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层医院门诊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管理被引量:1
- 2017年
- 文章对心内科门诊口服华法林治疗的124例患者进行管理及监测INR,探讨基层医院门诊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的方法。结果显示:对门诊华法林抗凝患者进行固定专业门诊管理,比自然状态下的普通门诊,能提高华法林抗凝的依从性、达标率、降低严重的出血不良反应、减少血栓事件。
- 张宁徐丹蕾
- 关键词:华法林心内科抗凝治疗门诊管理
- N末端脑利钠肽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CHF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心血管事件组65例,非心血管事件组50例,将心血管事件组进一步分为死亡组(21例)与非死亡组(44例),比较不同组间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随着心功能下降,Nt-proBNP水平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血管事件组的Nt-proBNP基线水平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Nt-proBNP水平在死亡组高于非死亡组(P<0.01),Nt-proBNP与是否发生事件明显相关。结论老年CHF患者Nt-proBNP水平增高,且随着心功能下降递增;血浆Nt-proBNP是预测老年CHF患者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良好指标。
- 卢峰徐丹蕾林杨闯张宁
- 关键词:预后
-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LBBB)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其他并发症特点。方法对2007~2009年常规心电图发现为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4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心脏病变和冠脉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27例(57%),主诉胸痛或心绞痛16例,无心绞痛者11例。单支病变14例,双支病变8例,三支病变5例;(2)确诊高血压病者5例(11%),其中有胸痛者1例,无胸痛者5例,冠状动脉造影均正常;(3)扩张型心肌病6例(13%),其中有胸痛者2例,无胸痛者4例。无胸痛者中仅1例冠状动脉造影是右冠状动脉单支临界病变;(4)确诊瓣膜病2例(4%),均无胸痛,冠状动脉造影均正常;(5)孤立性LBBB,而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者7例(15%),其中有胸痛者2例,无胸痛者5例,冠状动脉造影均正常。结论 CLBBB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病,也可见于健康人。对于LBBB患者需结合高危因素进行全面临床分析,冠脉造影检查对明确LBBB是否并发冠心病是必要的。
- 张宁黄浙勇钱菊英葛均波
- 关键词:左束支传导阻滞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 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疗效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台州市立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给予对照组常规疗法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外加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变化、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9.3%与对照组62.5%比较显著提高(P<0.05);在血脂水平变化及生存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降低,6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给予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及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张宁徐丹蕾徐云根卢峰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高血脂
- 可乐定治疗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可乐定治疗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加服可乐定片(75μg/次,1次/8 h,1周后未达标,改为150μg/次,1次/8 h),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诊室坐位血压、心率,检测治疗前后动态血压(ABPM)、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尿常规。结果治疗后4周,诊室血压、ABPM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诊室坐位血压,总有效率89.4%;根据ABPM,总有效率为80.8%。治疗后可出现心率下降、口干、乏力、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但无需停药。结论可乐定对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副反应可接受。同时不影响代谢,安全性好。
- 徐云根张宁何义
- 关键词:诊室血压动态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