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小桐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复杂下腔静脉Ⅲ型平滑肌肉瘤1例
- 2017年
- 患者,女性,45岁。因"双下肢肿痛伴腹胀20天"于2016年1月10日入院。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显著凹陷性肿胀,双下肢及腹壁浅静脉迂曲扩张。本院腹部彩超:肝肿大伴淤血,胆囊壁增厚,下腔静脉内低回声团块(血栓?),其内带状高回声,腹腔中-大量积液。术前诊断:布加综合征伴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 罗海龙唐博孙建明陈以宽罗文军付健祁小桐
- 关键词:下腔静脉腹壁浅静脉平滑肌肉瘤股静脉穿刺腹部彩超
- 自固定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对自固定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应用自固定补片的465例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开放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213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患者201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患者51例,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各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的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切口感染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放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的出血量、血清肿发生率、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腹腔镜手术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两种腹腔镜手术还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腹股沟疝都是安全、可靠的,对不同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疝类型、是否复发、经济状况等情况进行合理而个体化治疗。
- 付健唐博孙建明陈以宽祁小桐罗海龙
-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
- BOPPPS教学模型在血管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模型在血管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中单月的实习生共18人为试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型教学查房。双月实习生共1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试验组将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小结6个模块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查房,效果评价包括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问卷调查试验组的实习生是否对教学查房满意以及个人收获。结果:试验组平均出科考试成绩为(90.11±2.84)分;对照组平均出科考试成绩为(86±3.27)分。试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4%,个人收获大的比率为83%。结论:在血管外科教学查房中,应用BOPPPS模型教学查房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 付健汪海洋刘凡运祁小桐罗海龙
- 关键词:教学查房参与式学习
- 腹腔镜联合负压引流治疗Ⅰ型巨大腹股沟阴囊疝疗效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负压引流治疗Ⅰ型巨大腹股沟阴囊疝(GIS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TAPP手术联合负压引流治疗的37例Ⅰ型GIS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中疝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结果37例Ⅰ型GISH患者均顺利完成TAPP手术,术中经阴囊途径于腹膜前间隙留置负压引流管,所有患者无新增辅助穿刺孔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7.3±21.8)min,疝环大小(48.6±11.5)mm,术中出血量(31.9±17.3)ml,术后引流时间(7.2±2.3)d,引流量(820.8±138.2)ml,术中无腹腔脏器副损伤。术后3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1例为术中损伤腹壁下动脉,1例为术后症状性血清肿,1例为脐部穿刺点感染。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13.7个月,无疝复发或补片感染病例。结论TAPP联合负压引流是一种微创治疗Ⅰ型GISH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但还需要前瞻性、大样本、长期随访结果予以证实。
- 杨蕾罗海龙祁小桐张灏龙汪海洋唐博
- 关键词:阴囊疝腹腔镜疝修补术负压引流
- 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伴与不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评估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伴与不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并经血管腔内治疗的148例IVC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DVT,分为非血栓性IVCS(NIVCS组,n=81)、血栓性IVCS(TIVCS组,n=67)。术后随访患肢症状改善情况及髂静脉通畅性。结果 148例患者中4例接受单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141例接受PTA+支架植入术,3例手术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7.97%(145/1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6%(14/1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NIVCS组63例术后3~6个月接受二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均获成功。术后NIVCS组、TIVCS组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腔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3%、94.03%(P=0.410)、髂静脉通畅率分别为96.30%、91.04%(P=0.316)。平均随访15.6(6~30)个月,TIVCS组有2例DVT复发,NIVCS组无静脉曲张复发;NIVCS组、TIVCS组患者腔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59%、90.90%(P=0.465),但NIVCS组髂静脉通畅率明显高于TIVCS组(92.65%对80.00%,P=0.038)。结论腔内治疗IVCS患者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血栓性IVCS患者腔内治疗的中远期髂静脉通畅率低于非血栓性IVCS患者。
- 汪海洋孙建明陈以宽张骞祁小桐
- 关键词: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