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卓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导论
  • 1篇学成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成果
  • 1篇身份
  • 1篇生态女性
  • 1篇生态女性主义
  • 1篇视镜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主体
  • 1篇女性主体建构
  • 1篇女性主义
  • 1篇主体身份
  • 1篇文学伦理学
  • 1篇文学伦理学批...
  • 1篇无奈
  • 1篇误读
  • 1篇伦理
  • 1篇伦理价值

机构

  • 3篇杭州电子科技...

作者

  • 3篇李卓
  • 2篇蓝云春
  • 1篇陈许

传媒

  • 1篇中国出版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年份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态女性主义视镜中《紫颜色》女性主体建构
2015年
艾丽丝·沃克作为美国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笔锋着力于美国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压迫的形象。其小说《紫颜色》揭示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对黑人妇女求解放、求平等的积极意义。小说文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体现出黑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反映出黑人女性人物在父权与夫权制桎梏中的觉醒与抗争,以及寻求和建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的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追寻自我、建构自我的奋斗之路。
李卓陈许
关键词:主体身份生态女性主义《紫颜色》
《另两个》中爱丽丝被“误读”的无奈
2015年
《另两个》是伊迪丝·华顿最优秀短篇之一。短篇中爱丽丝在文本内外均被误读。文本内,尽管爱丽丝并未改变,但在只懂男权话语和金融话语的丈夫的"误读"下,她的形象却经历了由美丽的"天使"到可鄙的"破鞋"这一转变过程,备受侮辱;文本外,丈夫的不可靠视角被部分评论家"合法化",因此,她遭遇了被冠以"无情"、"肤浅"、"工于心计"的"戏子"的悲惨命运。爱丽丝在文学作品中的边缘地位体现了当时女性"他者"地位和身份缺失这一生存状况。依据接受理论的"接受屏幕"和"期待视野"分析爱丽丝被评论界进一步误读的原因,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是男权思想层层积淀和内化的体现。
蓝云春李卓
关键词:误读
呼唤文学伦理价值的理性回归——《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评析
2015年
长期以来,伦理缺场于我国文学批评界。为了纠正这一倾向,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首倡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是其10年来致力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所取得的里程碑式成果。该书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做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从理论建树和批评实践层面为呼唤文学伦理价值的理性回归作出了典范。该书已被列入“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并已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蓝云春李卓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价值导论社会科学成果国家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