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动态血压监测联合TCD观察缺血性脑梗死和TIA预后的研究
-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整个脑血管病发病率的75%,病死率平均达到10%~15%,且极易复发.自2010年以来,一项大型荟萃分析显示血压变异性(主要为血压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为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独...
- 李青
- 高血压与脑卒中发展史
- <正>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升高之趋势,而国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诊断率、控制率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世纪,研究者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人种的综合分析,发现高血压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可明显降低脑...
- 李青武剑
- 文献传递
- 动态血压监测联合TCD观察缺血性脑梗死和TIA预后的研究
-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整个脑血管病发病率的75%,病死率平均达到10%5%,且极易复发。自2010年以来,一项大型荟萃分析显示血压变异性(主要为血压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为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独立于...
- 李青
- 文献传递
- 动态血压监测联合TCD观察缺血性脑梗死和TIA预后的研究
-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整个脑血管病发病率的75%,病死率平均达到10%~15%,且极易复发。自2010年以来,一项大型荟萃分析显示血压变异性(主要为血压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为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青武剑
- 文献传递
-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临床个体化诊治脑血管病的应用
- 李潇颖刘晨昱宋晓微李青赵璟妍冯娟武剑
-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分布与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血管狭窄部位分布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的关系.方法 利用关键词系统检索截至2014年12月以来发表的相关中文及英文文献,目标人群为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和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例脑血管狭窄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上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利用RevMan5.2软件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经异质性检验后对计数资料分别进行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的计算,对计量资料进行均数差(MD)及95% CI的计算.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672例,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1 239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相比,前者高龄患者所占比例更小,合并OR(95%CI)值为0.48(0.28 ~0.80,P=0.005),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颅外组更小,合并MD(95% CI)值为-4.57(-8.22~-0.91,P=0.01).同时,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吸烟患者比例更高,合并OR (95% CI)值为0.08 (0.68 ~0.93,P=0.005),但单纯颅外狭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合并MD(95%CI)值分别为0.18(0.04 ~0.32,P=0.01)和0.13(0.01 ~0.25,P=0.03),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单纯颅内动脉狭窄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的比较,仅年龄及吸烟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危险因素未见明显差异.
- 武剑赵璟妍黄镪宋晓微李青
- 关键词:脑动脉疾病脑梗死颅内动脉硬化
- 一种新型探头式吹气压力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探头式吹气压力计,其包括手柄、连接管、压力表、吹嘴;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手柄与连接管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吹嘴与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手柄的一端,且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
- 邢英琦华扬李青
- 动态血压监测联合TCD与缺血性卒中、TIA预后关系的研究
- 李青武剑
- 关键词: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TCD缺血性脑卒中
- 新型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临床个体化诊治脑血管病方面的研究
- 血小板功能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均十分必要。而简单、便捷的新型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使得血小板功能检测在医院作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规检测方法成为可能,更有助于将该类检测方法应用于评估和治疗脑...
- 李潇颖刘晨昱宋晓微李青赵璟妍冯娟武剑
- 高血压与脑卒中发展史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升高之趋势,而国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诊断率、控制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世纪,研究者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人种的综合分析,发现高血压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21世纪,研究者将目光转向诊室外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研究发现不同时间段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有所不同,以夜间血压的影响较大,而家庭血压监测则可更全面、真实地提供长期血压变化;未来,将通过对血压的全面监测与治疗,以遏制目前脑卒中"井喷"之景。
- 李青武剑
- 关键词:卒中高血压医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