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靖

作品数:45 被引量:173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肝硬化
  • 15篇纤维化
  • 8篇血管
  • 8篇肝纤维化
  • 7篇肝组织
  • 6篇中医
  • 6篇静脉
  • 6篇化瘀
  • 6篇肝炎
  • 6篇HIF-1Α
  • 5篇血管新生
  • 5篇门静脉
  • 5篇扶正
  • 5篇肝窦
  • 4篇丹参
  • 4篇血栓
  • 4篇细胞
  • 4篇纤维化肝组织
  • 4篇门静脉血
  • 4篇门静脉血栓

机构

  • 4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2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教育部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中医药...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45篇吕靖
  • 33篇刘成海
  • 14篇陶艳艳
  • 12篇邢枫
  • 11篇赵长青
  • 10篇顾宏图
  • 9篇袁继丽
  • 7篇慕永平
  • 6篇刘平
  • 5篇赵志敏
  • 4篇闫秀川
  • 4篇孙鑫
  • 3篇陆雄
  • 3篇王清兰
  • 3篇彭渊
  • 2篇曾贞
  • 2篇沈丽
  • 2篇陈高峰
  • 2篇周扬
  • 2篇王骆冰

传媒

  • 8篇临床肝胆病杂...
  • 5篇肝脏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草药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第二十次全国...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第十八次全国...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干预作用及用药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中医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干预作用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89例,根据是否联用中医药治疗分为中药组59例,对照组30例。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手术史、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用药情况及随访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干预处方进行药物效应聚类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OR=3.144,95%CI:1.221~8.094)、PVT范围波及PV+SMV(OR=51.667,95%CI:3.536~754.859)、PV+SV+SMV(OR=13.271,95%CI:2.290~76.928)、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OR=11.896,95%CI:1.172~120.696)及中药干预(OR=0.348,95%CI:0.129~0.938)是肝硬化PVT结局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随访结果显示,中药组PVT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95%vs 56.67%,P<0.001)。中药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47%vs 33.33%,P<0.001)。使用频率较高的有效中药为补虚类359次(34.6%)、活血化瘀类202次(19.5%)、利水渗湿类180次(17.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黄芪57次(8.7%)、当归50次(7.6%)、水蛭48次(7.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黄芪+当归、黄芪+水蛭、当归+水蛭、黄芪+当归+水蛭等。结论黄芪、当归、水蛭等益气活血破血中药可促进肝硬化PVT的稳定或再通,减少门静脉高压出血的发生。
郭亚楠顾宏图赵长青赵长青袁继丽慕永平陶艳艳袁继丽刘成海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中医疗法
刘成海运用膏方辨治慢性肝病经验撷菁
2021年
介绍刘成海教授运用膏方辨治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其以病症结合、中西互参为基本原则,治以扶正化瘀为主,辅以补益肝肾、益气健脾、理气和胃、养阴清热、解毒利湿等,且慎防药毒,以标本同治,攻补兼施。并举验案1则。
朱哿瑞齐婧姝吕靖
关键词:慢性肝病扶正化瘀膏方中医药疗法
补虚化瘀中药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补虚化瘀中药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以DMN腹腔注射造模,4周成模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黄芪汤组、扶正化瘀方组及扶正化瘀合黄芪汤组,分别予黄芪汤、扶正化瘀方...
王骆冰曾贞吕靖闫秀川刘成海
文献传递
美国肝病学会肝纤维化专题会议报道被引量:8
2007年
刘成海吕靖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病细胞生物学行为细胞外基质
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补虚中药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特点。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4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成模后模型大鼠分别给予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灌胃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重、脾重;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lb,T.Bil)、肝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Hyp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血清ALT,T.Bil明显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和Hyp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炎症病变和胶原沉积明显,α-SMA表达显著增加。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及两方合用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改善肝脏脂质过氧化,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抑制α-SMA表达。在改善肝脏胶原沉积与抑制α-SMA表达方面,两方合用优于单用。结论: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均可改善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两方合用较之各单方组抑制胶原沉积明显,其部分机制在于两方合用可更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王骆冰闫秀川曾贞吕靖刘平刘成海
关键词:肝硬化肝星状细胞胶原扶正化瘀方黄芪汤
两种常用非创方法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与局限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统计分析腹部二维超声与FibroTouch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以及局限不足,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记录相应病例的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及超声二维图像半定量化评分。以病理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pto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超声与FibroTouch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并对两种方法在肝硬化阶段的误诊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对明显纤维化期(S≥2)、进展期肝纤维化(S≥3)、早期肝硬化(S=4)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15、0.873、0.821;FibroTouch检查分别为0.854、0.802、0.727。超声组有87例(34%),FibroTouch组有45例(27%)出现诊断结果偏倚。结论超声与FibroTouch是两种可靠的超声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用于疾病诊断、疗效观察。
陈洋溢吕靖刘成海刘成海陈高峰
关键词:肝纤维化超声
五味子酯甲抑制肝窦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的活性评价
:基于肝脏血管新生病理,设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对照,探讨五味子酯甲对肝窦内皮细胞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MTT法检测五味子酯甲作用于SK-HEP-1细胞株的最大无毒浓度.SK-HEP-1细...
朱春雾吕靖刘洪亮孙鑫赵志敏陶艳艳刘成海
关键词:肝纤维化五味子酯甲肝窦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例
2022年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RBNS)是十分罕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在皮肤和胃肠道出现特征性蓝色疱痣样血管畸形,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及继发性缺铁性贫血(IDA)。本文报道1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BRBNS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还总结了BRBN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皮亚妮邢枫吕靖雷淑娟余金钟陶艳艳刘成海赵长青顾宏图
关键词: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血管畸形痣样胃肠道诊断和治疗方法
乙型肝炎肝硬化积证与臌胀肝肾阴虚证肠道菌群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比较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积证与臌胀肝肾阴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病房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积证(无腹水)肝肾阴虚证患者21例和臌胀(伴有腹水)肝肾阴虚证患者15例,收集患者粪便样本,提取DNA,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测序,比较两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差异。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主成分分析采用R软件包(v.2.15.3)的ADE 4软件包,根据每个样本中的操作分类单元丰度,确定是否可以区分积证肝肾阴虚证和臌胀肝肾阴虚证。组间各物种相对丰度差异的比较采用多重假设检验,采用Benjamini和Hochberg错误发现率(FDR)进行调整,P_(fdr)<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门的水平上,与积证肝肾阴虚证组比较,臌胀肝肾阴虚证组的变形菌门的丰度显著增加(P_(fdr)=0.009);拟杆菌门细菌的丰度显著减少(P_(fdr)=0.048),放线菌门和硬壁菌门的丰度均有所减少,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fdr)值均>0.05)。在属的水平上,与积证肝肾阴虚证组比较,臌胀肝肾阴虚证组变形菌门的肠杆菌属(P_(fdr)=0.035)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P_(fdr)=0.007)丰度均显著增加;放线菌门的双歧杆菌属(P_(fdr)=0.009)和放线菌属(P_(fdr)=0.04),硬壁菌门的毛螺菌属(P_(fdr)=0.003)、丁酸弧菌属(P_(fdr)=0.009)、假丁酸弧菌属(P_(fdr)=0.041)、罗氏菌属(P_(fdr)=0.049)、柔嫩梭菌属(P_(fdr)=0.021)的丰度均显著减少。结论与积证肝肾阴虚证比较,臌胀肝肾阴虚证肠道菌群的特征为有益菌显著减少,条件致病菌显著增加。提示对臌胀肝肾阴虚证,在滋养肝肾的同时,也要重视涤荡胃肠,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
蔡文君栾雨婷刘成海蒋轼丽赵长青顾宏图袁继丽邢枫周扬吕靖慕永平
关键词:肝硬化肝肾阴虚肠杆菌科
当归补血方对大鼠纤维化肝组织HIF-1α表达的影响
吕靖陈园陶艳艳刘成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