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延超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正颌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射频
  • 2篇射频热凝
  • 2篇射频热凝治疗
  • 2篇神经痛
  • 2篇热凝
  • 2篇热凝治疗
  • 2篇经痛
  • 2篇骨性
  • 1篇导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化腓骨
  • 1篇圆孔
  • 1篇正畸
  • 1篇正畸正颌联合...
  • 1篇正颌外科
  • 1篇入路

机构

  • 4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李延超
  • 3篇张力
  • 3篇华泽权
  • 2篇朱浩
  • 2篇朱辞名
  • 2篇张新凤
  • 1篇王帅
  • 1篇董智伟
  • 1篇鲍海宏
  • 1篇张晓东
  • 1篇薛聪聪
  • 1篇张斌

传媒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髁突对称性和位置的CBCT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手术前后髁突的位置变化和角度变化,本研究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行下颌骨双侧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il...
党海恬李延超张晓东
关键词:头影测量髁突位置
CBCT辅助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 通过分析锥形束CT辅助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在正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正颌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1例下颌骨骨性错(牙合)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术前、术后进行锥形束CT头影测量及三维重建,结合传统正颌外科术前设计,分析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在骨性错(牙合)治疗中的应用.结果 除1例患者外形欠满意外,其余患者的容貌及咬(牙合)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率达96.8%.结论 在行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前运用锥形束CT结合传统的正颌外科术前设计,可以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明显改善骨性错错(牙合)患者的容貌及咬(牙合)关系.
李延超党海恬朱辞名张力张斌华泽权
3D打印技术在提高80例应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精确度方面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提高80例应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精确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80例下颌骨病变患者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上模拟完成病变切除及腓骨移植修复重建,打印出重建后的实体模型及指导截骨和取骨塑形的数字化导板,并根据模型预弯制重建板。术后1周复查CT,再将患者的CT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比实际手术与模拟手术截除的下颌骨颊舌侧与腓骨内外侧的长度误差。结果实际手术截除颊侧下颌骨与模拟手术截除颊侧下颌骨误差(MB)为(0.99±1.06)mm;实际手术截除下颌骨舌侧与模拟手术截除下颌骨舌侧误差(ML)为(1.47±1.30)mm;实际手术截除腓骨内侧与模拟手术截除腓骨内侧误差(FM)为(1.41±0.97)mm;实际手术截除腓骨外侧与模拟手术截除腓骨外侧误差(FL)为(1.62±1.46)mm。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可获得较高的精度。
张新凤董智伟鲍海宏李延超张力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
经眶入路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关骨性解剖结构的测量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测量国人经眶入路相关骨性解剖结构的CBCT数据,为临床开展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10月间收治60例拍摄头面部CBCT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相关测量软件测量眶下入路解剖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侧眶下缘进针点到圆孔外口的距离:LAE=(46.59±0.15)mm(45.32±0.13mm),右侧距离:(47.13±0.13)mm(46.12±0.10mm);左侧圆孔外口到视神经外口的距离:LAB=(16.7±0.05)mm(16.3±0.06mm),右侧距离:17.1±0.04mm(16.4±0.03mm);左侧进针在垂直方向上的安全角度:α=15.54°±0.02°(15.10°±0.02°),右侧角度:16.12°±0.01°(15.59°±0.03°)。结论:熟悉有关骨性解剖结构相对位置为安全开展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第II支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李延超朱辞名汪雨轩朱浩张力王帅华泽权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骨性结构
经眶-圆孔入路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骨性解剖结构测量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测量弯针经眶-圆孔入路的相关骨性结构解剖数据,为临床安全开展此路径的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射频温控热凝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间50例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男女各25例),拍摄头面部三维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测量眶-圆孔入路的相关解剖结构,计算穿刺针弯针弧度、骨性进针深度、圆孔外口最下点至视神经孔外口最下点距离、穿刺方向与眶耳平面角度、与矢状面角度,垂直方向上安全穿刺角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异侧组内比较,右侧∠ABA_2均高于左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异侧组间比较,女右∠ABA_2高于男左,女右弧AC长度低于男左,男右弧AC长度、LCD、∠ABA_2、∠CAD高于女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同侧组间比较,男左、右弧AC长度、∠CAD分别高于女左、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弯针经眶-圆孔入路避免了因直针入路方式角度的局限性,且根据Mimics软件测量数据,为临床安全开展CT引导下弯针经眶-圆孔入路提供解剖参考。
汪雨宣朱浩张新凤李延超薛聪聪华泽权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弯针MIMICS软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