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振华

作品数:220 被引量:1,460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北以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59篇血管
  • 45篇动脉
  • 43篇通心络
  • 33篇脉络学说
  • 32篇内皮
  • 31篇慢性
  • 29篇中医
  • 28篇胶囊
  • 25篇动脉粥样硬化
  • 23篇营卫
  • 21篇通络
  • 20篇血管内皮
  • 19篇微血管
  • 18篇证候
  • 18篇细胞
  • 16篇络病
  • 14篇心力衰竭
  • 14篇衰竭
  • 13篇心肌
  • 12篇心病

机构

  • 128篇河北医科大学
  • 91篇河北以岭医院
  • 29篇河北中医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自...
  • 9篇石家庄以岭药...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山东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沧州中西医结...
  • 2篇泰安市中医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昌大学第四...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作者

  • 209篇贾振华
  • 43篇袁国强
  • 37篇吴以岭
  • 34篇魏聪
  • 27篇尹玉洁
  • 20篇吴相春
  • 19篇高怀林
  • 16篇常丽萍
  • 13篇西广成
  • 13篇张鑫月
  • 13篇刘玉金
  • 13篇陈静
  • 11篇李红蓉
  • 9篇陈建新
  • 8篇谷春华
  • 8篇位庚
  • 8篇孙永辉
  • 6篇张倩
  • 6篇李彦霞
  • 5篇刘红利

传媒

  • 15篇中医杂志
  • 14篇中国实验方剂...
  • 1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2篇疑难病杂志
  • 9篇第十届国际络...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8篇天津中医药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中国乡村医药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第二届中华医...

年份

  • 8篇2023
  • 9篇2022
  • 15篇2021
  • 11篇2020
  • 11篇2019
  • 18篇2018
  • 14篇2017
  • 20篇2016
  • 15篇2015
  • 22篇2014
  • 16篇2013
  • 1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20篇2007
  • 1篇2006
2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被引量:58
2019年
继承发展血脉理论,结合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特色,汲取主持承担的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系统构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脉络学说,把中医络病学学科的学术发展从"络病证治"推向"脉络学说"研究的历史新阶段。系统研究脉络病变发病规律、基本病机、临床证候及辨证治疗,提出脉络学说核心内容——营卫理论,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完善发展了中医血脉理论。深化发展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提出营卫交感和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以"孙络-微血管"为研究切入点,提出四类微观病理特征,证实通络保护"孙络-微血管"是治疗心、脑和(糖)肾重大疾病共性关键机制——保护微血管、改善血流灌注、保护组织细胞、改善脏器功能,通络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孙络-微血管"病变核心机制,提出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新策略。历经十余年,完成4项循证医学研究解决急性心梗无再流临床难题,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国际医学界难题提供新药物,填补窦缓伴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推动了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下的专科平台建设和学科学会发展,以及脉络病变辨证诊疗方法和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吴以岭贾振华常丽萍魏聪
关键词:脉络学说营卫理论脉络-血管系统病微血管病变
风邪与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阵发性房颤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其在发病形式、证候特征方面与风邪特性相似,且风邪是其重要致病因素。阵发性房颤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阐明风邪与阵发性房颤发生发展过程的相关性,对于指导其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张倩张倩旷湘楠尹玉洁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风邪
通心络防治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十余年发表的通心络防治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文章,显示了通心络不仅对血液具有治疗作用,而且时血管病变共性病理环节均具有显著干预作用,同时也可作用于血管病变基础上继发的心脑肾等脏腑组织病理变化,通心络的作用特点显示了复...
贾振华吴以岭
关键词:通心络血管病变络病理论干预作用组织病理
文献传递
通心络对缺氧预适应小鼠脑细胞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氧预适应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因子表达的变化以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br>  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预适应组(对照组)与通心络组2组,通心络组按1.52g生药·kg-1·d-1,...
吴相春来静李爱然贾振华王宏涛
关键词:中药治疗实验药理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下丘脑室旁核RAS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观察经侧脑室长期泵入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下丘脑室旁核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_1R)及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衰模型,造模4周后,经侧脑室插管连接微量注射泵,分别给予醇化芪苈强心溶液和阳性药氯沙坦,给药4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室旁核内AngⅡ含量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室旁核ACE、AT_1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owerLab多通道生理记录仪测定各组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下丘脑室旁核内AngⅡ、ACE、AT_1R表达水平及NE、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肾交感神经放电活性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组织形态改变,降低下丘脑室旁核AngⅡ、ACE、AT_1R及NE、NT-proBNP表达水平,降低肾交感神经放电活性。结论经侧脑室连接微量注射泵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可降低下丘脑室旁核内RAS系统的激活,降低肾交感神经的活性,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延缓心衰的进展。
马柳一尹玉洁张军芳刘焕贾振华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慢性心衰下丘脑室旁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钾通道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离子通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门控性等重要特征。钾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类型较多且分布较广的一类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多种亚型的钾通道〔1〕,与神经细胞的自律性、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有关,参与稳定静息电位,影响复极化及动作电位幅度、频率和突触传递等过程,其活性的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中枢钾离子通道与慢性心衰、癫痫、帕金森等疾病有关,并提出了"离子通道疾病"这一概念。
马柳一尹玉洁刘焕刘焕贾振华
关键词:钾通道慢性心衰癫痫帕金森
气络学说指导抗衰老研究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加剧,衰老和健康长寿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以气络学说为指导,提出"精是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的精气神理论,从"肾元亏虚,累及五脏,五脏所伤,穷必及肾"的整体观,提出中医衰老病机——"肾...
李红蓉魏聪贾振华集川原毛昕菁王丹东马坤黄丹吴以岭
关键词:衰老抗衰老承制调平老年性疾病
通心络超微粉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微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外膜微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颈动脉套管术联合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损伤的模型。将9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通心络高、中、...
刘美之贾振华魏聪王宏涛梁俊清张军芳肖维刚郎艳松吴以岭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外膜血管新生通心络
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0年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简称心梗后心衰)作为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以吴以岭教授创立的"脉络学说"为理论指导研制出的通心络胶囊作为通络代表方药,经研究证实,可改善心梗后心衰的心功能、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无复流现象,减慢心室重构的进程,延缓心梗后心衰的进展,显著降低心梗后心衰的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秘红英宋红霞李雅文张薇孙永辉谷会会张凤虹王淑敏崔静贾萌萌贾振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脉络学说通心络胶囊再灌注损伤心肌无复流
中医学应对疫病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概要回顾中医学关于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的相关记载,总结其对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特点的疫病病因、病机、传变及治疗的认识;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提出其属中医学"瘟疫"范畴,病位在肺,病因为感受"冬温之毒"...
贾振华李红蓉常丽萍魏聪
关键词:中医瘟疫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