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年

作品数:62 被引量:26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著

领域

  • 52篇政治法律
  • 4篇社会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法治
  • 19篇人权
  • 15篇社会主义
  • 15篇主义
  • 15篇法律
  • 13篇治国
  • 12篇法制
  • 10篇依法
  • 9篇依法治国
  • 8篇建设社会主义
  • 8篇法治国家
  • 7篇社会主义法治
  • 6篇云梦秦简
  • 6篇法学
  • 5篇中国法
  • 5篇国法
  • 4篇宣言
  • 4篇政治
  • 4篇中国法律
  • 4篇人权宣言

机构

  • 60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美国芝加哥大...
  • 1篇中国法学会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大成律师...
  • 1篇北京金杜律师...

作者

  • 61篇刘海年
  • 4篇王家福
  • 3篇李步云
  • 2篇梁慧星
  • 1篇刘海年
  • 1篇刘瀚
  • 1篇彭雪峰
  • 1篇贾午光
  • 1篇张志铭
  • 1篇顾培东

传媒

  • 12篇法学研究
  • 5篇中国人大
  • 5篇南都学坛(南...
  • 4篇环球法律评论
  • 4篇人权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法学
  • 2篇中国党政干部...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南京大学法律...
  • 2篇东方法学
  • 2篇公民与法(综...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市政法管...
  • 1篇社会科学管理...
  • 1篇学术动态(北...
  • 1篇人大法律评论
  • 1篇法制资讯
  • 1篇中国法学会董...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人权公约视野下的妇女权利保障被引量:2
2011年
在中国,妇女问题已成为公共政策和国家生活的主流,《妇女权益保障法》多数条文列举了侵犯妇女权益的法律责任。凡侵犯妇女权益的,依后果轻重承担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过,无论从国际人权公约看,或从中国相关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看,现实生活中差距都是存在的。就社会保障权利看,由于中国地区与地区间,城市与农村间,城市、农村不同社会阶层的妇女间,发展很不平衡,保障的程度差距很大。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由此造成的家庭矛盾不断发生,两性比例失调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问题;适龄女童辍学率高于男童,在农村和边远山区尤其如此,一些女童无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文化程度差距影响她们就业和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高等科学技术人员和公职人员中女性数目低于男性,不能说与此无关;全国范围医疗保障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但低水平的情况短时间很难改变,许多妇女仍不得不继续忍受缺少合格的保健医疗的现实。此外,在人身权利方面,遭受性骚扰和包括家庭暴力在内的暴力侵害方面,女性的数量仍然最多。以上问题的存在,既影响妇女权益保障的实现,也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当然,出路仍然是法治,各级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将法律落到实处,使我国妇女权益保障一步一步达到新水平。
刘海年
关键词:国际人权公约妇女问题妇女权利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被引量:15
1997年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刘海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一九九六年三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立为治国方略;同年十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一次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决议。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
刘海年
关键词:依法治国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WTO与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研讨会辑要 关于法律服务市场行为规则的完善被引量:5
2001年
2001年 4月 8日,“ WTO与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研讨会”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由司法部、 全国律协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共同主办 ,由科华律师事务所和本刊协办,来自法学界、司法界、新闻界和中外律师事务所的代表约 50人参加了会议。司法部律师与公证工作指导司贾午光司长、全国律协吴明德秘书长、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信春鹰教授、胡云腾教授和法学研究所前所长刘海年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夏勇教授主持。   会议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国法律服务市场是否应该开放”。主持人贾午光司长、李凌燕律师;演讲人有梁慧星教授,何敏博士,顾培东律师,彭雪峰律师,张踊涛律师和张大年律师。第二单元“各国法律服务市场开放度的比较”。主持人肖微律师、周汉华博士;演讲人有陶景洲律师,高培基律师,阎兰律师,江口拓哉律师和赵维田教授。第三单元“中国律师如何开拓海外法律服务市场”。主持人何敏博士、吴玉章副主编;演讲人有肖微律师,李晓鸣律师,李晓阳律师和何柄康律师。第四单元“管理部门如何构筑法律服务市场的有效监管制度”。主持人吴明德先生、渠涛博士;演讲人有贾午光司长,马道龙律师,张志铭教授,麦宜生博士,韩冰律师。闭幕式由胡云腾教授主持。
梁慧星李凌燕顾培东张踊涛彭雪峰张大年高培基阎兰江口拓哉肖微李晓鸣张志铭贾午光马道龙麦宜生刘海年
关键词:WTO法律服务市场律师业
依法治国:历史经验的总结被引量:2
2007年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中国宪法。此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年来,依法治国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7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纪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十周年理论研讨会”。
刘海年
关键词: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宪法历史意义十五大
中国共产党:为人权而奋斗(1921—1949)被引量:3
2011年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为争取中华各民族人民人权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承担了这一历史任务。从人权保障角度讲,概括起来就是: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获得了民族独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获得了真正解放,为新中国的发展和人民享有更充分人权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争取人权的斗争,是在比当年法国和美国人民争取人权斗争更加严峻、复杂、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刘海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权人权保障民族解放
一部在书架上可以放很长时间的书
2013年
谢谢邀请我参加今天的研讨会!11月上旬我刚从欧洲回来,接到世明同志的电话,说是让我参加这个会议。这让我非常高兴,也使我非常担心、困惑,高兴的是这个会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感觉有些担心和困惑呢,是我对清史,老实说是一窍不通。
刘海年
关键词:书架学习机
秦代法吏体系考略被引量:9
1982年
(一)早在商鞅变法时,秦国封建统治者为了保证法律实施,就提出:“为法令置官吏,朴足以知法令之谓者,以为天下正①。”意思就是说,国家要为贯彻法令设置官吏,请那些通晓法令的人担任各级司法官吏,主持司法工作。他们设想的具体方案是,在朝廷中设置三名法官:天子殿里设一名法官。
刘海年
关键词:御史大夫廷尉云梦秦简内史沈家本法律实施
中国古代城市的演进与法制被引量:3
2010年
鉴于法律对国家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之重要,又鉴于城市对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键作用,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包括城市建设、手工业发展、市场管理、环境保护和治安维护等在内的法律制定与实施。中国古代城市演进脉络清晰,相关法制内容丰富,尽管由于年代久远,材料散失,但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仍然能了解其发展梗概,并从中获得教益,提高对当代城市建设的某些认识。"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的宗旨,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平与稳定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法治是城市建设的保障,应该提高法律文化自觉,促进城市持续发展。
刘海年
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与新发展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部分,也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特征和保障。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提出建立革命法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宪法法律至上",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法治建设日益重视。研究这一历程,具体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概念、历史经验的承传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新发展等方面入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靠保障,宪法法律至上是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行为准则。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展现新面貌。
刘海年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权观念被引量:3
1994年
一、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也都有其特殊性。 什么是人权?我同意这种观点:人权就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享有和应享有的权利。它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很显然,按照这种认识,无论把人权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或一种制度,都有其特殊性,也都有其普遍性。 首先,我们看这一概念的主体——人。当指整个人类所有人时,它是普遍的;当指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人时,它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当指张三、李四某一具体人时,它则是特殊的。其次,我们再看这一概念的客体——权利。当指一切权利时,它是普遍的;
刘海年
关键词:人权观念不同文化背景《世界人权宣言》人权保障制度生存权发展权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