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巧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肿瘤
  • 5篇病理
  • 3篇乳腺癌
  • 3篇染色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3篇腺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免疫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行为
  • 2篇受体
  • 2篇切片
  • 2篇组织化学
  • 2篇临床病理学
  • 2篇临床病理学特...
  • 2篇免疫组织

机构

  • 12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12篇王巧
  • 9篇陈昊
  • 8篇杨聪颖
  • 6篇张昶
  • 3篇刘新丽
  • 2篇白玲
  • 2篇刘毅
  • 1篇张春芳
  • 1篇孟建
  • 1篇王燕青
  • 1篇王红霞
  • 1篇张功铭
  • 1篇刘华

传媒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脱钙后观察颞骨内部结构及免疫荧光效果的比较
2017年
我们使用10%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5%硝酸对大鼠颅骨进行脱钙后取颞骨连续切片,从形态学及蛋白质定位、定量两个方面评价两种脱钙液对颞骨内部结构及蛋白质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甲苯胺蓝染液、相应抗体、荧光显微镜等。2.方法:10只大鼠随机分为EDTA组(n=5)及硝酸组(n=5)。称重后,10%水合氯醛麻醉,固定、断头、去脑,锐性清除头颅表面组织,置于10%多聚甲醛溶液4℃固定4h,冲洗5min后置于脱钙液中,至脱钙终点再冲洗10min,沿头颅正中及双眼眶后缘连线切下颞骨,沿矢状位厚10μm切片,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标,使用Image J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王巧卓洋杨聪颖陈昊
关键词:脱钙液甲苯胺蓝染色蛋白质定位连续切片荧光显微镜
乳腺癌中TOPOⅡ、GST-π、雌激素受体、C-erbB-2癌基因的表达及相互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乳腺癌中TOPOⅡ、GST -π、雌激素受体、C -erbB - 2癌基因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4 2例术前未行化疗的乳腺癌根治标本雌激素受体 (ER)、C -erbB - 2癌基因、TOPOⅡ、GST -π的表达。结果  14 2例乳腺癌中 ,雌激素受体、C -erbB - 2癌基因、GST -π、TOPOⅡ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5 2 1%、81 0 %、6 4 1%、76 8% ;C -erbB - 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与ER表达呈负相关 ;GST -π与C -erB - 2表达和淋巴结转移间呈正相关 ,与ER表达呈负相关 ;TOPOⅡ与C -erbB - 2、ER、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 ;青年组 (<4 0岁 )ER表达率低于老年组 (>6 0岁 ) ,C -erbB - 2表达率高于老年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C -erbB - 2癌基因、TOPOⅡ、GST -π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乳腺癌患者若出现GST -π高表达 。
杨聪颖陈昊张昶王巧白玲孟建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
乳腺分泌型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SCB)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乳腺分泌型癌病例,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高碘酸雪夫反应(PAS反应)和奥辛蓝过碘酸雪夫法(AB-PAS法)特殊染色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54岁(平均38岁),临床均以乳腺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就诊,肿块多位于乳晕区。病理学大体改变主要为肿瘤质实或硬,边界多较清,直径1.2~3.0 cm,平均2.1 cm。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核异型不明显,主要排列为成微囊状、实体型、腺管状、条索样等结构,肿瘤细胞胞质颗粒状嗜酸性,肿瘤细胞质内及细胞外的腺腔样间隙中有大量均质嗜伊红分泌物,HE染色呈淡红色,PAS和AB-PAS染色均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MA、S-100均强阳性,3例ER、PR均呈阴性,2例局灶弱表达,预后相关基因HER2和P53呈阴性,仅1例HER2局灶弱表达,CK7、CK5/6、CD10均阳性,CEA、SMA、P63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5%~8%。所有患者腋窝淋巴结均无转移。除1例失访外,其余目前均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实体肿瘤,预后较好,但免疫表型将其大多数归入三阴性乳腺癌中,结合临床特征、HE形态、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正确诊断。
刘新丽陈昊王巧张昶齐冬雪张功铭杨聪颖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探究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
2023年
分析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中,采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4例疑似子宫内膜癌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有49例,收录时间: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录地点: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并将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应用于所有入选人员;同时,对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诊断检出率开展剖析,并将此检测方法与金标准: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展开比对。结果 经金标准检查结果证实,54例疑似子宫内膜癌者中有49例可确诊,通过本文研究的检查方式结果可知,49例确诊者中有41例被确诊,其检出率为83.67%。经金标准检查及本文研究的检查结果显示,确诊患者通过前者在病理组织学分级中检出:G1期:27例;G2期:15例;G3期:7例;而后者在病理组织学分级中检出G1期:21例;G2期:13例;G3期:7例;经金标准检查及本文研究的检查结果显示,确诊患者通过前者在癌变部位浸润程度中检出:Ⅰ级:29例;Ⅱ级:17例;Ⅲ级:3例。而后者在癌变部位浸润程度中检出:Ⅰ级:23例;Ⅱ级:15例;Ⅲ级:3例。经计算可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灵敏度数值:81.63%(40/49)、特异度数值:80.00%(4/5)、符合率数值:81.48%(44/54)。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展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不仅能有效提高其诊断检出率,同时还能为子宫内膜癌细胞分级、组织学分型和肌层浸润等方面提供指导,也可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王巧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
快速冷冻切片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4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快速冷冻切片在乳腺癌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74例在乳腺手术中行快速冷冻切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病例数明显高于描述性诊断病例数与误诊病例数(<0.05);在本次诊断结果中,恶性肿瘤病例数明显多于良性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数(<0.05)。在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例中,以侵润性导管癌发病率最高;在确诊的良性肿瘤病例中,以纤维腺瘤发病率最高;在确诊的非肿瘤性病变中,以腺病的发病率最高(均<0.05)。结论行快速冷冻切片对于乳腺癌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明确鉴别良恶性肿瘤,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缩短疾病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巧
关键词:快速冷冻切片乳腺癌病例诊断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3例乳腺ACC,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行PAS、AB-PAS法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9~65岁,平均56岁,临床以乳腺无痛性肿块或触痛为主要症状就诊,肿块多位于乳晕区。眼观:肿块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无包膜,切面呈灰白、淡黄、棕褐或粉红色;直径1.0~3.0 cm,平均2.2 cm。镜检:肿瘤细胞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管腔结构,肿瘤细胞较小,胞质少,核深染,核分裂象少见,核仁不明显。间质可见疏松黏液样改变。免疫表型:CD117、CK5/6、CK(34βE12)、SMA、Calponin、p63均强阳性,S-100呈局灶表达,Ⅳ型胶原基膜阳性,ER、PR、HER-2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5%~8%。AB-PAS和PAS染色均阳性。结论ACC多见于唾腺,发生于乳腺者罕见,属于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实体肿瘤,预后较好,但免疫表型将其大多数归入三阴型乳腺癌中,常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结合临床特征、HE形态、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正确诊断。
刘新丽陈昊王巧张昶杨聪颖
关键词:乳腺肿瘤腺样囊性癌PAS染色
TNF-αmRNA、TNF-R1mRNA在慢性肝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TNF -α和TNF -R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了 94例慢性肝病肝组织中TNF -αmRNA、TNF -R1mRNA的表达 ,其中慢性肝炎 2 8例、肝硬化 2 2例、肝癌 4 4例。结果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组织中TNF -αmRNA阳性率分别为 5 3.6 %、86 .4 %、4 3.2 % ;TNF -R1mRNA阳性率分别为 4 6 .4 %、90 .9%、38.6 %。两者同时阳性分别为慢性肝炎 7例 (2 5 % )、肝硬化 18例 (81.81% )、肝细胞肝癌 11例 (2 5 % ) ;两者同时阴性分别为 9例 (32 .14 % )、1例 (0 .0 5 % )、19例 (4 3.19%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TNF -αmRNA阳性率相比 ,P<0 .0 5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TNF -R1mRNA阳性率相比 ,P <0 .0 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肝硬化与肝癌TNF -αmRNA和TNF -R1mRNA阳性率相比 ,P <0 .0 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慢性肝炎与肝癌TNF -αmRNA和TNF -R1mRNA阳性率相比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慢性肝炎的活动度越重其表达率越高 ,TNF -αmRNA和TNF -R1mRNA表达强度也强 ,肝硬化组的阳性强度最强 ,肝细胞肝癌组织表达与分化程度关系不密切。结论 TNF -α和TNF -R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对慢性肝炎亦有一定的作用 ;肝细胞肝癌时TNF -αmRNA和TNF
陈昊白玲张昶杨聪颖王巧
关键词:TNF-ΑTNF-R1肝组织原位分子杂交法
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网状纤维染色的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网状纤维染色意义。方法收集2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adrenocortical adenoma,ACA)和16例ACC,分析两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特点、网状纤维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ACA中位病程21个月,肿瘤最大中位直径2.6 cm;ACC中位病程5个月,肿瘤最大中位直径9.5 cm,9例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ACA瘤细胞呈巢团状、粗梁状排列,胞质嗜酸或透明,核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无包膜、窦隙、静脉侵犯,出血、坏死、粗大胶原纤维少见。Weiss积分均≤2分,平均(0.85±0.81)分。ACC癌细胞呈巢团状、粗梁状、条索状或弥漫性排列,多数胞质嗜酸性,可见不同程度的核异型以及非典型核分裂,可见包膜、窦隙、静脉侵犯,出血、坏死、粗大胶原纤维易见。Weiss积分均≥3分,平均(5.2±1.3)分。免疫表型:ACA、ACC中vimentin、Syn、NSE、CK、CR、Melan-A、α-inhibin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状纤维染色:20例ACA网状纤维结构规则完整,未见断裂、塌陷、稀疏或消失;16例ACC网状纤维结构破坏,不同程度的断裂、塌陷、稀疏或消失,两者网状纤维结构破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CC的免疫表型缺乏特征性,直径增大、远处转移、粗大胶原纤维、网状纤维结构破坏对判断恶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王红霞王巧杨聪颖陈昊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腺瘤临床病理网状纤维染色
p63,34βE12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p63,34βE12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对104例不同的前列腺病变进行p63,34βE12标记,观察它们的表达情况。结果p63,34βE12在除前列腺癌(35例)以外的3组良性病变的基底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但p6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34βE12;p6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无表达,而34βE12则有假阳性。结论通过对前列腺不同病变的观察,腺体周围基底细胞是否存在是前列腺良恶性的重要鉴别点。p63,34βE12是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而p63更敏感,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抗体。如同时选用p63,34βE12则更为理想。
杨聪颖陈昊张昶王巧王燕青
关键词:前列腺病变基底细胞P6334ΒE12免疫组化
肝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一种肝脏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占儿童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50%~62%,发病率百万分之0.5~1.5。发病年龄0~5岁,男孩多见,是5岁以下儿童仅次于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后第3位的腹部恶性肿瘤,占所有儿童肿瘤的1%。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HB患儿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特点、免疫表型及术后随访结果。
张春芳刘毅王巧陈昊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腹部恶性肿瘤肾母细胞瘤原发恶性肿瘤胚胎性肿瘤儿童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