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莹莹

作品数:7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急性呼吸
  • 3篇肺炎
  • 2篇氧合
  • 2篇衰竭
  • 2篇体外膜肺氧合
  • 2篇综合征
  • 2篇外膜
  • 2篇囊虫
  • 2篇囊虫性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功
  • 2篇呼吸功能不全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呼吸衰竭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急性呼吸衰竭
  • 2篇肺囊虫
  • 2篇肺囊虫性

机构

  • 7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冯莹莹
  • 5篇詹庆元
  • 5篇李敏
  • 3篇易丽
  • 3篇黄絮
  • 2篇夏金根
  • 2篇田野
  • 1篇冯靖
  • 1篇吴丽娟
  • 1篇吴小静
  • 1篇顾思超
  • 1篇周国武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孢子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肺孢子菌肺炎(PCP)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2010—2015年41例结缔组织病PCP合并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搜集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药物治疗、并发症以及住院死亡等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死亡高危因素。结果41例患者住院病死率为75.6%(31/41),入ICU时氧合指数中位数为120(55~180)mmHg(1 mmHg=0.133 kPa)。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90.2%,37/41)、发热(87.8%,36/41)和干咳(65.9%,30/41)。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和侵袭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比例分别为58.5%(24/41)和17.1%(7/41)。病死组年龄为(58±15)岁,高于存活组的(39±17)岁(t=3.018, P=0.002);病死组入ICU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为19±5,高于存活组的15±6(t=2.528, P=0.019);病死组气压伤发生率(12/31)高于存活组(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3,P=0.021),病死组入ICU时氧合指数(116±49)低于存活组(17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P=0.007)。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入ICU时氧合指数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4, 95% CI为1.002~1.006,P=0.048)。结论结缔组织病患者PCP合并ARF后病死率高,入ICU时低氧合指数和发生气压伤是死亡的高危因素。
黄絮翁利易丽李敏冯莹莹田野夏金根詹庆元杜斌
关键词:结缔组织疾病肺炎肺囊虫性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危重症患者行肺组织活检操作的专家意见被引量:3
2022年
急性呼吸衰竭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常见的呼吸危重症,病因复杂,有时采用常规手段很难获得病因诊断。肺组织活检技术对于不明原因呼吸衰竭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潜在临床应用价值,而国内目前开展较少。本文基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三种活检手段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大量临床经验,着重介绍适应证与禁忌证的把握、根据不同活检方式的优缺点与患者肺内病灶的特点进行综合选择、不同呼吸支持方式下肺活检技术的操作要点,介入操作场景的选择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旨在推广相关肺活检手段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危重症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工作委员会詹庆元李强冯莹莹周国武吴晓东冯靖
关键词:危重症肺活检
体外膜肺氧合的抗凝与监测被引量:4
2015年
肝素是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时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抗凝不足或抗凝过度均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并且有导致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合并血栓形成的可能。因此,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时抗凝的监测以一《及选择其他替代抗凝药物甚为重要。
冯莹莹李敏詹庆元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抗凝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被引量:7
2016年
ARDS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危重症,2012年柏林标准[1]定义为临床发病或呼吸系统症状新发或加重后1周内出现双肺致密影,无法用胸腔积液、肺叶/肺不张或结节解释,也无法用心力衰竭或体液过负荷(需要客观评估来除外静水压升高引起的肺水肿)来完全解释的呼吸衰竭,其氧合指数(PaO2/FiO2)不超过300 mmHg(1 mmHg =0.133 kPa),且呼气末正压或持续气道正压≥5 cmH2O(1 cmH2O=0.098 kPa).这一定义分别从发病时间、胸部影像学、引起肺水肿的原因和氧合状态4个方面对ARDS重新进行了定义,并基于氧合指数对ARDS的严重程度进行了轻、中、重度分级,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病死率直接相关[2],重度ARDS病死率甚至高达45%[1].机械通气是改善ARDS氧合状态的主要手段之一,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提出小潮气量、限制平台压的通气策略可以降低病死率[3],目前这种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另一主要通气参数——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的选择却仍存在争议.
詹庆元冯莹莹
肺奴卡菌病合并曲霉感染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总结肺奴卡菌病合并曲霉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3例肺奴卡菌病合并曲霉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奴卡菌"、"曲霉"组合为检索词,通过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均未检索到相关文献。以"nocardiosis"及"aspergillosis"在Pub Med数据库检索到国外文献9篇,均为个案报道。结果本院3例患者均通过病原学检测明确为肺奴卡菌病,同时符合肺曲霉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2例病原学结果为烟曲霉,1例病原学未检测到曲霉,但血清和肺泡灌洗液GM试验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肺奴卡菌病合并曲霉感染易发生于免疫抑制患者,病原学检测对于诊断十分关键。
吴小静黄絮冯莹莹顾思超李敏
关键词:肺奴卡菌病侵袭性肺曲霉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免疫缺陷
非HIV免疫抑制患者肺孢子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免疫抑制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CP)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ICU)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非HIV发生PCP且合并ARF的92例患者。搜集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药物治疗、并发症、住院死亡等相关指标,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患者在感染PCP之前均存在明确的免疫抑制,基础疾病以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主(69.6%,64/92);均经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姬姆萨染色或PCP-PCR检测阳性确诊。发生PCP后均合并了ARF,入ICU时氧合指数为(139.6±65.4)mmHg。入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为(19±5)分,影像学表现以弥漫的双肺磨玻璃影为主(94.6%,87/92)。所有患者均使用了复方磺胺甲唑片治疗,仅3.3%(3/92)患者未使用激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和曲霉菌感染的比例分别为57.6%(53/92)和21.7%(20/92)。住院期间有创通气患者比例90%(81/90)。入ICU时使用无创通气比例为22%(18/82),但其中83.3%(15/18)患者无创通气失败转为有创通气。中位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分别为17 d和11 d,住院病死率为76.1%(70/92)。结论非HIV免疫抑制患者感染PCP合并ARF的基础疾病以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主,症状较重,混合感染常见,病死率较高。
黄絮翁利易丽李敏冯莹莹田野夏金根詹庆元杜斌
关键词:免疫耐受肺炎肺囊虫性呼吸功能不全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因素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分析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治疗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4年4月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所有接受VV-ECMO治疗的重症肺炎所致肺源性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统一表格,记录患者一般资料、ECMO前一般情况、ECMO治疗效果、机械通气及ECMO辅助并发症等。根据VV—ECMO治疗后28d的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接受VV-ECMO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VV—ECMO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共25例接受VV—ECMO治疗的肺源性ARDS患者人选,其中存活组14例,死亡组11例。存活组患者免疫功能不全的比例低于死亡组(7.1%比45.5%,P=0.026)。接受VV.ECMO治疗前,存活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短于死亡组[25(7,48)比48(21,120)h,P=0.048],且Murray评分较低[3.5(3.3,4.0)比4.0(3.9,4.0),P=0.020]。在VV-ECMO治疗过程中,存活组使用VV-ECMO的时间短于死亡组[7.0(5.0,9.0)比13.0(7.8,26.0)d,P=0.030],发生凝血障碍及循环衰竭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死亡组(0%比36.4%,21.4%比63.6%,均P〈0.05)。此外,治疗期间“清醒ECMO”共5例,全部在存活组。结论免疫功能不全、VV—ECMO治疗前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肺部Murray评分,是影响VV-ECMO治疗重症肺炎所致肺源性ARDS预后的重要因素。
李敏易丽黄絮冯莹莹顾思起吴丽娟詹庆元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作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