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敏
-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外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理性信仰的衰落及其成因被引量:2
- 2002年
- 理性在现代性反思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批判 ,导致了理性信仰的衰落。始于康德的理性批判带来了理性的空前繁荣 ,并在黑格尔的建设性维护中走向了鼎盛。但正是理性的绝对化和僵化使得思想变成了概念的木乃伊 ,理性的形式化构成了理性信仰衰落的一个本体论维度。当然 ,理性信仰的衰落还有时代承受能力和文化旨趣变异等原因。
- 程志敏
- 关键词:形式化衰落
- 荷马史诗的文本形成过程被引量:4
- 2008年
- 荷马史诗最初在颂诗人之间口头流传,但在荷马时代可能就已经有写本了。荷马史诗传入雅典之后成为奥林匹亚赛会的助兴活动,也逐渐成为贵族子弟的教材,此时所留下的城邦抄本和私人抄本就成了亚历山大里亚学者编篡、增删的底本,经过此次大规模的校订,泽被万世的荷马史诗文本就成了。
- 程志敏
- 关键词:荷马史诗文本
- 现代性立场的困难——评加加林《早期希腊法律》
- 2006年
- 加加林坚持严格的法学立场,从现代的法律观念来看待古希腊早期法律,不承认西方法律源头处曾有过“不成文法”。这样一来,加加林就无法解释法律的渊源问题,对西方法律思想的认识也就有失偏颇。按照古希腊法律的最初面貌,而非今天的立场,来研究思想史,也许才是解决这种困难的最好办法。
- 程志敏
- 关键词:法律观念古希腊法律渊源
- 理性本源被引量:19
- 2001年
- 理性的命运喻示着文化的进渡。理性在近代的张扬和现代的式微 ,都是由于我们对理性的本源不够清明。从根本上说 ,理性的原初意义就是一种“洞见”和“观看” ,也就是古老的“理论” (theoria) ,或者说是theoria的别样表达 ;理性作为“直观”的“努斯” (nous) ,开拓了人类自我反省的机制。而理性作为“看”和“说”的“逻各斯” (logos) ,给人的存在以根基性的设定。归根结底 ,理性就是作为“光” ( phaos)或“启蒙” (enlightenment)的“智慧” 。
- 程志敏
- 关键词:努斯逻各斯
-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批判被引量:2
- 1999年
-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曾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其原因在于哲学的衰微和现实的动荡。解构主义文学以绝然的独立性和解构的方式打破传统的壁垒和文本经典的重负,从而达至广泛包容、多元并立的大文学观。但实际上它不过是代替理性崇拜的文学崇拜而已,在知识的权力论衡中应和着现实的沉积与吁求,并担负着意识形态的重任,拒绝着科学化的实证思潮。
- 程志敏
- 关键词:解构主义隐喻权力
- “本”、“真”之间的求索——一种思想经验的哲学反思被引量:1
- 2006年
- 从思想的一般经验来看,源初思想的本相有如柏拉图笔下的海神像一样,必定要经受各种遮蔽,因此“去蔽”就是获得其本相的基础工作。但本相还不是真相,我们还必须超越本相,去求取“真”。“真”已不再是简单的“去蔽”,而是对“遗忘”的抵抗,也就是持续不断地对神圣的回忆。
- 程志敏
- 关键词:真相去蔽回忆柏拉图
- 柏拉图“理想国”辨正被引量:3
- 2006年
- 思想史上长期把柏拉图看成乌托邦的鼻祖,理由就在于《理想国》中的“男女平等、共妻共产和哲人王”等主张。但仔细研究却发现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处在特殊的情景之中,以反讽的方式对当时流行的启蒙乌托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指导个人和社会的范式,不是人间生活的蓝图。
- 程志敏
-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鸟托邦范式
- 真理与修辞被引量:4
- 2006年
- 针对人们的思维习惯,古典作家往往采取非常高明的修辞手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中世纪哲学家阿尔法拉比告诉我们,对于古典作家的作品必须小心,其间或者大有深意,“阳挤而阴助”之中饱含“隐微学说”或“微言大义”。真理隐藏在字里行间,因此只有深入而细心的阅读才有望接近真理。修辞是真理的依托、外化形式和寄居地。
- 程志敏郑兴凤
- 关键词:真理修辞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如何解读柏拉图的著作
- 2010年
- 19世纪之后的柏拉图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但其解读路径大致可以寻从三条线索:一即批判哲学至古典唯心论一线,二为沃尔夫和伯克以来的历史考证语文学学派,三是施莱尔马赫、小施莱格尔的浪漫派解释学。本文的目的在于梳理19世纪至20世纪解释学领域对柏拉图的解读,通过对19世纪施菜尔马赫学派和赫尔曼学派之争的考察,以及20世纪的图宾根学派以及施特劳斯学派对柏拉图对话解读模式的探寻,以思考施特劳斯对“古今之争”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解思路,以更好认清现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危机及其解决方案。
- 方旭程志敏
- 关键词:统一论发展论古今之争
- 从“高贵的谎言”看哲人与城邦的关系——以柏拉图《理想国》为例被引量:9
- 2005年
- 柏拉图在讨论“正义”和“理想国”时 ,专门离题去讨论“谎言”,并认为有三种谎言 ,即真正的谎言、言辞中的谎言和高贵的谎言。高贵的谎言旨在利人利己 ,但因其微妙而利害参半 ,故需特别小心。在柏拉图看来 ,“高贵的谎言”之所以是正当的 ,就在于城邦与哲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冲突 :哲人与城邦趣味相异 ,而且哲人的彻底性或“神圣的疯狂”对城邦也有潜在的危害 ,如何充分利用哲学的教化功能 ,而又不至于为哲学的疯狂所伤害 ,就是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的主要课题。
- 程志敏
- 关键词:哲人柏拉图《理想国》古典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