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志刚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良恶性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恶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运动皮质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术前
  • 1篇通路
  • 1篇皮质
  • 1篇肿瘤
  • 1篇转导
  • 1篇转导通路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张明
  • 7篇闵志刚
  • 4篇金晨望
  • 4篇牛晨
  • 3篇刘丽华
  • 2篇高磊
  • 2篇王茂德
  • 2篇党静霞
  • 2篇毛翠平
  • 2篇李敏
  • 2篇王渊
  • 1篇刘馨
  • 1篇刘红娟
  • 1篇金晨旺
  • 1篇王斐
  • 1篇朱超
  • 1篇林盘
  • 1篇闫斌
  • 1篇鱼博浪
  • 1篇麻少辉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胶质瘤良恶性分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采用荟萃(Meta)分析方法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2009年11月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中英文文献,要求:(1)采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胶质瘤良恶性进行分级;(2)以组织病理结果为对照标准.运用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和分层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模型分析数据,并通过Meta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研究对象共计1021例.汇总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93%(89%~96%)、81%(73%~87%)和55(28~107).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有样本量、恶性胶质瘤所占比例、重复时间、造影剂注射速率及所使用的阈值.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结论 磁共振灌注成像的相对脑血容量值有助于鉴别脑内胶质瘤的良恶性,但目前的研究缺乏统一的阈值,且使用的技术有一定差异,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更多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闵志刚刘红娟李敏刘丽华金晨旺张明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Comparative study on localization of motor cortex of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s by rs-MRI and task-based fMRI
牛晨张明闵志刚林盘高磊王茂德金晨望王渊鱼博浪
文献传递
Altered Default Mode Network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王斐金娇婷林盘张明金晨望毛翠平牛晨刘馨闵志刚党静霞
文献传递
静息态与任务态功能MRI在脑肿瘤患者术前运动皮层定位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比脑肿瘤患者的静息态功能MRI(rs-fMRI)与任务态功能MRI(task-fMRI),评价rs-fMRI在脑肿瘤患者运动皮层术前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脑肿瘤患者行fMRI,所有数据均采用FSL软件多元线性优化分解的独立成分(MELODIC ICA)分析方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肿瘤越靠近大脑中央沟附近(例1、3、7、8、11患者),rs-fMRI和task-based fMRI的激活差异较大;而病灶远离大脑中央沟(例2、4、5、6、9、10、12患者),rs-fMRI和task-based fMRI叠加图像比较相符;患侧激活较健侧激活有所减弱。结论 rs-fMRI及task-based fMRI可以作为脑肿瘤患者运动区术前定位的一种辅助方法,且rs-fMRI尚不能替代task-based fMRI而作为一种单独的术前定位运动皮层的方法。
牛晨张明林盘闵志刚高磊王茂德金晨望王渊朱超刘馨刘丽华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成像运动皮质
ADC值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MR DWI的ADC值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40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术前均接受常规MR、脂肪抑制增强扫描明确病变实性部分;单次激发自旋平面回波成像(SS SE-EPI)DWI扫描(b值取0、500 s/mm2),测量实性部分的平均ADC值。依据病理结果将结节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比较其ADC值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评价筛检效能。结果 40个结节中,甲状腺恶性结节15个,平均ADC值为(1.22±0.27)×10-3mm2/s,95%可信区间(1.07~1.37)×10-3mm2/s;良性结节25个,平均ADC值为(2.20±0.40)×10-3mm2/s,95%可信区间(2.04~2.37)×10-3mm2/s。恶性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8、诊断阈值1.49×10-3mm2/s时,诊断敏感度为86.7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5.00%。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DC值显著不同,MR DWI可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闫斌刘红娟王春宝李敏闵志刚麻少辉范妤欣张明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疾病扩散磁共振成像
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转化生长因子β1分别干预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12、24、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和对比干预前后细胞增殖情况,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改变。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E-cadherin表达下调,而Vimentin和MMP-2表达上调。在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表达未见变化,但P-ERK表达上调,核转录因子Zeb-1表达增强。体外增殖实验显示干预后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干预后穿膜细胞明显增多,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EMT促进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
刘丽华代勤闵志刚张明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脑胶质瘤E-CADHERIN
Striatum-Motor Network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ficits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 Resting State fMRI Study
毛翠平张明林盘金晨望牛晨闵志刚党静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