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林

作品数:12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休克
  • 3篇休克患者
  • 3篇通气
  • 3篇脓毒
  • 3篇脓毒性
  • 3篇静脉
  • 2篇血氧饱和度
  • 2篇氧饱和度
  • 2篇预后
  • 2篇容量反应性
  • 2篇中心静脉
  • 2篇脉压
  • 2篇静脉血氧饱和...
  • 2篇后评
  • 2篇反应性
  • 2篇CV
  • 2篇变异度
  • 1篇心静脉压
  • 1篇序贯
  • 1篇血管

机构

  • 12篇重庆市第五人...

作者

  • 12篇刘亚林
  • 8篇邹帅
  • 7篇张婷
  • 4篇赵中林
  • 2篇张雪飞
  • 2篇王晓睿
  • 1篇袁智慧
  • 1篇丁洪艳
  • 1篇陈果
  • 1篇马文莲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v-a)CO2与血乳酸清除率联合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血乳酸清除率(LCR)联合监测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达标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P(cv-a)CO2含量分为P(cv-a)CO2〈6 mmHg组(A组)和〉6 mmHg组(B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T0)、6 h(T6)、12 h(T12)点各相关指标及临床特征。【结果】与T0时间点相比,两组患者在T6和T12时心率(HR)、动脉血乳酸(Lac)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压(CVP)显著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在T6和T12时间点HR、Lac均显著升高(P〈0.05),而LCR显著降低(P〈0.05)。复苏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较复苏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及6 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显著低于B组(P〈0.05),而6 h液体平衡量显著高于B组(P〈0.05)。P(cv-a)CO2、LCR及P(cv-a)CO2联合LCR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823和0.896,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cv-a)CO2与LCR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疗效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邹帅张婷陈钇然李灿罗怡婷刘亚林
无创正压通气在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慢阻肺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的急性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是慢阻肺患者医疗费用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中肺性脑病是导致AE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是由于Ⅱ型呼吸衰竭而导致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赵中林刘亚林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性脑病
机械通气中的肺保护策略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机械通气是ICU治疗重症患者的一个基本工具,也是全身麻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机械通气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发生。对已经患病的肺进行机械通气或对原本正常的肺机械通气时可能造成肺结构和功能的显著改变,为了区别这两种情况,引用两个词: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和呼吸机诱发肺损伤(VILI),VALI是指先前存在肺损伤的患者,由于与呼吸机相关的因素导致肺损伤加剧或恶化,
张雪飞刘亚林
关键词:机械通气肺保护
P(cv-a)CO_2评价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ressure(central venous-arterial)carbon dioxide,P(cv-a)CO2]评价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患者119例,根据P(cv-a)CO2水平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 mm Hg,60例)和对照组(≥6 mm Hg,59例),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液体平衡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药物应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乳酸清除率、心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肌酐、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对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效果具有重要的评价作用。
刘亚林张雪飞赵中林邹帅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成人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7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28 d生存情况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存活组和非存活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及生存情况患者的CRP和PCT水平,评估其预后判断价值。结果非存活组及脓毒性休克组CRP和PCT水平分别高于存活组及脓毒症组。在第1、2、3、5天,非存活组和存活组之间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3、5天,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之间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RP动力学(△CRP)及PCT动力学(△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和PCT对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
余娜李灿杨锦平陈钇然陈莹邹帅刘亚林张婷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预后脓毒症休克
PiCCO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中的指导作用被引量:66
2016年
目的针对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中的指导作用进行研究,为患者病情观察治疗方案制定的监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EGDT方案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O监测技术指导液体复苏;对两组患者的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6.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Fi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83.33%,对照组的复苏成功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达到早期复苏目标(EGDT)时间、液体复苏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水肿发生率和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水平、排尿量、ScvO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在PiCCO监测技术下,液体复苏效果较好,对患者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刘亚林邹帅赵中林王晓睿张婷陈钇然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
经鼻高流量吸氧与无创辅助通气治疗非肺源性ARDS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吸氧(HFO)与无创辅助通气(NPPV)治疗非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非肺源性ARDS患者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FO组(n=25)和NPPV组(n=25),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取HFO和N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氧合指标、住院情况及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均在治疗后15 min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PV组比较,HFO组患者辅助通气治疗时间短,ICU住院总费用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NPPV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非肺源性ARDS患者氧合水平,但相较于NPPV,HFO有利于避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减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陈钇然张婷邹帅刘亚林李灿余娜杨锦平陈莹
关键词:无创辅助通气
经潮气量挑战后的PPV和SVV对ARDS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潮气量从6 mL/kg增加到8 mL/kg预测体重(PBW)后的脉压变异度(PPV)和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及其变化值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该院重症监护室(ICU)的23例存在急性循环衰竭的ARDS患者,在潮气量6 mL/kg PBW、经潮气量挑战(潮气量瞬间增至8 mL/kg PBW)后1 min、潮气量再降至6 mL/kg PBW及给予容量负荷试验(FB)后分别记录PPV、SVV和心脏指数等指标。以潮气量再降至6 mL/kg PBW并给予FB后心脏指数增加(ΔCI)≥15%为容量反应性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潮气量从6 mL/kg增加到8 mL/kg PBW后的PPV和SVV及其变化值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23例患者共进行42次测量,其中24组测量结果为容量反应性阳性(R组),18组测量结果为容量反应性阴性(NR组)。潮气量从6 mL/kg增加到8 mL/kg PBW时PPV、SVV变化绝对值(ΔPPV_(6-8)、ΔSVV_(6-8))及百分比(%ΔPPV_(6-8)、%ΔSVV_(6-8))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ΔPPV_(6-8)、ΔSVV_(6-8)能预测ARDS患者的容量反应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分别为0.92(0.84~1.00)和0.90(0.81~0.9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5%和3.5%;潮气量为6 mL/kg PBW时的PPV、SVV、中心静脉压(CVP)不能有效预测ARDS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结论经潮气量挑战后的PPV或SVV变化值预测ARDS患者小潮气量通气时的容量反应性效能优于PPV和SVV。
余娜杨锦平刘亚林李灿
关键词:每搏输出量变异度
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与颅内压联合监测对重症监护病房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与颅内压联合监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为临床识别高危患者、判断患者预后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SjvO_(2)将50例患者分为SjvO_(2)正常组(16例)、SjvO_(2)升高组(12例)和SjvO_(2)降低组(22例)。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SjvO_(2)、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颈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_(2))、脑氧摄取率(CEO_(2))。分析SjvO_(2)与颅内压联合监测对预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相同时点SjvO_(2)正常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低于SjvO_(2)升高组和SjvO_(2)降低组、GCS评分高于SjvO_(2)升高组和SjvO_(2)降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相同时点SjvO_(2)降低组患者的AVDO_(2)和CEO_(2)水平均明显低于SjvO_(2)正常组;术后12、24 h及2 d SjvO_(2)升高组患者的AVDO_(2)和CEO_(2)水平高于SjvO_(2)正常组,随后迅速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jvO_(2)与颅内压联合监测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SjvO_(2)和颅内压单独监测(0.830比0.773、0.692,75.2%比70.5%、65.4%,83.3%比75.3%、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jvO_(2)与颅内压联合监测对ICU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邹帅陈果陈钇然张婷李灿袁智慧刘亚林
关键词:脑出血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颅内压预后评价
脉压变异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指导作用
2023年
目的 探讨脉压变异度(PPV)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及与容量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PPV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PPV、乳酸、CVP、6 h液体平衡量、肺水肿比例、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同时分析PPV、CVP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多时间点、组间多时间点MAP、HR、PaO_(2)/Fi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P、PaO_(2)/FiO_(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HR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MAP、PaO_(2)/Fi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组内多时间点、组间多时间点PPV、乳酸、C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PV、乳酸均显著降低(P<0.05),CVP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患者PPV、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V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PV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3,高于CVP的0.672,PPV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效能优于CVP(P<0.05)。两组预后情况比较,观察组6 h液体平衡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肺水肿比例、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V及CVP均能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PPV对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张婷李灿邹帅刘亚林杨锦平余娜陈莹陈钇然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容量反应性脓毒性休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