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玲
- 作品数:11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错误”,让思考发生
- 2018年
- 一个“错误”带领孩子们走进了一片“未知”的领域——
讨论源自这样一道习题:把一根长40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平均截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5.7平方厘米。求截成的每段钢材的体积。(出自配套练习)
- 刘海玲
- 关键词:钢材
- 从“感觉是”到“应该是”的理性追寻——由一道课本习题想开去
- 2014年
- 聚焦现实——一道易错的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中,"面积单位"教学结束后教材中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
老师们普遍认为此阶段这类题错误率非常高,主要问题在于面积单位的选择。于是我对教材设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如下了解和分析:
- 刘海玲
- 关键词:面积单位元认知能力进率说理题
- “超纲”引来“超常”
- 2015年
- 关于这一题,同组的教师议论纷纷,认为它“超纲”了。有的说:“这是二年级有余数除法的相关问题,不应该放在这里考学生。”有的说:“把这一题换掉吧,改其他题目。”
- 刘海玲
- 关键词:有余数除法议论教师
- 每一份思考都闪烁着光芒
- 2016年
- “面积”单元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文具盒面的面积是250( )。小辰给出了“平方毫米”的答案。针对这个答案,我和孩子们进行了如下一段教学对话。
- 刘海玲
- 关键词:教学对话文具盒孩子
- 让“童年资源”照亮数学课堂
- 2015年
- 童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最重要的人文资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发现并挖掘儿童灵性的童年资源,聆听儿童灵性的语言、见解、思想,领略儿童创造的光芒,让其成为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并循着这些灵性的资源,创生出基于儿童的教学,从而在守护儿童童年生态的同时更好地引领儿童成长。一、捕捉童年经验资源——共享个体性思考【案例】学习了"认识周长"第一课时后,我为学生安排了一个微型研究活动:测量一棵大树树干的周长。
- 刘海玲
- 关键词:童年经验儿童成长记录单个体性天课
- 捕捉儿童灵性 守护童年生态被引量:1
- 2016年
- 儿童生来具有灵性,儿童灵性的外在表现具有即时性、隐蔽性、易逝性,与环境、氛围等密切相关。童年期的灵性如果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激扬,那么便会逐步增强,进而发展为常人口中"有灵气、有创造性"。相反,如果未得到很好的保护,那么灵性就会逐步消退,儿童往往变得"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因此,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细致观察,善于捕捉学生灵性的想法和行为,把发掘儿童的灵性,激扬儿童的灵性。
- 刘海玲
- 关键词:童年期易逝性面积单位生生互动课堂教学理念
- 如此“超纲”
- 2015年
- 一年级下学期一次单元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每块肥皂3元,20元钱最多可以买()块肥皂?①5②6③7。关于这一题,老师们颇有看法,意见不一。A老师:这是二年级有余数除法的相关问题,不应该放在这里考学生,"超纲"了。B老师:把这一题换掉吧,改其他题目。c老师;不改也可以,让他们试试,但是不要算分。D老师:这是选择题,学生用三个答案来试一试,说不定也能做对的。……"超纲"吗?非得学了有余数除法后才能让学生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吗?此时,学生会如何应对呢?我很期待看到学生的解决方法。于是我将这一题保留了下来。
- 刘海玲
- 关键词:有余数除法起始课
- 分类教学问题诊断与对策
- 2015年
- 一、分类,源自问题的需要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时,一位教师根据教材安排的一个实际问题组织了如下的教学过程。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这幅图,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来分类?生:可以分为长跑和跳高。师:对啊,按照比赛项目可以分为长跑和跳高。生:也可以分为狗、兔、猴。师:对,按照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这样的三类。请大家完成下面的表格。
- 刘海玲王玉东贾恩华
- 关键词:分类教学教学反馈教学过程
- 美美地带给学生开学第一课
- 2014年
- 【追问着】
纪伯伦说,孩子的灵魂栖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在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教师作为“长大了的儿童”,作为“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虽然无法真正走进儿童世界,但我们依然需要努力贴近。
- 刘海玲
- 关键词:儿童世界成人世界纪伯伦孩子
- 让“童年资源”照亮数学课堂
- 2015年
- 童年是人的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最重要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发现并挖掘学生的"童年资源",聆听学生充满灵性的语言、见解和思想,辐射学生创造的光芒,让其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循着这些充满灵性的课程资源,创生出基于学生的数学教学,从而在守护学生童年生态的同时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一、关注学生的语言资源,把脉本原性理解教学"解方程"。师:你们觉得什么是解方程呢?生:解方程,就是一个方程把它解开(做了一个松绑的手势,其余学生大笑)。师:其他人怎么想的?生1: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
- 刘海玲
- 关键词:解方程活动教育本原性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