔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宋大安
  • 31篇蒋晓东
  • 15篇吴瑾
  • 12篇戴鹏
  • 9篇黎世秋
  • 6篇王磊
  • 5篇于金明
  • 5篇吴谨
  • 5篇乔云
  • 4篇夏铀铀
  • 4篇张为明
  • 3篇王庆夕
  • 3篇陈钦
  • 2篇陈年春
  • 2篇丁曼华
  • 2篇刘虎成
  • 2篇齐东梅
  • 2篇史良玉
  • 2篇胡晨曦
  • 2篇惠开元

传媒

  • 5篇临床肺科杂志
  • 4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州食品工业...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1
  • 2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F-1α、VEGF、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2
2011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肺良性病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高表达率分别为58%、54%、60%。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IF-1α、VEGF、VEGFR2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VEGF、VEGFR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HIF-1α、VEGF、VEGFR2表达水平有相关性,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有重要意义,对临床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抗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价值。
蒋晓东戴鹏宋大安吴瑾黎世秋
关键词:乏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放疗联合周剂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A549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放疗联合周剂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ndostatin)对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40只裸鼠A549细胞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rh-Endostatin治疗组、放射治疗组和放疗联合rh-Endostatin治疗组,观察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肿瘤组织行常规HE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内皮CD31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治疗第8天起,放疗联合rh-Endostatin治疗组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d后,rh-Endostatin治疗组、放射治疗组和放疗联合rh-Endostatin治疗组小鼠的肿瘤体积的抑制率依次为68.35%、90.78%和106.56%;rh-Endostatin治疗组小鼠的MVD较放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但rh-Endostatin治疗组与对照组、放疗联合rh-Endostati治疗组及放射治疗组相比,VEGF的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放疗联合rh-Endostatin治疗组细胞凋亡明显。结论:放疗联合周剂量rh-Endostatin能抑制肿瘤的生长,较早诱导肿瘤退缩,可能与减少放射治疗后肿瘤血管再生及增加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凋亡相关;各治疗组小鼠均未出现急性不良反应,因此该方法具有短疗程的优势,可用于临床推广。
蒋晓东蒋晓东戴鹏吴瑾宋大安
关键词:放疗周剂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A549肺腺癌裸鼠移植瘤NUDE
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同步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应用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同步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食管癌专用评分量表(QLQ-OES18)对54例接受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同步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d(基线状态)、治疗结束后1d、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生活质量。比较各条目在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评分差异,并将治疗后1个月与基线状态评分差与近期疗效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1d,吞咽困难、进食困难、咽口水评分较基线状态显著降低(P<0.05),进食疼痛评分较基线状态显著增加(P<0.05),其余条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评分除了反流和言语外,其余条目均较基线状态水平显著降低(P<0.05)。吞咽困难、进食困难、吞咽梗阻及进食疼痛在治疗后1个月评分较基线状态的改善情况与近期疗效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55、0.73、0.32(P<0.05)。结论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同步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过性影响,但多数症状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明显改善。
夏铀铀王磊宋大安黎世秋蒋晓东
关键词:食管肿瘤同步放化疗
参一胶囊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用参一胶囊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联合组。对放疗组患者进行调强适形放疗,用参一胶囊联合调强适形放疗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KPS评分的改善率及其Ⅲ级+Ⅳ级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放疗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的CR率、RR及其KPS评分的改善率均更高,其Ⅲ级+Ⅳ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Ⅲ级+Ⅳ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参一胶囊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其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王磊夏铀铀宋大安
关键词:参一胶囊调强适形放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与序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同步组和序贯组各50例。适形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方法,化疗方案为盖诺+顺铂(NP方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CR+PR):同步组78%,序贯组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存率(Kaplan-Meier法)比较:同步组1年生存率为71.2%,序贯组为5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均能耐受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论同步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序贯组,能提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该方法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方案。
蒋晓东宋大安张为明吴谨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化学治疗序贯治疗
经导管持续闭式引流联合大剂量IL-2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观察经导管持续闭式引流联合大剂量IL-2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使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膜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待胸水流尽后再经导管予胸腔内注药,每次IL-2200~300IU,顺铂60~80mg,每周1次,连续2~4周,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CR23例,PR5例,NC2例,PD2例,总有效率为86.5%(28/32)。结论 经导管持续闭式引流联合大剂量IL-2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蒋晓东吴瑾宋大安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白细胞介素2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NP方案同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NP方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同时用诺维本联合顺铂(NP)方案全身化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3周期,比较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评价近期疗效。结果40例中CR 10例,PR 20例,总有效率75%,毒副反应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适形调强放疗具有重复性好,靶区剂量高、周边正常组织损伤小等优点,NP方案同步化疗时具有放疗增敏、协同抗癌作用,两者联合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蒋晓东宋大安张为明吴瑾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适形调强放疗化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流灌注和乏氧改善作用的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和乏氧显像技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后癌组织血流灌注和乏氧状态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初发初治肺癌患者15例,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5例;治疗组静脉滴注恩度(7.5mg/m2×10d),在第1、5、10天同时行CT灌注成像和乏氧显像,以了解恩度治疗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和乏氧程度的动态变化情况,得出恩度在体内改善癌组织血流灌注和乏氧的时间窗。结果(1)恩度治疗后,治疗组肺癌组织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值(PS值)和乏氧值(T/N值)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第5天左右呈现最低点;PS值第1天和第5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5=12.05,P%0.01);第10天和第5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0.5=2.79,P=0.69);T/N值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q1.5=73.81,q10.5=20.6,P=0.00);(2)血流量(BF值)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第5天呈现最高点,各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5—12.29,q10.5—10.48,P〈0.01);(3)恩度组治疗后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PS值(t=7.92)、BF值(t=17.90)和T/N值(t=6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恩度改善肺癌组织血流灌注和乏氧的时间窗大约在治疗后第7天左右。
蒋晓东戴鹏吴瑾宋大安于金明
关键词:内皮抑素类诊断显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颅内肿瘤放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放疗后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评价其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行放疗的颅内肿瘤患者40例,在放疗前后分别观察和测量肿瘤和对侧正常组织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酐(Cr)。计算肿瘤组织放疗前后的NAA/Cr、Cho/Cr、Cho/NAA的比值,并以Cho、Cho/NAA为观察指标,随访1年。结果颅内肿瘤放疗后,^1HMRS表现为Cho明显降低,NAA、Cr下降,Cho/Cr下降最明显,部分患者出现放射性坏死波。随访中有8例患者局部复发,^1HMRS表现为Cho、Cho/NAA再升高,未复发的患者^1HMRS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HMRS可评估颅内肿瘤放疗后的代谢变化,是一种判断其疗效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蒋晓东史良玉宋大安吴谨
关键词:脑肿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放射疗法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实践(小样本报道)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评价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s specific cell therapy,MASCTTM)治疗肉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放化疗治疗失败或拒绝手术、放化疗治疗的肉瘤患者,且治疗结束至少1个月以上。其中4例患者至少接受3周期MASCTTM治疗,并在第1天给予阿帕替尼500 mg,po,qd,口服至疾病进展,评价近期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其中2例单独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患者为对照。检测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数(CTCs),并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评,3周期MASCT TM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ELISPOT检测,治疗全程中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4例联合治疗患者均完成3周期治疗,其中1例患者治疗2周期后出现Ⅳ度手足综合征,改阿帕替尼为250 mg,po,qd后可耐受。治疗后1例患者为CR,3例为PR;4例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改善,CTCs数量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ELISPOT检测提示患者对其中大部分的抗原肽有特异性响应(≥10/15种),4例患者PFS分别为7、6、9、4个月;2例单独使用阿帕替尼的患者1例SD,1例PD,PFS分别为1、2个月。结论:应用阿帕替尼联合MASCTTM技术对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乔云惠开元任岩王磊宋大安蒋晓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