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明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微生态
  • 3篇肠道
  • 2篇蛋白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膜蛋白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肠癌
  • 2篇肠病
  • 2篇肠道微生态
  • 2篇肠屏障
  • 2篇肠上皮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机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同济大学
  • 5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尹明明
  • 8篇秦环龙
  • 4篇沈通一
  • 4篇高仁元
  • 2篇李豪
  • 2篇潘成
  • 2篇张鹏
  • 2篇孔程
  • 2篇黄林生
  • 2篇沈通一
  • 1篇贾震易
  • 1篇施嫣红
  • 1篇沈蓉蓉
  • 1篇祝琦
  • 1篇洪雷鸣
  • 1篇屈潇
  • 1篇沈蓉蓉

传媒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生菌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肠屏障功能观察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用药期为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和血浆D-乳酸水平。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6.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有效率为8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共发生12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2例恶心、4例腹痛、1例皮疹和5例腹泻,对照组患者共发生20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5例恶心、6例腹痛、1例皮疹和8例腹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显著降低,且4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趋势更为明显(P<0.05);血浆D-乳酸水平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并且4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IBD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尹明明施嫣红沈蓉蓉沈通一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美沙拉嗪益生菌
乳酸杆菌表面活性片段通过表观遗传学调控肠上皮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MIMP对炎症性肠病小鼠的肠道炎症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探究MIMP对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效果和调节方式,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1)将小鼠分为3组:DSS+MIMP组,DSS组和健康对照组。干预期...
尹明明
关键词:乳酸杆菌表观遗传学
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中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正常人的肠道内定植大量的细菌,它们不仅可以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而且与多种疾病有关。然而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明显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减少相关致癌代谢产物,同时可以改善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使用微生态制剂无论对于健康人群还是疾病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肠道菌群相关疾病进行微生态方面的研究进行初步总结,为较全面理解和推广微生态制剂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高仁元洪雷鸣尹明明秦环龙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肠道微生态
结直肠癌患者饮食结构特征及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饮食结构差异。方法采用饮食频次调查表收集40例肠癌患者和72例正常人群饮食信息,根据饮食成分表各食物营养成分,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算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能量摄入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Z=-2.836,P=0.005),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Z=-2.065,P=0.018;Z=-2.368,P=0.039)。此外,微量元素中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以及维生素E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经过年龄和性别校正后,不同水平脂肪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具有相关性(Wald=9.658,P=0.02)。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饮食结构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特别是以高能量、高蛋白和高脂肪为特点,而关于脂肪摄入量与结直肠癌的风险则需要更大样本量研究。
高仁元吴磊黄林生潘成尹明明李豪孔程沈蓉蓉张鹏秦环龙
关键词:饮食结构脂肪摄入量
肠道微生态和肠道营养被引量:10
2015年
栖息在人类肠道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了复杂的微生态体系,其在宿主的营养吸收及黏膜屏障构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宿主也为肠道菌群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两者形成了互惠共生的栖息关系。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研究技术的不断进展,人们对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认识到肠道微生态改变及其所引发的代谢改变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此外,为进一步改善肠道微生态。以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为代表的营养制剂被用于临床。其可以通过调整肠道菌群、调节肠道代谢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秦环龙尹明明
关键词:肠道营养栖息环境代谢组学黏膜屏障营养吸收
基于临床指标和病理指标的三种预测模型用于结直肠癌的预后分析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将临床指标和病理指标进行整合,分析其对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2—2011年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 95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指标(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组织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M分期、G分期)和病理指标[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CD_(34)、S-100、NM23、CerB-b2、P21、Ki-67]。按照随访信息是否缺失将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临床数据完整但随访信息缺失,共2 747例;第二组为临床数据及随访信息均完整,共204例。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第一组中,若某一患者有超过4个指标缺失,则该患者被剔除;在余下的患者中,若某一指标的缺失率>30.0%,则该指标被剔除;进一步将少发病理类型患者剔除;计算临床指标和病理指标的关联性,随后,将所得关联性在第二组患者中进行验证,若该关联性在第二组中存在,则直接将第二组患者纳入第三组中;若该关联性在第二组中不存在,则采用SVM内部算法剔除部分患者,直至该关联性再次成立,将余下的第二组患者纳入第三组。对第二组中患者的病理指标进行统计,若某一指标的缺失率>50.0%,则该指标被剔除。基于SVM对第三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3种预测模型:SVM1基于临床指标、SVM2基于病理指标、SVM3基于临床指标和病理指标的汇总。结果第一组中,共834例患者缺失指标<4个,其中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组织病理类型、P53、CD_(34)、S-100、CerB-b2、Ki-67共9个指标缺失率<30.0%而被保留,剔除5例少见肿瘤患者后,共剩下829例患者。第一组患者年龄与CerB-b2表达情况存在关联性(P<0.05)。第二组剔除105例患者后,余下99例患者,患者年龄与CerB-b2表达情况存在关联性(P<0.05),将这99例患者纳入第三组。第二组中PCNA、P53、CD_(34)、S-100、Ce
尹明明秦环龙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
乳杆菌微小膜蛋白对肠上皮细胞Caco-2的细胞毒性研究
2018年
目的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模拟体外炎症环境,观察不同浓度下乳杆菌微小膜蛋白(micro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MIMP)对肠上皮细胞Caco-2的生物学影响,评估其细胞毒性作用。方法首先通过CCK-8实验检测在LPS刺激后不同浓度MIMP(0.01、0.1和1ng/mL)对Caco-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抑制剂作为阳性对照。其次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下MIMP对Caco-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在12h的特定孵育时间内,单独应用不同浓度MIMP及TLR4抑制剂对Caco-2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MIMP可以拮抗LPS对Caco-2细胞的促增殖作用(P<0.05)。不同浓度的MIMP对Caco-2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不同浓度MIMP对Caco-2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并可以拮抗LPS的促细胞增殖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望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屈潇屈潇尹明明沈通一沈通一
关键词:CACO-2细胞
不同途径下MIMP对炎症性肠病小鼠的肠屏障及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模型并观察不同途经下乳酸杆菌微小膜蛋白(MIMP)对炎症性肠病小鼠的肠炎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40只根据DSS和MIMP不同的干预组合将其分为4组:诱导肠炎+MIMP腹腔注射组(n=10)、诱导肠炎+MIMP灌胃组(n=10)、单纯诱导肠炎组(n=10)、空白对照组(n=10),DSS干预浓度为2.5%。干预期间,观察小鼠体重变化情况,腹泻、血便、死亡等发生率,各组小鼠活体肠道通透性差异,比较肠道长度及肠上皮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荧光定量PCR反应观察各组小鼠肠道中的炎症因子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肠道上皮中IL-23的表达。结果 MIMP腹腔注射组以及灌胃组小鼠整体情况较好,体重减轻程度轻,腹泻、便血及死亡发生率低;MIMP干预可显著改善肠道通透性(P<0.05),并降低肠道萎缩程度,同时降低小鼠肠道病理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可显著降低小鼠肠道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23p19、IL-17A、IL-12p40)的表达(P<0.05),并提高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P<0.05),免疫组化显示MIMP可显著降低小鼠肠上皮细胞中IL-23的表达水平。结论 MIMP腹腔注射及灌胃对IBD小鼠的炎症状态及肠道屏障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可显著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提高抑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尹明明沈通一秦环龙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小鼠炎症因子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分析被引量:43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选取便秘组和健康对照组共计20人,留取新鲜粪便样本,冰块运送至实验室并存放于-80度冰箱。采用16S r RNA测序技术检测V4区鉴定菌群。结果发现两组人群的菌群丰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便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肠道细菌组成在门和属水平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水平,便秘患者肠道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显著增加(Z=-3.10,P<0.05),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显著降低(Z=-2.42,P<0.05),在属水平发现20个菌属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probacillus(Z=-2.10,P<0.05)、Hungatella(Z=-2.31,P<0.05)、Holdemanella(Z=-2.32,P<0.05)、Anaerostipes(Z=-3.78,P<0.01)、Bacteroidales_S24-7_group_norank(Z=-2.15,P<0.05)、Bacteroides(Z=-3.78,P<0.01)、Blautia(Z=-3.78,P<0.05)、Collinsella(Z=-3.02,P<0.05)、Dorea(Z=-2.95,P<0.05)、[Eubacterium]_ruminantium_group(Z=-2.70,P<0.05)、Erysipelotrichaceae_UCG-003(Z=-3.10,P<0.05)、Ruminococcaceae_uncultured(Z=-2.50,P<0.05)、Parabacteroides(Z=-2.87,P<0.05)菌属在便秘患者的肠道中丰度明显增多,而Megasphaera(Z=-2.31,P<0.05)、Paraprevotella(Z=-2.94,P<0.05)、Prevotella_2(Z=-3.10,P<0.05)、Prevotella_9(Z=-3.68,P<0.01)、Enterococcus(Z=-2.27,P<0.05)、Catenibacterium(Z=-2.48,P<0.05)、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Z=-2.50,P<0.05)菌属在健康对照组的肠道中丰度明显增多。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的菌群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可能成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新策略。
黄林生高仁元严雪冰祝琦潘成尹明明李豪孔程张鹏沈通一秦环龙
关键词:便秘肠道菌群失调RRNA
谷氨酰胺对外科重症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贾震易杨俊沈通一高仁元尹明明王胜姜维余震秦环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