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连云港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6篇临床病理
  • 6篇免疫
  • 6篇病理
  • 5篇组织化学
  • 5篇临床病理学
  • 5篇临床病理学特...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病理学
  • 5篇病理学特征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生物学
  • 4篇生物学行为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腺肿瘤
  • 2篇乳腺癌
  • 2篇受体

机构

  • 10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10篇陈昊
  • 10篇刘新丽
  • 9篇杨聪颖
  • 5篇张昶
  • 3篇王巧
  • 3篇张功铭
  • 3篇刘华
  • 2篇张春芳
  • 2篇刘毅
  • 1篇李爱民
  • 1篇张洪兰
  • 1篇王红霞
  • 1篇李伟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myc及上皮膜蛋白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C-myc及上皮膜蛋白1(EMP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胶质细胞瘤65例为观察组,术前未做其他治疗,并以尸检标本正常脑组织15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myc和EMP1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不同组织学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C-myc和EMP1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C-myc和EMP1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相关,且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上升而增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胶质瘤组织中C-myc与EMP1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57,P=0.043)。结论 C-myc与EMP1在人脑胶质瘤中显著高表达,两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并且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杨聪颖刘新丽陈昊王红霞张春芳孙维烨刘毅齐冬雪刘华李爱民
关键词:胶质瘤C-MYC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3例乳腺ACC,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行PAS、AB-PAS法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9~65岁,平均56岁,临床以乳腺无痛性肿块或触痛为主要症状就诊,肿块多位于乳晕区。眼观:肿块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无包膜,切面呈灰白、淡黄、棕褐或粉红色;直径1.0~3.0 cm,平均2.2 cm。镜检:肿瘤细胞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管腔结构,肿瘤细胞较小,胞质少,核深染,核分裂象少见,核仁不明显。间质可见疏松黏液样改变。免疫表型:CD117、CK5/6、CK(34βE12)、SMA、Calponin、p63均强阳性,S-100呈局灶表达,Ⅳ型胶原基膜阳性,ER、PR、HER-2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5%~8%。AB-PAS和PAS染色均阳性。结论ACC多见于唾腺,发生于乳腺者罕见,属于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实体肿瘤,预后较好,但免疫表型将其大多数归入三阴型乳腺癌中,常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结合临床特征、HE形态、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正确诊断。
刘新丽陈昊王巧张昶杨聪颖
关键词:乳腺肿瘤腺样囊性癌PAS染色
乳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3例乳腺原发性MFH病例,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均以乳腺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就诊。病理学大体改变主要为肿瘤质实或硬,边界欠清,直径2.3~3.0 cm,均值2.6 cm。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组成,并混有多核巨细胞及少量炎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波形蛋白(Vimentin)全部阳性,Ki67增殖指数35%~50%。结论乳腺原发性MFH十分少见,确诊困难,需与恶性叶状肿瘤、恶性肌上皮瘤、化生性癌、肌纤维母细胞瘤等相鉴别,结合临床特征和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正确诊断。
刘新丽杨聪颖陈昊
关键词:乳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分泌型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SCB)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乳腺分泌型癌病例,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高碘酸雪夫反应(PAS反应)和奥辛蓝过碘酸雪夫法(AB-PAS法)特殊染色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54岁(平均38岁),临床均以乳腺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就诊,肿块多位于乳晕区。病理学大体改变主要为肿瘤质实或硬,边界多较清,直径1.2~3.0 cm,平均2.1 cm。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核异型不明显,主要排列为成微囊状、实体型、腺管状、条索样等结构,肿瘤细胞胞质颗粒状嗜酸性,肿瘤细胞质内及细胞外的腺腔样间隙中有大量均质嗜伊红分泌物,HE染色呈淡红色,PAS和AB-PAS染色均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MA、S-100均强阳性,3例ER、PR均呈阴性,2例局灶弱表达,预后相关基因HER2和P53呈阴性,仅1例HER2局灶弱表达,CK7、CK5/6、CD10均阳性,CEA、SMA、P63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5%~8%。所有患者腋窝淋巴结均无转移。除1例失访外,其余目前均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实体肿瘤,预后较好,但免疫表型将其大多数归入三阴性乳腺癌中,结合临床特征、HE形态、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正确诊断。
刘新丽陈昊王巧张昶齐冬雪张功铭杨聪颖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3例乳腺颗粒细胞瘤病例,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高碘酸雪夫反应(PAS反应)特殊染色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岁,年龄范围为39~56岁,临床上表现为单个质硬的无痛性或伴压痛肿块,肿块位于乳腺实质内。病理学大体改变主要为肿瘤质实或硬,边界清楚或浸润性,直径1.5~2.0 cm,平均1.7 cm,切面呈灰白至黄色。组织学表现为类圆形或多角形的大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呈实体巢状、簇状或索状排列,1例边界清,2例呈浸润性生长,细胞核小,位于中心或偏位。胞浆中含丰富溶酶体,胞浆呈粗颗粒状,内见S-100染色阳性的微细颗粒,PAS反应阳性(抗消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CD56、NSE、Vi-mentin均阳性,CK、SMA均呈阴性。所有患者目前均无恶变或转移。结论 GCT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乳腺中不常见,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肉眼观察等方面,均类似于乳腺癌。结合HE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做出正确诊断,术后密切随访。
刘新丽杨聪颖张昶张功铭陈昊
关键词:乳腺肿瘤颗粒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2
2018年
我们收集3例胃血管球瘤(GGT),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17年7月GGT的手术切除标本3例.同时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
刘新丽杨聪颖陈昊
关键词:临床病理学特征胃血管球瘤免疫表型特征临床病理资料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特点
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标本70例和同期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28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预后差异,并对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期、免疫组化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平均发病年龄(56.17±12.41岁)比非特殊型浸润性癌(52.77±11.07岁)高(P=0.039);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相比,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具有更低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的ER、PR阳性率(P<0.05);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患者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相比,5年总生存率(P=0.221)和无病生存率(P=0.3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淋巴结外软组织浸润与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P<0.05)。结论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与浸润性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但预后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刘新丽杨聪颖陈昊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
乙醛脱氢酶1在雌激素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1,ALDH-1)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关于ALDH-1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较少,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ALDH—1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
刘新丽杨聪颖陈昊刘毅王巧张昶刘华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乙醛脱氢酶免疫组织化学SP法干细胞标志物阴性乳腺癌
贲门胃底癌中CIP2A mRNA表达与HER-2基因的扩增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检测贲门胃底癌中CIP2A mRNA表达与HER-2基因的扩增并探讨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47例贲门胃底癌石蜡包埋组织中CIP2A mRNA的转录水平,荧光原位杂交方法(FISH)检测HER-2基因的扩增情况,统计分析CIP2A mRNA与HER-2扩增情况的相关性,同时了解二者与贲门胃底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另选取47例对应的癌旁组织纳入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并统计分析CIP2A mRNA在癌和癌旁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 CIP2A mRNA高水平转录与肠型胃癌、较高的分化程度、较大的肿瘤浸润深度、较高的TNM分期、血管癌栓、神经侵犯等临床病理参数相关(P <0.05);HER-2扩增与肠型胃癌、较高的分化程度、神经侵犯等临床病理参数相关(P <0.05)。CIP2AmRNA高水平转录与HER-2扩增呈正相关。贲门胃底癌组织中CIP2A m RNA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P <0.05)。结论 CIP2A基因在贲门胃底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的恶性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CIP2A基因可能成为贲门胃底癌患者新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其可受到HER-2正调节。
张洪兰陈昊张春芳张昶齐冬雪李伟刘新丽刘华
关键词:贲门胃底癌CIP2AHER-2石蜡包埋组织FISH
神经节苷脂GD2和GD3在乳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9年
神经节苷脂是含唾液酸的酸性鞘糖脂,由亲水的寡糖链和亲脂的神经酰胺两部分组成,在信号转导和细胞黏附中发挥重要作用。GD2和GD3是含有2个唾液酸而糖基数目不同的神经节苷脂,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乳腺癌、胶质瘤、黑色素瘤等,且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同时,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已被证实在维持乳腺癌干细胞特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GD2和GD3的生物学特性、在乳腺癌和乳腺癌干细胞中的作用及在临床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刘新丽杨聪颖张功铭陈昊
关键词:乳腺肿瘤干细胞神经节苷脂GD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