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健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细胞
  • 4篇腺癌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膜性
  • 3篇房颤
  • 3篇非瓣膜性
  • 3篇瓣膜
  • 3篇痴呆
  • 2篇凋亡
  • 2篇动脉
  • 2篇抑制剂
  • 2篇增殖
  • 2篇制剂
  • 2篇缺血
  • 2篇细胞凋亡
  • 2篇酶抑制剂
  • 2篇脑梗

机构

  • 1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2篇孙健
  • 8篇薛茜
  • 5篇张月
  • 4篇邹玉安
  • 4篇宋爱霞
  • 3篇信国峰
  • 3篇张志生
  • 3篇范敬静
  • 3篇姜伟华
  • 3篇张海燕
  • 3篇宋文丽
  • 2篇王耀一
  • 2篇翟秀珍
  • 1篇王刚
  • 1篇武雪亮
  • 1篇费建东
  • 1篇常青
  • 1篇郝光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urora A激酶抑制剂MLN823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Aurora A激酶抑制剂MLN8237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两组,观察组分别加入0.001、0.01、0.1、1、10μmol/L MLN8237,对照组不加MLN8237。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Aurora A(p-Aurora A)激酶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的表达,AnnexinⅤ-FITC与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和培养时间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10μmol/L MLN8237作用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0.01、0.1、1、10μmol/L MLN8237作用24、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增加,G0/G1期、S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升高。观察组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增加,p-Aurora A激酶、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10μmol/L MLN8237作用24 h的细胞凋亡率最高(P均<0.05)。结论 MLN8237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张月孙光源姜伟华孙健范敬静信国峰宋文丽武雪亮张志生
关键词:乳腺癌AURORA激酶抑制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ABT737对ZM447439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ABT737对ZM447439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测定ZM447439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ZM447439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ZM447439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ZM447439及联合组(ABT737+ZM447439)对Aurora A、p-Aurora A、组蛋白(Histone)H3、p-Histone H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p-cdc25c、cdc25c、p-cdc2、cdc2、p21、p53、Bax、Bcl-2、Bcl-xl、PAR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影响。荧光染料法检测单药组(ABT737、ZM447439)和联合组(ABT737+ZM447439)凋亡细胞,FITC Annexin-Ⅴ流式细胞术显示单药组和联合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的ZM447439处理乳腺癌细胞24、48、72 h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显示ZM447439对克隆形成的影响呈现剂量依赖性;Western印迹显示Aurora A、Histone H3无明显趋势变化,p-Aurora A、p-Histone H3、Cyclin B1、Bcl-2、Bcl-xl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p-cdc25c、p-cdc2、p21、p53、Bax、PARP、Caspase3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均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联合组的表达更明显;流式细胞术G2/M期的阻滞呈现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和FITC Annexin-Ⅴ流式细胞术显示联合组的凋亡明显。结论 ABT737可促进ZM447439乳腺癌细胞凋亡,使两种靶向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成为可能。
张月王耀一孙光源姜伟华孙健范敬静张志生信国峰宋文丽费建东
关键词:乳腺癌AURORA增殖凋亡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评估不同抗凝药物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血管性痴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66例(病例组)。对照组为未患血管性痴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2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教育水平、吸烟等一般情况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梗死、血脂异常等疾病史和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肥胖发生率及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吸烟和华法林使用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较使用华法林者下降(OR=0.480,95%CI:0.244~0.944)。糖尿病(OR=2.117,95%CI:1.080~4.149)、高血压(OR=2.224,95%CI:1.109~4.461)、吸烟(OR=2.269,95%CI:1.148~4.488)、血脂异常(OR=2.045,95%CI:1.037~4.032)、有心绞痛病史(OR=2.336,95%CI:1.165~4.682)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出现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与华法林相比,使用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管性痴呆的保护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心绞痛病史则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
贺宏梅孙健王欢欢马书静张海燕邹玉安薛茜宋爱霞
关键词:心房颤动利伐沙班
鞘内注射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研究鞘内注射黄芪注射液对局部病灶性的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组,每组大鼠各20例。模型组按照Longa法进行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建立,黄芪组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在鞘内注射黄芪注射液,假手术组则仅进行手术,但是不进行模型的建立。比较三组大鼠手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的神经症状评分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细胞计数,并对组织染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黄芪组在精神、肢体力量、日常活动等方面均好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假手术组在手术后神经症状评分为0,没有神经症状,模型组和黄芪组的神经症状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黄芪组在各时间段的神经症状评分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时间越长模型组和黄芪组的神经症状评分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黄芪组的BDNF阳性细胞计数均高于假手术组,且黄芪组高于模型组,模型组在术后24 h时BDNF阳性细胞计数最高,黄芪组BDNF阳性细胞计数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减轻脑组织的病例变化,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对于缺血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孙健张月孙光源薛茜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干细胞黄芪注射液
抗血小板聚集预处理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聚集预处理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常规溶栓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组在静脉溶栓前1 h内口服阿司匹林进行预处理,氯吡格雷组在静脉溶栓前1 h内口服氯吡格雷进行预处理,联合治疗组在静脉溶栓前1 h内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预处理。比较4组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和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用药90 d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前4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溶栓后24 h和溶栓后7、14 d,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溶栓组,且联合治疗组低于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均P <0.05),但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90 d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溶栓组[70.0%(21/30)、66.7%(20/30)、96.7%(29/30)比53.3%(16/30)],且联合治疗组高于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均P <0.05),但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处理可以增加静脉溶栓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
孙炎孙健薛茜王小琴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脑原位缺血预处理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研究脑原位缺血预处理(C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model组)、缺血预处理组(CIPC组),对model组和CIPC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CIPC组于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前3 d行右侧颈内动脉短暂性血流阻断10 min。每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12、24、48、72 h对其进行改良Garcia J H评分评估各组动物神经缺损的严重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灶神经元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Nrf2核转移情况。qRT-PCR检测各组大鼠组间Nrf2、HO-1 mRNA表达差异。结果脑原位缺血预处理能提高缺血再灌注后24、48和72 h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原位缺血预处理能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各时间点Nrf2核转移数、Nrf2及HO-1 mRNA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CIPC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途径,促进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减轻脑组织的损伤,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欢欢王刚仲婷婷孙健贺宏梅寇文辉宋爱霞邹玉安薛茜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分析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合并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亚甲蓝示踪法淋巴结染色,并在乳腔镜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将前哨淋巴结病理结果与腋窝淋巴结清扫后的病理结果比较,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 80例中7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1.3%(73/80)。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率为97.3%(71/73),灵敏度为88.2%(15/17),特异度为100.0%(56/56)。结论乳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可行性高,并发症低,损伤小,可较准确地掌握早期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张月王耀一孙光源孙健
关键词:乳腺癌乳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淋巴结清扫
神经递质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运动障碍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神经递质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患者运动障碍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定本院神经内科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住院的60例VP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住院的60例帕金森病(PD)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同期本院体检中心6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设为健康组。以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检测、比较3组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FMA评分,比较VPS患者中不同Hoehn-Yahr分期组血清神经递质、FMA评分,比较VPS患者中不同运动功能障碍组血清神经递质,Pearson分析血清5-HT、DA与FMA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5-HT、DA对运动功能障碍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5-HT、DA、F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组(P<0.05),对照组血清5-HT、DA、FMA评分均低于健康组(P<0.05)。Ⅳ期组血清5-HT、DA、FMA评分均低于Ⅲ期组,Ⅲ期组血清5-HT、DA、FMA评分均低于Ⅱ期组(P<0.05)。严重运动障碍组血清5-HT、DA均低于明显运动障碍组(P<0.05),明显运动障碍组血清5-HT、DA均低于中度运动障碍组(P<0.05),中度运动障碍组血清5-HT、DA均低于轻度运动障碍组(P<0.05)。血清5-HT、DA与FMA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r值=0.411、0.403)。5-HT、DA联合检测预测运动功能障碍的AUC是0.803,(95%CI 0.713~0.938),灵敏度(92.72%)、特异度90.83%(90.83%)均高于单一检测(75.27%、72.64%)、(72.87%、70.09%)(P<0.05)。结论VPS患者运动障碍与血清5-HT、DA异常低表达联系密切,两者共同参与了运动功能障碍中,联合检测血清5-HT、DA可提高对运动功能障碍的预测效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健郝光贺宏梅安娜薛茜
关键词:5-羟色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运动功能障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RP3及CTRP9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3和CTRP9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8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TRP3、CTRP9水平,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量颈总动脉IMT。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TRP3、CTRP9水平及颈总动脉IMT,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颈总动脉硬化程度,不同动脉硬化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RP3、CTRP9水平,分析血清CTRP3,CTRP9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TRP3、CTRP9水平分别为(238.34±65.23)、(138.34±52.65)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72.14±83.47)、(249.25±78.32)ng/mL],颈总动脉IMT为(1.34±0.41) mm,显著高于对照组[(0.74±0.1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总动脉硬化程度正常占比为9.20%,明显低于对照组(72.94%),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占比分别为31.03%、57.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64%、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颈总动脉IMT的增加,血清CTRP3和CTRP9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与颈总动脉IMT均呈负相关(r=-0.461、-0.592,P<0.05),而CTRP3和CTRP9之间呈正相关(r=0.498,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与颈总动脉IMT有明显负相关性。CTRP3和CTRP9可能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脑梗死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预测和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提供重要信息。
刘宏娜李晓宇宋爱霞常青孙健薛茜
关键词:脑梗死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特异性Aurora激酶抑制剂对人乳腺癌原代细胞增殖、周期、自噬、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特异性丝/苏氨酸蛋白(Aurora)激酶抑制剂AT9283对乳腺癌原代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自噬、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原代细胞,加入AT9283,培养48 h免疫荧光染色后镜下观察乳腺癌原代细胞细胞核和纺锤体变化。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原代细胞,分为实验组(1、2、3、4、5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2 m L的0.001、0.01、0.1、1、10μmol/L AT9283,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MTT法测算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urora A、组蛋白H3(Histone H3)、p-Aurora A、p-Histone H3、p21、p53、Bcl-2、Bax蛋白。另取适量乳腺癌原代细胞,分为A、B、C、D四组,A、B、C组分别加入0.1、1、10μmol/L的AT9283,D组不做任何处理,共培养24 h。采用吖啶橙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自噬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未处理乳腺癌原代细胞的细胞核和纺锤体没有改变,加入AT9283处理的乳腺癌原代细胞镜下可见细胞核形态改变,出现核分叶现象,产生多核细胞,纺锤体由双极变为单极,出现纺锤体紊乱。与对照组比较,培养24、48 h时1、2、3、4、5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G0/G1、S期细胞比例降低(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各组p-Aurora A、p-Histone H3、Bcl-2相对表达量降低,p21、p53、Bax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5)。A、B、C、D组自噬率分别为1.03%±0.01%、5.02%±0.31%、10.11%±0.31%、14.52%±0.2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3%±0.14%、8.25%±0.31%、12.15%±0.31%、44.52%±1.34%,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AT9283可抑制乳腺癌原代细胞的增殖,使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促进细胞自噬、凋亡,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为AT9283抑制乳腺癌原代细胞p-Aurora A、p-Histone H3、Bcl-
张月孙光源姜伟华孙健范敬静宋文丽信国峰张志生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周期细胞自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