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海龙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动脉瘤
  • 4篇主动脉
  • 4篇主动脉瘤
  • 4篇腹主动脉
  • 4篇腹主动脉瘤
  • 3篇腔内
  • 2篇修补术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外科
  • 2篇腔内修复
  • 2篇疝修补
  • 2篇疝修补术
  • 2篇外科
  • 2篇静脉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动脉假性动脉...
  • 1篇毒品注射
  • 1篇修复术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0篇罗海龙
  • 4篇赵纪春
  • 4篇孙建明
  • 4篇祁小桐
  • 4篇汪海洋
  • 3篇杨轶
  • 3篇袁丁
  • 3篇唐博
  • 3篇付健
  • 2篇吴洲鹏
  • 2篇曾国军
  • 2篇陈以宽
  • 2篇熊飞
  • 2篇黄斌
  • 2篇罗晗
  • 1篇马玉奎
  • 1篇刘一人
  • 1篇杜晓炯
  • 1篇罗文军

传媒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杂下腔静脉Ⅲ型平滑肌肉瘤1例
2017年
患者,女性,45岁。因"双下肢肿痛伴腹胀20天"于2016年1月10日入院。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显著凹陷性肿胀,双下肢及腹壁浅静脉迂曲扩张。本院腹部彩超:肝肿大伴淤血,胆囊壁增厚,下腔静脉内低回声团块(血栓?),其内带状高回声,腹腔中-大量积液。术前诊断:布加综合征伴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罗海龙唐博孙建明陈以宽罗文军付健祁小桐
关键词:下腔静脉腹壁浅静脉平滑肌肉瘤股静脉穿刺腹部彩超
自固定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对自固定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应用自固定补片的465例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开放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213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患者201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患者51例,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各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的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切口感染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放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的出血量、血清肿发生率、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腹腔镜手术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两种腹腔镜手术还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腹股沟疝都是安全、可靠的,对不同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疝类型、是否复发、经济状况等情况进行合理而个体化治疗。
付健唐博孙建明陈以宽祁小桐罗海龙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
破裂腹主动脉瘤开放与腔内修复手术治疗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与开放手术(open surgical repair,OS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13年12月救治的71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早期(术后30d)资料,对比OSR和EVAR治疗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率。结果OSR组有59例患者,EVAR组有12例患者。EVAR组年龄高于OSR组[(68±7)岁与(57±11)岁,t=-3.069,P=0.03];EVAR组COPD比率较OSR组高(58.3%与23.7%,χ^2=5.733,P=0.017)。EVAR组手术时间较OSR组短[(138±20)min与(258±66)min,t=-11.527,P〈0.001];术中出血EVAR组低于OSR组[(130±43)ml与(2295±425)ml,t=-17.529,P〈0.001];EVAR组术中无输血,OSR组术中输血59例,χ^2=64.058,P〈0.001;ICU驻留时间,呼吸机带机时间,术后禁食时间等EVAR组短于OSR组。EVAR组术后早期期死亡3例,OSR组死亡13例,30d死亡率无明显差异(25.0%与22.0%,χ^2=0.000,P=1.000),术后严重并发症率EVAR与OS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与32.2%,χ^2==0.111,P=0.739)。结论早期诊断、紧急的手术治疗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提高破裂腹主动脉瘤救治率的关键。
罗海龙赵纪春黄斌袁丁杨轶曾国军熊飞吴洲鹏王铁皓杜晓炯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外科手术血管成形术
腹腔镜联合负压引流治疗Ⅰ型巨大腹股沟阴囊疝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负压引流治疗Ⅰ型巨大腹股沟阴囊疝(GIS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TAPP手术联合负压引流治疗的37例Ⅰ型GIS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中疝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结果37例Ⅰ型GISH患者均顺利完成TAPP手术,术中经阴囊途径于腹膜前间隙留置负压引流管,所有患者无新增辅助穿刺孔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7.3±21.8)min,疝环大小(48.6±11.5)mm,术中出血量(31.9±17.3)ml,术后引流时间(7.2±2.3)d,引流量(820.8±138.2)ml,术中无腹腔脏器副损伤。术后3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1例为术中损伤腹壁下动脉,1例为术后症状性血清肿,1例为脐部穿刺点感染。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13.7个月,无疝复发或补片感染病例。结论TAPP联合负压引流是一种微创治疗Ⅰ型GISH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但还需要前瞻性、大样本、长期随访结果予以证实。
杨蕾罗海龙祁小桐张灏龙汪海洋唐博
关键词:阴囊疝腹腔镜疝修补术负压引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治疗进展被引量:22
2020年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重要诱因,已在国内外学者中达成共识,血管腔内治疗较传统治疗能降低患者住院周期、减少并发症、改善就医体验。目前下肢血栓减容的方式主要包括导管溶栓(CDT)、机械性血栓清除技术(PMT),根据髂静脉狭窄具体情况植入支架。本文就下肢DVT合并IVCS的腔内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张豪汪海洋罗海龙孙建明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治疗
毒品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疗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社会吸毒人群的增长,毒品注射已成为继医源性、外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主要病因,其诊疗方案的选择尚没有相关指南及统一的专家共识,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就有关毒品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国内外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何瑶汪海洋罗海龙孙建明
关键词:吸毒人员静脉注射吸毒
BOPPPS教学模型在血管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模型在血管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中单月的实习生共18人为试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型教学查房。双月实习生共1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试验组将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小结6个模块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查房,效果评价包括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问卷调查试验组的实习生是否对教学查房满意以及个人收获。结果:试验组平均出科考试成绩为(90.11±2.84)分;对照组平均出科考试成绩为(86±3.27)分。试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4%,个人收获大的比率为83%。结论:在血管外科教学查房中,应用BOPPPS模型教学查房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付健汪海洋刘凡运祁小桐罗海龙
关键词:教学查房参与式学习
主髂动脉一体化支架及股股动脉搭桥技术修复合并巨大腹主动脉瘤的肾移植术后患者一例
2016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72岁。因发现“腹主巨大动脉瘤3个月”,于2013年12月7日入院。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肾小球肾炎最终进展为肾功能衰竭,患者于7年前接受尸肾移植,肾动静脉分别吻合于右侧髂外动脉中分。患者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CT血管造影(CTA)显示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93 mm,且有大量附壁血栓。右髂总动脉内径14 mm,
罗海龙赵纪春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肾移植术后
汉防己甲素抑制大鼠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实验研究
杨轶赵纪春罗海龙罗晗袁丁熊飞黄赋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两种髂内动脉封堵方法的中远期随访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腔内主动脉修复术(EVAR)术中使用弹簧圈栓塞与不使用弹簧圈栓塞封堵髂内动脉后缺血并发症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接受EVAR手术并封堵髂内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封堵髂内动脉是否使用弹簧圈栓塞将患者分为A组(不使用弹簧圈栓塞)和B组(使用弹簧圈栓塞)。随访时间为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结果研究共纳入137例患者,平均年龄71.6岁,124例为男性患者。其中A组74例,B组63例。术后30d死亡率为0.73%(1/137)。中远期随访结果显示,A、B组均未出现盆腔及脊髓缺血症状。缺血病例均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9例(A组3例,B组6例),其中下肢缺血5例(A组2例,B组3例),臀肌酸痛5例(A组1例,B组4例),臀肌皮肤坏死1例(A组0例,B组1例)。支架堵塞5例(A组1例,B组4例)。两组间缺血、支架堵塞随访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1,P=0.180)。进一步分析显示,B组患者单侧栓塞和双侧栓塞虽然在随访结果上无明显差别,但双侧栓塞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P<0.001),甚至其中1例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皮肤和臀肌的坏死。结论在EVAR术中封堵髂内动脉时使用弹簧圈栓塞与不使用弹簧圈栓塞的缺血并发症长期随访结果上无明显差别。
罗晗赵纪春马玉奎黄斌杨轶袁丁曾国军吴洲鹏陈熹阳王铁皓罗海龙刘一人
关键词:长期随访髂内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