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步云

作品数:117 被引量:1,42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6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8篇法治
  • 33篇治国
  • 33篇人权
  • 29篇主义
  • 24篇依法
  • 24篇依法治国
  • 23篇法律
  • 22篇社会主义
  • 18篇法制
  • 17篇法治国家
  • 15篇民主
  • 14篇法学
  • 12篇社会主义法治
  • 10篇权利
  • 10篇宪法
  • 9篇政治
  • 9篇人民
  • 9篇社会主义法治...
  • 7篇宪政
  • 6篇社会

机构

  • 76篇中国社会科学...
  • 31篇广州大学
  • 17篇湖南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4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作者

  • 111篇李步云
  • 4篇陈佑武
  • 3篇王家福
  • 3篇刘士平
  • 3篇刘海年
  • 2篇张秋航
  • 2篇杨松才
  • 2篇张文显
  • 2篇李龙
  • 2篇柳志伟
  • 1篇李光灿
  • 1篇罗静
  • 1篇谢建社
  • 1篇刘作翔
  • 1篇杨志勇
  • 1篇程湘清
  • 1篇刘翰
  • 1篇周汉华
  • 1篇张希坡
  • 1篇马怀德

传媒

  • 14篇法学研究
  • 10篇中国法学
  • 7篇法学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中国人大
  • 4篇新华月报
  • 4篇广州大学学报...
  • 3篇人民论坛
  • 3篇求是
  • 3篇环球法律评论
  • 3篇政治与法律
  • 3篇湖南社会科学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法学杂志
  • 2篇中国改革
  • 2篇现代法学
  • 2篇人权
  • 2篇新世纪周刊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岳麓法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人权的义务主体被引量:5
2012年
人权的义务主体是人权实现的核心要素,其是否履行义务对人权实现产生直接影响。各国政府承担人权实现的最主要的义务。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组织,也承担着重要责任,但其作用侧重于"监督"。各社会组织特别是人权非政府组织在人权保障上的作用将日益加强。个人是人权主体,但同时也是人权实现的义务主体。
陈佑武李步云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关于依法治国的几个基本问题
1999年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有必要加深对几个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一、关于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理论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则包含着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国的基本思想。
李步云
关键词: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历史进程历史经验
依法治国基本理念论纲——关于依法治国的若干理论问题被引量:9
2013年
文章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依法治国的理论根据、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准与建设法治国家的现实条件。
李步云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民主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城市治理法治化的进程被引量:8
2009年
"世界城市"诸多指标中,法治是核心要素之一。30年来,中国已走上法治道路,其中大城市的法治建设作了重要贡献。依据世界和中国经验,世界城市的法治化应走"强政府""大社会"的路子;应创建"法治型"政府,关键是做好人权保障和权力制约;应创建"服务型"政府,将"职责"置于"职权"的优先地位。北京作为"世界城市",未来仍应十分重视法治建设。
李步云
关键词:世界城市法治化
论法与法律意识被引量:52
2003年
法与法律意识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是法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矛盾之一。法律意识的本原是而且只能是法律现象。法律意识的独立性 ,既相对于法律现象 ,也相对于除法律现象之外的其它现实的社会关系。培养法律意识的目的 ,主要是依靠一种进步的与科学的法律意识作为指导 ,形成正确的法概念 ,制定出一套好的法律规范与原则 ,建立一套好的法律制度 ,保证法律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最有效的执行与遵守 ,使法的作用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李步云刘士平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律责任法哲学法现象相对独立性职业道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论纲被引量:8
201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权理论体系。人权本原观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人权主体观是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人权本质观是利益与道德的统一;人权内容观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A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B约)的统一;人权价值观是自由与平等的统一;人权形态观是应有与法定的统一;人权和谐观是和谐与对抗的统一;人权属性观是普遍与特殊的统一;人权实现观是个人与国家的统一。
陈佑武李步云
关键词:人权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迈向法治新时代——迈向共和国法治的新时代
2013年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揭开了人民共和国光辉历程的崭新篇章。我们的国家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这里的“中华”是指包括汉、蒙、壮、维、藏族等在内的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这里的“人民”是一个广义的国家的和法律的概念,即与“公民”同义。“人民”是我们的“国体”,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和”是“政体”,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制度,当然也包括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城乡基层自治制度。
李步云
关键词:依法治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光辉历程
公平正义对法律监督的价值导向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法律监督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因此公平正义对法律监督具有价值导向作用。法律监督要体现公平正义原则,就必须树立五个方面的理念:“法律尊严”的理念、“执法为民”的理念、“保障人权”的理念、程序正义的理念和公平优先的理念。
李步云李明
关键词:公平正义法律监督
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保障──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的重大意义
1999年
李步云
关键词:修改宪法跨世纪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首都法学界座谈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被引量:1
1980年
本刊编辑部于十一月十三日邀请首都法学界一部分人士聚会,就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本刊主编于浩成主持。发言的有李光灿、刘云峰、柳石、周道鸾、谢飞、李步云、曹海波。书面发言的有高铭暄、陈守一、谢邦宇、王岷灿、张希坡、肖永清、关怀、时伟超、董成美。现将大家的发言摘要刊载如下:
刘云峰高铭暄柳石陈守一曹俊波■飞于浩成李步云■邦宇王珉灿张希坡肖永清李光灿关怀时伟超周道鸾董成美
关键词:公开审判反革命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起诉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