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球蛋白
  • 2篇细胞
  • 2篇细针
  • 2篇细针穿刺
  • 2篇淋巴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球蛋白
  • 2篇穿刺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多形核
  • 1篇与门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底静...
  • 1篇破裂出血
  • 1篇曲张
  • 1篇自发性腹膜炎
  • 1篇胃底
  • 1篇胃底静脉曲张

机构

  • 4篇冀中能源峰峰...

作者

  • 4篇张浩
  • 4篇程丽萍
  • 2篇张学东
  • 2篇高全成
  • 2篇巩有方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液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值与甲状腺癌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甲状腺癌淋巴结肿大及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8例,术前超声疑为转移的淋巴结113枚,并行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用罗氏ELECSYS2010免疫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TG含量,并与手术切除该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阳性的淋巴结有85枚,其TG测定值为(15 513.19±6022.42)μg/L,而病理组织学阴性的淋巴结有28枚,其TG测定值为(0.18±0.32)μg/L.病理组织学阳性淋巴结的TG测定值明显高于病理组织学阴性淋巴结(t=23.74,P<0.01).而根据TG测定值判定淋巴结阳性87枚,阴性26枚.TG诊断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的灵敏度为100.0%(85/85),特异度为92.9%(26/28).结论 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液TG测定对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张浩张学东程丽萍巩有方
关键词:淋巴结甲状腺球蛋白穿刺术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FNAB-TG测定与FNAB细胞学检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超声导引下细针活检抽吸液的甲状腺球蛋白测定(US-FNAB-TG)和细胞学检查对于甲状腺癌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对比研究。方法: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肿大及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肿大的58例患者共行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US-FNA)226次(2次/每部位),用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测定抽吸组织溶液中的甲状腺球蛋白(TG)含量及涂片细胞学检查,随后手术切除该淋巴结行病理学诊断,然后对比分析。结果:组织学淋巴结转移组的FNAB-TG浓度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1),根据TG浓度判定的87个阳性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有2个未见癌组织转移,26个TG阴性的淋巴结组织学未见癌组织转移。该方法诊断颈部的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准确性为100%(85/85)、特异性为92.9%(26/28),而细胞学检查仅有62个符合组织学诊断。FNAB-TG敏感性显著高于FNAB细胞学检查,P<0.05。结论:FNAB-TG评价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较FNAB细胞学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
张浩张学东程丽萍巩有方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细针穿刺
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共105例,检测其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总胆红素、血清清蛋白浓度,并对患者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测定门静脉宽度,腹水清蛋白浓度,计算SAAG,随访1-5年。构建SAAG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大截点值。结果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APTT、SAAG是出血的危险因素,APTT、SAAG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SAAG的最大截点值为18.5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66.1%。结论 SAAG可作为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生化指标。
程丽萍张浩高全成
关键词:腹水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白细胞酯酶检测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酯酶检测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195例,其中自发性腹膜炎患者87例,腹腔积液患者108例,对两组患者腹腔积液进行白细胞酯酶及多形核白细胞计数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进行比较,并对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行血培养及腹腔积液细菌培养.结果 白细胞酯酶测定及腹腔积液多形核白细胞计数在诊断自发性腹膜炎的灵敏度[88.50% (77/87)与67.81% (59/87)]和准确率[92.82%(181/195)与83.59% (163/19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46、24.132,P均<0.001),在特异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x2=0.000,P=1.000).另外,腹腔积液的细菌培养结果表明致病菌多源于肠道菌群.结论 白细胞酯酶法是一项诊断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良好指标.
程丽萍张浩高全成
关键词:白细胞酯酶自发性腹膜炎腹腔积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