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蓉

作品数:63 被引量:401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会议论文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0篇通心络
  • 28篇动脉
  • 28篇动脉粥样硬化
  • 25篇细胞
  • 21篇内皮
  • 20篇血管
  • 18篇内皮细胞
  • 13篇血管内皮
  • 13篇血管内皮细胞
  • 13篇脉络学说
  • 11篇蛋白
  • 11篇胶囊
  • 9篇低密度脂蛋白
  • 9篇氧化低密度脂...
  • 9篇脂蛋白
  • 9篇巨噬细胞
  • 7篇单核
  • 7篇通络
  • 7篇极化
  • 6篇单核细胞

机构

  • 60篇河北医科大学
  • 1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2篇泰安市中医医...
  • 6篇石家庄以岭药...
  • 6篇河北以岭医院
  • 3篇河北省中医院
  • 3篇石家庄市第二...

作者

  • 63篇李红蓉
  • 13篇位庚
  • 11篇贾振华
  • 9篇孙颖
  • 8篇刘红利
  • 8篇常丽萍
  • 7篇尹玉洁
  • 5篇魏聪
  • 5篇郭勇英
  • 5篇常成成
  • 4篇常丽萍
  • 3篇吴以岭
  • 2篇王宏涛
  • 2篇李创
  • 2篇刘玉金
  • 1篇房会文
  • 1篇张军芳
  • 1篇王宏涛
  • 1篇梁俊清
  • 1篇高怀林

传媒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5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1篇2018
  • 10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络学说指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探讨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从多方面损伤血管内皮并进一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液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归属于中医"脂浊"范畴,可以导致胸痹心痛、心悸、心水、中风等脉络病变。脉络学说主张从络气...
李红蓉秘红英赵齐飞任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脉络瘀阻
文献传递
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辨治规律的数据挖掘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辨治规律。方法围绕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症、法、方、药等多种要素,应用贝叶斯网络、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综合性数据分析方法,客观揭示脉络学说指导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临床辨治规律。结果贝叶斯网络提取的与络气虚滞证因果关系较强的症状为心胸隐痛、神疲乏力、脉沉细、心悸懒言、舌有齿痕等;利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络气虚滞证的症状及药物,结果显示,心胸隐痛、胸闷气短症状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7.41%、6.79%,药物频率较高的为西洋参、赤芍等,分别为5.83%、5.59%;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炒酸枣仁-合欢花、麦冬-五味子、茯苓-泽泻等有意义的聚类组合;运用描述性分析总结常用药对的药物剂量,其中西洋参-生黄芪常用剂量为12 g∶30 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了高频药对与症候群之间的关联强度,并且所有组合的关联度均在0.4以上。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进一步阐明以脉络学说指导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组方用药规律及"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
秘红英魏聪李红蓉吴以岭
关键词:脉络学说络气虚滞频数分析数据挖掘
通心络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起始环节之一。文中旨在观察通心络对ox-LDL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
李红蓉常成成郭勇英李辉欣王宏涛贾振华
关键词:通心络血管内皮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通络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与人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的黏附作用,以及通络药物(通心络超微粉溶液和人参皂苷Rb1)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ox-LDL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组和人参皂苷Rb1组。实验采用MTS比色法检测ox-LDL损伤的HUVEC的生存活性,用活细胞染色方法观察不同组HUVEC与THP-1细胞的黏附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HUVEC培养上清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s VCAM-1)、可溶性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E-选择素(E-selectin)的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VEC条件培养基培养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2(CCR2)、极迟抗原4(VLA-4)、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Mac-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00.00±1.31)%比较,模型组HUVEC生存活性降低为正常对照组的(75.57±1.02)%,通心络组和人参皂苷Rb1组HUVEC生存活性明显分别提高了(99.25±1.40)%、(99.48±2.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黏附于HUVEC的THP-1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和人参皂苷Rb1组黏附于HUVEC细胞的THP-1细胞数量减少。通心络组和人参皂苷Rb1组HUVEC细胞培养上清中MCP-1、sVCAM-1、sICAM-1、E-selectin的水平和THP-1细胞上相应受体CCR2、VLA-4、Mac-1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和人参皂苷Rb1能够保护HUVEC,减少ox-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趋化、黏附分子的分泌及单核细胞上相应受体的表达,从而抑制单核细胞向受损血管内皮的趋化黏附。
李红蓉位庚孙颖李辉欣梁俊清贾振华
关键词:通心络人参皂苷RB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单核细胞
养正消积胶囊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发现切实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是中西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养正消积胶囊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而成,在临床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李红蓉秘红英常丽萍
关键词:恶性肿瘤养正消积胶囊抗癌作用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通络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与人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的黏附作用,以及通络药物(通心络超微粉溶液和人参皂苷Rb1)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ox-LDL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
李红蓉位庚孙颖李辉欣梁俊清贾振华
关键词:通心络人参皂苷RB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单核细胞
通络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目的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与人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以下简称单核细胞)的黏附作用及通络药物(通心络超微粉溶液和人参皂苷Rb1)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ox-LDL建立...
李红蓉位庚孙颖李辉欣梁俊清贾振华
关键词:通心络人参皂苷RB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单核细胞
文献传递
巨噬细胞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巨噬细胞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PMA组、M2组、M1组、通心络组。采用PMA (5μg·L)分别联合IL-4 (100μg·L)、LPS (200μg·L)诱导...
李红蓉常丽萍秘红英刘玉金魏聪梁俊清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极化内皮细胞通心络
通心络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起始环节之一。文中旨在观察通心络对ox-LDL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
李红蓉常成成郭勇英李辉欣王宏涛贾振华
关键词:通心络血管内皮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中药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VEC)又称为内皮细胞,是介于血流和血管壁之间的一层扁平单核细胞。VEC受损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无再流、各种脑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等发病和病理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A...
位庚李红蓉常丽萍李创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