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胜
- 作品数:22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被引量:1
- 2002年
- 温运昌邓伟胜张练宗
- 关键词: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症甲状腺功能亢进B超
- 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诊断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以获取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12例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出血性脑瘤卒中临床分型有:Ⅰ型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6例);Ⅱ型为原有脑瘤症状加重(3例);Ⅲ型为头部外伤后脑卒中(3例)。CT表现为出血征象与肿瘤征象共存。结论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出血或脑外伤出血;除详细询问病史外,细致的临床及CT检查是早期确诊的关键。
- 邓伟胜罗国辉余剑
- 关键词:临床分型CT诊断CT表现出血征象后脑卒中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在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在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早期帕金森患者25例记为研究组,另选除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同期检查者25例记为对照组,均采用PET/CT进行扫描诊断,比较各组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11C-CFT摄取值。结果对照组双侧基底节显示清楚,尾状核和壳核均匀分布,而研究组双侧壳核11C-CFT摄取少于对照组,其中发病对侧减少较多,而发病同侧相对较少,两组患者两侧尾状核摄取均没有显著减少。通过ROI分析,研究组双侧尾状核摄取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壳核和后壳核摄取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偏侧PD患者发病同侧、对侧和对照组双侧尾状核摄取值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后壳核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显像技术能够早期分辨出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中多巴胺(DA)转运体的不同分布,在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邓伟胜楼云龙苏中振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帕金森病
- 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10例,随访15个月,以支架植入段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23例)和对照组(8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动脉造影结果,分析其与颅内外动脉ISRS的关系。结果110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22枚,随访中23例(20.9%)出现ISRS,狭窄支架25枚(20.5%)。通过对可能与ISRS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脑梗死、2型糖尿病、支架直径、合并多处血管病变均为ISRS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脑梗死、2型糖尿病、支架直径及合并多处血管病变是可独立预测ISR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更加重视该类危险因素患者的术前评估、随访和复查。
- 邓伟胜徐昆明王弘
- 关键词: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再狭窄
-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析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检查的25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对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等位基因ADH2*1的频率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ADH2*2的频率分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史、糖尿病史、LDL-C、GG型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GG型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为脑梗死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 钟伟清邓伟胜丘为
- 关键词: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脑梗死
- 尿毒症性脑病41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起病的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结果尿毒症性脑病依起病方式分型有意识障碍型,精神障碍型,癫痫发作型,不自主运动型,视力骤降型等;影像学表现有脑萎缩,亦可有局部病灶。结论急性起病的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易延误诊治,影像学检查也为尿毒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提供了客观依据,亦可作为尿毒症性脑病的辅助检查常规手段。
- 邓伟胜黄喜文
- 关键词:尿毒症性脑病影像学检查
-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平均随访15个月,以支架植入段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3例)和对照组(7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动脉造影结果的差异,分析其与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通过对可能与ISRS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RS的危险因素有:2型糖尿病(OR=6.392,95%CI 1.361-30.032)、支架长度>13 mm(OR=1.799,95%CI 1.209-2.678)、椎动脉原始内径<3.5 mm(OR=0.069,95%CI 0.013-0.383)、椎动脉起始部变异(OR=7.369,95%CI 1.558-34.860)以及合并多处狭窄病变(OR=8.985,95%CI 1.339-60.290)。结论2型糖尿病、支架长度>13 mm、椎动脉原始内径<3.5 mm、椎动脉起始部变异及合并多处狭窄为预测ISR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更加重视这类危险因素患者的术前评估、随访和复查。
- 邓伟胜凌维汉王弘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支架植入术支架内再狭窄
-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帕金森病(PD)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5例原发性早期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除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同期检查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ET检查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比较两组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11)C-CFT摄取值。结果研究组双侧尾状核^(11)C-CFT摄取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7,P>0.05);前壳核和后壳核^(11)C-CFT摄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07、32.998,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双侧尾状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59、1.359、0,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前壳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25、26.226、5.528,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后壳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22、38.422、6.633,P<0.05)。结论 PET显像技术能够早期分辨出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中多巴胺(DA)转运体的不同分布,可帮助提高早期PD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 邓伟胜楼云龙苏中振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帕金森病
- 合并G6PD缺乏症的脑梗死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分析
- 目的 评估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脑梗死患者起病早期及二级预防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入组110例经基因...
- 陈艺聪张玉生梁志坚邓伟胜欧阳馥冰黄伟贤吴正懂蒋海红刘清华梁嘉辉陈永洪卢韬曾进胜
- 关键词:G6PD缺乏症脑梗死阿司匹林安全性溶血
- 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变化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治疗及脑梗死体积的变化。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辛伐他汀20mg/d口服,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15d为一疗程。一疗程后比较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脑梗死体积。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3.3%和43.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8.8%和66,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 辛伐他汀有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缩小脑梗死体积的作用。
- 邓伟胜俞万香廖艳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辛伐他汀梗死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