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阜宁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盐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积液
  • 2篇示踪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纤维束
  • 2篇纤维束示踪成...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膜下
  • 2篇积液
  • 2篇成像
  • 2篇出血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弥散

机构

  • 7篇阜宁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程华
  • 5篇沈洲明
  • 3篇陈祥
  • 2篇朱海峰
  • 1篇伏承平
  • 1篇宋玉萍
  • 1篇高莉莉

传媒

  • 2篇交通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早期营养支持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由家属喂入流食,同时静脉注射一些基本营养物。第1天和2周后对患者进行抽血化验,同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中血浆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营养支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不但可以改善营养状况,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程华
关键词:早期营养支持颅脑损伤
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成像(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处理获得二维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图(FA)和三维DTT图.确定手术方案。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评价,了解不同区域的FA值、术后肿瘤体积及手术切除程度。【结果】方向编码彩色图及DTT图可清晰显示白质纤维束和肿瘤的解剖关系,其中邻锥体束受推移15例,受浸润11例,受破坏9例。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FA值低于正常脑白质,且肿瘤病灶区FA值低于灶周水肿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15例低级别胶质瘤和20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肿瘤病灶区FA值均低于正常脑白质,低级别胶质瘤FA值高于高级别胶质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术后肿瘤体积、手术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级别胶质瘤中,5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术后4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1例无变化;高级别胶质瘤中,13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4例恢复正常,9例无变化;其余术前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DTT图可活体地无创反映功能区、锥体束与肿瘤的解剖关系,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重要白质锥体柬,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程华沈洲明宋玉萍
用依达拉奉治疗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为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治疗措施,为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用药治疗后脑水肿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GCS评分、治疗3个月的GOS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以显著减轻其脑水肿的程度,提高其脑神经的功能,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而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崔立跃沈洲明伏承平程华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依达拉奉脑神经功能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对策。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根据不同积液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53.57%),一般12例(42.86%),不佳1例(3.57%),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显效9例(33.33%),一般10例(37.04%),不佳8例(29.63%),总有效率70.3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9,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根据积液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可提高临床效果。
毛洋明沈洲明程华俞正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硬膜下积液
反复腰椎穿刺配合药物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反复腰椎穿刺配合药物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包括止血、营养神经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反复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头痛缓解时间为5.0±2.0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5±3.5 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7.5±2.0 d和15.0±3.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硬膜下积液观察组发生2例(11.1%),对照组发生7例(38.9%),观察组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腰椎穿刺相关性局部和颅内感染。结论: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反复腰椎穿刺配合药物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降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朱海峰沈洲明程华毛洋明俞正勇陈祥陆泓宇
关键词: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椎穿刺迟发性硬膜下积液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A组,40例)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健康体检者(B组,40例)比较,分析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周围水肿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GO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组发病后20d内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B组(P<0.05),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301.71±186.19)ng/ml vs.(188.46±104.52)ng/ml](P<0.05)。脑出血第3天,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出血病灶周围水肿程度呈正相关(r_s=0.683,P<0.01)。脑出血第3~7天,血清铁蛋白水平与NIHSS和GOS评分呈负相关(r_s=-0.668和r_s=-0.746,P<0.01),预后良好组(11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预后不良组(29例)[(264.11±143.67)ng/ml vs.(323.70±171.84)ng/ml](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朱海峰高莉莉沈洲明崔立跃程华毛洋明俞正勇陈祥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铁蛋白
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其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脑肿瘤行常规MRI及DTT检查,通过获取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依次分析83患者肿瘤与瘤周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测量83脑肿瘤患者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ADC值、FA值。结果:ADC值在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中,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差异性,而在正常白质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FA值在肿瘤实质区,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差异性,而在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中,正常白质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83例良、恶性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都可以发生移位;瘤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表现为浸润和破坏为主,其破坏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比。结论:DTT可直观显示脑白质损伤程度并观察神经纤维束受损范围。
程华俞正勇陈祥
关键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