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内皮
  • 4篇肝窦
  • 4篇肝窦内皮
  • 3篇丹参
  • 3篇血管新生
  • 3篇窦内皮细胞
  • 3篇内皮细胞
  • 3篇肝窦内皮细胞
  • 2篇丹参水溶性成...
  • 2篇丹酚酸
  • 2篇丹酚酸A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性
  • 2篇水溶性成分
  • 2篇细胞
  • 2篇酚酸
  • 1篇丹参素
  • 1篇丹参素钠
  • 1篇丹参酮

机构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刘洪亮
  • 3篇刘成海
  • 2篇沈丽
  • 2篇陶艳艳
  • 2篇吕靖
  • 1篇赵志敏
  • 1篇孙鑫
  • 1篇黄恺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草药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丹参水溶性成分抑制肝窦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新生的活性评价
目的:探讨丹参水溶性单体成分对肝窦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HHSEC细胞,与不同浓度丹参水溶性单体成分共孵育24h,CCK8法评估药物毒性,采用ECGS诱导HHSEC增殖,以索拉非尼为对照,EdU法检测细...
刘洪亮吕靖赵志敏沈丽刘成海
关键词:丹酚酸A肝窦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文献传递
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功能评价隐丹参酮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观察隐丹参酮调控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hepati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HHSEC)功能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本文以CCK8法测定隐丹参酮对HHSEC毒性;以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ndothelial cell growth supplements,ECGS)诱导HHSEC增殖,以索拉非尼为阳性对照药,CCK8法、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法观察胞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的表达;荧光探针法测定胞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管腔形成实验、斑马鱼血管新生实验评价其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与空白组比较,ECGS显著诱导HHSEC增殖,升高vWF表达和NO水平,10μmol·L^(-1)隐丹参酮能够显著抑制HHSEC的增殖,降低vWF表达和胞内NO水平;对管腔形成及转基因斑马鱼血管新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果提示,隐丹参酮具有调节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新生的活性。
黄恺赵志敏刘洪亮孙鑫吕靖陶艳艳刘成海
关键词:隐丹参酮肝窦内皮细胞管腔形成斑马鱼血管生成
扶正化瘀组分复方对纤维化肝脏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组分复方(FZ)对CCl4肝纤维化模型血管新生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索拉非尼组、扶正化瘀组、FZ组.15%CCl4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自造模第4...
刘洪亮赵志敏黄恺刘成海
关键词:肝纤维化血管新生
丹参水溶性成分抑制肝窦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新生的活性评价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丹参水溶性成分对肝窦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肝窦状内皮细胞HHSEC细胞株,与不同浓度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丹酚酸C、丹参素钠、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共孵育24 h,CCK-8法评估各成分细胞毒性。采用内皮细胞生长补充因子(ECGS)诱导HHSEC细胞增殖,以索拉非尼为阳性对照,Ed U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NO水平和NOS活力;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表达;转基因斑马鱼实验观察斑马鱼荧光血管数量;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血管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CGS能够诱导HHSEC细胞增殖,NO水平和NOS活性升高,CD31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索拉非尼及丹酚酸C、丹酚酸B、丹酚酸A能显著抑制ECGS诱导的HHSEC细胞增殖,降低细胞NO量和NOS活性,CD31表达明显降低。丹酚酸B、丹酚酸A、咖啡酸能够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丹酚酸C对转基因斑马鱼功能血管数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B、C能够抑制肝窦内皮细胞功能,且具有抑制血管新生的活性。
刘洪亮吕靖赵志敏沈丽刘成海
关键词:丹参水溶性成分血管新生丹酚酸A丹参素钠
甘草抗肝窦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活性成分筛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采用氯化钴(Co Cl2)诱导肝窦内皮细胞SK-HEP-1缺氧模型,筛选甘草抗肝窦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活性成分。方法:不同浓度Co Cl2(12.5-1600 M)与SK-HEP-1细胞孵育6h^72h,CCK8法与活性氧(ROS)检测评估Co Cl2诱导SK-HEP-1细胞过氧化损伤。选择800 M Co Cl2与SK-HEP-1细胞孵育24小时,同时加入不同浓度异甘草素、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二铵盐、甘草酸、甘草酸单胺盐、甘草次酸(0~100 M),Ed 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800 M Co Cl2作用24h可以显著诱导细胞缺氧并促进SK-HEP-1细胞ROS含量、抑制SK-HEP-1细胞NO含量及NOS活性,并显著抑制SK-HEP-1细胞的增殖。异甘草素、甘草酸二铵盐可显著改善Co Cl2诱导的SKHEP-1细胞缺氧及其增殖抑制作用,显著抑制NO含量及NOS,抑制ROS含量。结论:Co Cl2可诱导肝窦内皮细胞SK-HEP-1缺氧并显著抑制其增殖,甘草单体成分异甘草素、甘草酸二铵盐可以显著抑制Co Cl2诱导的肝窦内皮细胞缺氧及其增殖抑制作用。
沈丽陶艳艳赵志敏刘洪亮刘成海
关键词:肝窦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甘草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