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秀英

作品数:9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服务业
  • 2篇财政
  • 1篇地方官
  • 1篇地方官员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动态演进
  • 1篇演进
  • 1篇要素禀赋
  • 1篇要素禀赋结构
  • 1篇预算约束
  • 1篇政府
  • 1篇支付
  • 1篇支付产业
  • 1篇知识
  • 1篇知识溢出
  • 1篇制度环境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城

机构

  • 9篇暨南大学

作者

  • 9篇陈秀英
  • 4篇刘胜
  • 3篇顾乃华
  • 1篇陶锋
  • 1篇刘凯

传媒

  • 2篇经济学家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产经评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知识溢出过程的区域创业体系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15年
对新经济周期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起重要推动力作用的知识型创业,具有创造性破坏的明显特征。由于知识溢出的本地化属性,知识型创业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分异现象。新知识生产速度决定区域内潜在创业机会,而由各种结构性和体制性障碍构成的"知识过滤器"又限制着创业机会的商业化开发。作为知识型创业一种特别类型的知识溢出创业是新知识从现有组织中溢出并实现商业化的过程,其中关键在于穿透"知识过滤器"。穿透过程依赖于特定空间情境中的知识溢出渠道,更依赖于潜在创业者的吸收能力。基于知识溢出过程构建区域创业体系模型,从理论上解释"知识溢出创业"活动的空间差异。根据隐性知识溢出的空间粘性,着重讨论空间集聚效应、社会网络效应、人力资本流动等三种知识溢出渠道对知识溢出创业过程的影响,同时论证了将扩展后的吸收能力纳入企业家群体构建维度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区域创业体系的三类核心驱动力,分析了不同情形下区域创业体系的演进动态。对策建议中提出应从全面强调扩大研发投入转向关注疏通知识溢出渠道,增强创业者知识吸引能力。
陶锋韦锦祥陈秀英
我国服务中间投入进口结构与行业增长效应被引量:5
2017年
笔者基于1995年~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服务中间投入进口的类别结构与分配结构进行了解构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对我国总体行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行业增长效应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95年~2011年,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占行业总投入的比重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健康教育和公共型服务中间投入的进口占比有了大幅的攀升,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中间投入的进口占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口服务中间投入以及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总体行业的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总体行业的产出效应比进口服务中间投入的产出效应更为显著,我国服务中间投入对行业产出增长存在明显的本地化效应;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对制造业的产出效应更为明显,而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服务业的产出效应更为突出。
刘胜陈秀英
关键词:服务业开放
全球价值链嵌入、要素禀赋结构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本文基于产品与功能双重嵌入结构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研究假说,并利用4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要素禀赋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全球价值链嵌入加深将会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且影响程度与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有关;第二,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向效应,会随着要素禀赋结构转换、资本积累进程的加深不断减弱;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不同技能类型的劳动者收入占比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收入占比的负向影响相对更小;第四,不同价值链嵌入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异质性的作用,服务嵌入结构较之于产品嵌入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向效应更弱。
刘胜顾乃华陈秀英
关键词:要素禀赋结构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本文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我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整体上有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并且,行业扩大开放、利润增长、保持适度的融资规模以及资本密集度增加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而行业过度竞争、国有化程度过高则阻碍了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进一步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相比半成品贸易为主的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零部件贸易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相比中高技术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低技术型行业价值链攀升的边际效应更为明显。鉴于此,我国应当顺应全球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做好顶层设计,并充分利用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诱发作用,推动我国制造业的价值链攀升和国际竞争力。
陈秀英
关键词:出口技术复杂度
制度环境、政策不连续性与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基于中国地方官员更替的视角被引量:36
2016年
本文基于地方官员更替视角,利用1999-2013年省级官员变更数据,实证检验了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克服政策不稳定性给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的抑制性作用相对更弱。(3)地方官员任期与服务业可持续增长有"U型"关系,表明在换届过渡期,短视性政策行为会诱发政策的不连续,引发企业不确定性预期,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产生负向影响。但随着任期延续,政策环境趋于稳定连续,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进而提升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能力。(4)晋升锦标赛可能加剧资源要素错误配置和扭曲服务业投资-消费结构,从而引致服务业增长的不可持续。
刘胜顾乃华陈秀英
关键词:制度环境
财税体制变迁、地方政府策略性行为与产业空心化被引量:7
2015年
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行政垄断造成了土地、资金要素配置扭曲,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经营城市"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优于"经营工业"的策略选择。产业要素配置扭曲通过拥挤效应、虹吸效应和循环因果效应,引发城市产业资本过快转移和过度产业空心化。为预防和治理产业空心化,需加强财税体制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同步成长。
刘凯陈秀英
关键词:财政分权产业空心化
财政约束、城市扩张与经济集聚密度、劳动生产率变动被引量:19
2015年
本文引入城市扩张、财政约束、逆向软预算约束等概念,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背景,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我国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空间、时间维度发生变动的原因。主要结论是:第一,城市非农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机制,以GDP密度衡量的经济集聚密度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在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和服务业生产消费可分离程度不断提高背景下,产业发展如果不突破低端价值链环节,以就业密度衡量的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可能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三,由于城市快速扩张抑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正效应,"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行为将反向作用于经济集聚密度;第四,在逆向软预算约束机制下,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是导致城市扩张的重要动因。
顾乃华陈秀英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财政约束逆向软预算约束
环境约束下中国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动态演进、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碳排放成为学术界关注重点,而城市群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提升其碳排放效率极为重要。本文基于2004-2016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DEA-GML指数模型对城市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与分解,并据此...
陈秀英
关键词: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动态演进环境约束
网络外部性下的网上支付产业竞争与创新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平台经济理论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研究了网络外部性下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间的竞争机制转变以及在新形势下其商业模式创新。认为:一方面,各支付平台间通过捆绑电子商务平台或其他增值服务,扩大其平台网络外部性,从而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加快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产业向垄断竞争性市场结构转变。另一方面,面对网络金融、移动支付以及电商平台纵向一体化等外在竞争压力,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重构价值网络、拓展新的商业模式以实现生存和盈利。
陈秀英刘胜
关键词:平台经济网络外部性商业模式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