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超

作品数:14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医学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肠癌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细胞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3篇药物
  • 3篇免疫
  • 3篇免疫治疗
  • 2篇基因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靶向
  • 2篇CS
  • 2篇FOXM1
  • 1篇单抗
  • 1篇蛋白质相互作...
  • 1篇调节网络
  • 1篇心脏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4篇刘超
  • 12篇张艳桥
  • 2篇张纯慧
  • 2篇娄长杰
  • 2篇李志伟
  • 1篇郑桐森
  • 1篇陈红
  • 1篇徐扬

传媒

  • 7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肿瘤综合治疗...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冠肺炎时期肿瘤内科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被引量:4
2020年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暴发期间,全国各医院各诊疗科室积极参与防治疫情发展的工作。在此期间肿瘤内科,一方面组织医护力量支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另一方面坚持本职工作完成对肿瘤患者的日常诊疗。肿瘤内科的医护人员在诊疗工作、临床用药、患者管理等方面都迎来巨大挑战。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保障了正常的诊疗工作。同时,在疫情期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下的经验值得总结。目前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疫情过后,肿瘤内科有必要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肿瘤患者终身治疗中的角色、患者诊疗模式、新药开发等方面进行反思。
刘超郑桐森
关键词:肿瘤内科患者管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肠道微生物影响结直肠癌化疗疗效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21年
肠道微生物是一个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可以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调节,抵御病原体、发挥生物屏障功能等。另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调节化疗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用机制,继而影响化疗及免疫治疗疗效、调节相关不良反应。基于既往大量肠道微生物研究及相关文献,本文将综述肠道微生物影响结直肠癌化疗药物作用机制、疗效的现状,其有望成为提高结直肠癌化疗疗效、降低药物毒副反应的新靶点。
韩淑玲姚洋刘超张艳桥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结直肠癌药物作用机制疗效
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的研究现状与治疗策略被引量:15
2019年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第三位和第四位。大约6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其5年生存率在13%左右。近20年来,由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晚期一线化疗方案及靶向药物的规范化应用,mCRC的治疗获得了重大突破。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药物的应用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了一倍,5年生存率提高了20%。mCRC晚期一线治疗的常规模式是持续用药,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但是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累积,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够坚持接受治疗直至病情进展。而患者在完成既定的初始化疗周期数,达到CR/PR/SD后,继续采用低剂量、低毒性的药物进行维持治疗,既可以延缓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又可以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目前,维持治疗已经成为mCRC晚期一线化疗后的主要治疗模式。但是,mCRC的最佳维持治疗方案仍无定论,现有的维持治疗方案仍不能找到最佳疗效与最大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点。本文将回顾mCRC现有的维持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总结mCRC维持治疗现状,并对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进行讨论。
方琳刘超张纯慧张艳桥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卡培他滨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9
2018年
抗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在转化、维持治疗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YN968D1)已批准用于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及三线以上的治疗,并在多个实体肿瘤中探索应用。随着对阿帕替尼研究的深入,其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阿帕替尼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综合分析了现有的临床数据,对比了阿帕替尼与其他常用抗血管生成药物不良反应的优劣,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把握该药的安全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
时佳琪刘超张艳桥张纯慧
关键词:恶性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全麻冠心病患者行肠癌手术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冠心病患者行肠癌手术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3月于我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肠癌手术合并冠心病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L-SGB)组、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组,每组18例。比较3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T_0)、全麻诱导后(T_1)、气管插管即时(T_2)、气管插管后5 min(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在进入手术室(T_0)、麻醉后6 h(T_4)及24h(T_5)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氧化应激指标及心肌酶的变化。结果与T_0比较,T_1时3组患者的MAP、HR、CO、CI、SV及RPP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比较,T_2时3组患者的MAP、HR、CO、CI、SV及RPP均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比较,T_3时3组患者的MAP、HR、CO、CI、SV及RPP均有所下降,但R-SGB组比L-SGB组变化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SGB、R-SGB组比较,T_2时对照组MAP、HR、CO、CI、SV、SVV及RPP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比较,T_4时3组患者的MDA、NO、c Tn I、CK-MB显著上升,SOD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_4时R-SGB组和L-SGB组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4比较,T_5时3组患者MDA、NO、c Tn I、CK-MB有所下降,SOD有所上升,但对照组各指标与T_0比较时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SGB比L-SGB变化更为显著,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冠心病的患者在全麻下行肠癌手术时,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增加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从而减轻手术应激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比
刘超魏娜徐扬陈红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肠癌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
消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前移”的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需要激活自身免疫对抗肿瘤细胞,因此,在患者免疫状态更好时使用免疫治疗可能会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目前免疫治疗多用于肿瘤的后线治疗,但经过多线治疗的患者一般状态较差,免疫治疗的效果可能降低。“免疫治疗前移”指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前线应用免疫治疗,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消化系统肿瘤中“免疫治疗前移”的背景、临床试验及待解决问题进行综述。
马明瑞连洁刘超娄长杰张艳桥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nuclease 9)基因编辑系统是基于古细菌抵御外源核酸入侵的免疫机制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基因编辑系统,该系统具有更加高效、操作简单、细胞毒性小等特点。目前,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在肿瘤研究的诸多方面中得到应用,包括肿瘤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构建动物肿瘤模型、筛选肿瘤细胞表型及耐药相关基因以及肿瘤的基因治疗等诸多方面。本文就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刘超李志伟张艳桥
关键词:肿瘤基因
CRISPR/Cas9技术基因敲除细胞模型在结肠癌细胞转移表型研究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结肠癌SW1116细胞系VDR、FoxM1基因敲除的重组体细胞系,并进一步明确CRISPR/Cas9技术能否用于肿瘤细胞转移表型的研究。方法针对VDR和FoxM1基因设计sgRNA,构建sgRNA质粒后与pMJ920质粒共转染至SW1116细胞系。培养48h后,通过流式分选出GFP阳性细胞,有限稀释培养出单克隆细胞系。Western Blotting验证、基因测序对比获得VDR、FoxM1稳定敲除的单克隆细胞。划痕愈合、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该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成功获得VDR和FoxM1蛋白表达缺失的SW1116-VK和SW1116-FK重组体癌细胞;VDR蛋白表达缺失后,SW1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FoxM1蛋白表达缺失后,SW1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VDR和FoxM1敲除的SW1116细胞系;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对于肿瘤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刘超黎清炜李志伟姚媛菲张艳桥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FOXM1
辛伐他汀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系统综述被引量:2
2021年
“药物再利用”或“药物再定位”是肿瘤学领域热度上升的话题,指寻找某种适应症并非癌症却具有抗癌活性的上市药物,并将其与常规癌症治疗手段相结合以期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辛伐他汀,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其用于结直肠癌治疗潜力巨大,已有不少临床研究尝试将辛伐他汀作为辅助用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黄锐刘超张艳桥
关键词:结直肠癌辛伐他汀
胰腺癌耐吉西他滨细胞株的构建和转移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构建BxPC3胰腺癌耐吉西他滨细胞株模型,并探索其转移能力的变化。方法利用低剂量持续诱导的方法构建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BxPC3-GR,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吉西他滨敏感细胞株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GO富集分析探讨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差异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耐药后胰腺癌细胞株的转移能力变化,并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特异性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与敏感细胞株BxPC3-GS相比,吉西他滨对耐药细胞株BxPC3-GR的抑制率更低,更易发生迁移。而且代表细胞间质转化属性的标志物表达明显升高,代表上皮性质的标志物表达下降;耐药细胞株BxPC3-GR与敏感细胞株BxPC3-GS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基因。结论与吉西他滨敏感细胞株BxPC3-GS比较,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BxPC3-GR具有更强的转移能力。
刘超姚洋连洁王勃军张艳桥
关键词:胰腺癌BXPC3吉西他滨上皮间质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