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菊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奥沙利铂
  • 2篇肠癌
  • 1篇单孔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探查
  • 1篇胆道探查术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切开
  • 1篇蛋白
  • 1篇药物
  • 1篇移植瘤
  • 1篇移植瘤模型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远期

机构

  • 5篇云南省第一人...

作者

  • 5篇张丽菊
  • 3篇刘为军
  • 3篇张振勇
  • 2篇孟春城
  • 2篇孙志为
  • 1篇卿艳萍
  • 1篇王峻峰
  • 1篇李星逾
  • 1篇赵泉
  • 1篇谢卓君
  • 1篇刘林
  • 1篇唐建中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 L C)的治疗形势十分严峻,其从根本上取决于对PLC发病机制的系统认识.近年来,随着相关分子机制,诸如信号转导通路的不断阐明,PLC的治疗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分子靶向药物(molecular targeted agents),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等,正是基于这些理论前提才得以出现和得到迅猛发展.他已逐渐成为PLC治疗的新宠,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新近出现的分子机制研究及靶向药物的特点及趋势作一综述.可以预见,分子机制研究的突破会创造更为有效的靶向药物,配合规范的综合治疗,最终可使PLC的治疗获得新成功.
陈业盛孙志为孟春城唐建中李星逾王峻峰刘林张丽菊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机制分子靶向药物原发性肝癌
结直肠癌患者体质量指数及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清脂肪因子及一般临床特征,探索体质量指数对结直肠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10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入院BMI值,分为体质量正常组(对照组,n=62)和超重肥胖组(观察组,n=48),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与VEGF水平;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不同BMI组基线特征;对术后五年生存情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超重肥胖组患者血清瘦素、TNF-α与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MI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 <0.05),与瘦素、TNF-α及VEGF呈显著正相关(P <0.05);对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曲线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6,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是五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 <0.05),BMI不是五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超重肥胖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与VEGF水平异常表达,其指标水平与BMI有相关性;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体质量指数对五年生存率有一定的影响。
刘为军陈昌贤张丽菊姜晓明赵泉张振勇
关键词:BMI脂肪因子
HMGB1介导自噬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研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HMGB1介导自噬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HMGB1真核表达质粒的瞬时转染和RNAi干扰,检测HMGB1的表达水平;步骤2:利用HMGB1和自噬抑制剂3‑MA分别与奥沙利铂联合用...
刘为军卿艳萍张丽菊张振勇姜晓明陈昌贤吴喜
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术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术的手术效果,探讨普通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探查术(TUSILCBDE)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总结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一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术的患者83例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TUSILCBDE(A组),35例行三孔腹腔镜胆道探查术(TLCBDE)(B组)。对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方面,A、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满意程度评分A组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均未出现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B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及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在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是安全可行的。
张丽菊孙志为孟春城陈业盛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胆道探查
奥沙利铂介导的长链非编码RNA XLOC-0000008调控微小RNA-142-3p/高迁移率族蛋白B1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自噬和耐药性的机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LOC-0000008调控微小RNA(microRNA,miR)-142-3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信号通路参与奥沙利铂促进细胞自噬的过程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奥沙利铂处理CRC细胞株HT29及HCT116(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进行芯片实验,奥沙利铂处理组为实验组,无奥沙利铂组为对照组,生信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s及miRNAs;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CRC细胞凋亡;采用方法检测CRC细胞株中HMGB1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细胞系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奥沙利铂实验组HT29及HCT116细胞中XLOC-0000008的表达水平升高,且miR-142-3p的表达水平下降;随着奥沙利铂浓度增加细胞自噬活性增强,实验组自噬调控因子HMGB1在胞浆和胞外上清中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HMGB1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与单独敲降HMGB1或单独奥沙利铂处理相比,奥沙利铂处理稳定敲降HMGB1的CRC细胞中p62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C对于化疗药奥沙利铂抵抗可能由HMGB1诱导细胞自噬而引起,这一过程可能通过调控XLOC-0000008/miR-142-3p/HMGB1轴而实现。
刘为军张丽菊陈昌贤姜晓明张振勇谢卓君
关键词:奥沙利铂长链非编码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耐药性自噬结直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