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建筑
  • 3篇建筑设计
  • 2篇新校区
  • 1篇大学城
  • 1篇新校区规划
  • 1篇新校区规划设...
  • 1篇学问
  • 1篇沙龙
  • 1篇设计师
  • 1篇土地划拨
  • 1篇乾坤
  • 1篇情理
  • 1篇人本
  • 1篇主题沙龙
  • 1篇砥砺
  • 1篇文脉
  • 1篇文物
  • 1篇文物建筑
  • 1篇校区
  • 1篇校区规划

机构

  • 5篇北京市建筑设...
  • 2篇清华大学建筑...
  • 1篇广东省建筑设...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西北...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浙江大学建筑...
  • 1篇香港华艺设计...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刘淼
  • 1篇韩孟臻
  • 1篇洪卫
  • 1篇王小工
  • 1篇董丹申
  • 1篇许蓁
  • 1篇马晓东
  • 1篇李志民
  • 1篇刘宇波
  • 1篇李子萍
  • 1篇涂慧君
  • 1篇刘剀

传媒

  • 2篇城市建筑
  • 1篇建筑创作
  • 1篇当代建筑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极目乾坤,和谐天下,砥砺学问':外交学院沙河新校区规划设计
外交学院沙河新校园被寄子了深切的希望‘极目乾坤,和谐天下,砒砺学问”是新校园被赋予的精彩而准确的文学概括。 本设计在构思中将其巧妙转化为规划设计语言,极目乾坤转化为空间视线语言,和谐天下转化为规划布局语言,砥砺...
刘淼
关键词:校区规划大学城
文献传递
新华社总社机关大院规划
2004年
新华社大院位于北京前三门大街与宣武门内大街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南临前三门街,西至佟麟阁路,北至25m宽规划路(头发胡同),东隔宣武门内大街与宣武教堂相望,总占面积6.9ha。大院以北京清末民初期几幢著名的文物建筑而闻名,1980年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亲闻大厦,成为新华社新的标志性建筑。
刘淼翟昊徐伟费曦强
关键词:文物建筑标志性建筑建筑设计
外交学院新校区空间形态解析
2013年
被“控规”的形态 外交学院新校区作为北京昌平区沙河大学城中的一员,具有明显的大学城时代烙印。控制性洋细规划的制定是以土地划拔、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指标平衡等为基础,但在此时还无法确定用地的明确归属的前提下,均匀性,功能性成为该阶段规划的重点。如同很多近现代城市设计一样,棋盘股规整的街区型布局成为许多大学城的基本设计手法。几纵几横的城市主次道路均匀而简单地解决了土地划分、交通组织等城市问题,再叠加、嵌入人为的景观图案,造就出典型的“控规“形态。
刘淼
关键词:新校区土地划拨交通组织城市设计
“创新的设计,创新的空间”主题沙龙被引量:3
2018年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如何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空间和科研空间,是当今科教建筑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除了传统的交往空间,我们还能在设计教育建筑时提供什么,创造什么?在建设程序、规范、面积指标等因素之中,有什么制约了创新的空间,我们该如何突破?
刘宇波刘玉龙韩孟臻洪卫王小工马晓东唐克扬刘淼李志民张祺刘剀李子萍
关键词:教学空间建筑设计交往空间教育建筑面积指标
校园建筑:情理演变与人本反思被引量:10
2021年
面对存量时代巨大的城市更新需求,校园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在经过上一轮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后,我们需要停下脚步总结并反思当前大学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创作亮点及弊端。曾经的校园空间是否还能满足当代教育教学模式及师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需求?陈旧、破损的建筑,衰败、被遗忘的场所如何才能焕发生机?校园文脉的发展延续又怎样通过建筑风格、材质、色彩、空间布局等校园肌理及地域文化来呈现?面对当代校园建筑发展的新特点,建筑设计师如何坚守设计初心,营造新时期的校园建筑环境?……
董丹申董丹申刘淼刘淼涂慧君涂慧君田婧慧许蓁张燕龙吴震陵张宇
关键词:校园建筑建筑设计师校园空间校园文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