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思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公民
  • 4篇混凝土
  • 3篇自愈合
  • 3篇固载
  • 2篇弹道
  • 2篇渗水
  • 2篇试件
  • 2篇水泥
  • 2篇水泥基
  • 2篇梯度材料
  • 2篇脲酶
  • 2篇铝带
  • 2篇教育
  • 2篇混凝土材料
  • 2篇混凝土试件
  • 2篇功能梯度
  • 2篇功能梯度材料
  • 2篇公共生活
  • 2篇公民素质
  • 2篇测评

机构

  • 13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陈思宇
  • 5篇陈捷
  • 5篇刘苗苗
  • 3篇张威
  • 3篇孙巍巍
  • 2篇程倩
  • 1篇刘晶
  • 1篇沙刚

传媒

  • 1篇晋阳学刊
  • 1篇领导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4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期公民道德耻感提升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耻感是人的一种评价性的感受,是行为主体对善的要求和对恶的抵制。转型期道德耻感缺失表现为:为获取功利性目标不择手段、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与同情心、炫耀心理与奢侈消费盛行等。从个体层面及社会层面分析耻感缺失的原因,揭示其社会警示意义,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就必须正确认知耻的内涵,激发耻感这一道德情感,促进公民道德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民的道德理性,落实道德价值与个人向善的特质。
陈思宇程倩
关键词:耻感公民道德核心价值观
论身份与角色二重化中的公民主体性及其重建被引量:3
2015年
在以自由、平等和民主等为价值基石的现代国家建构中,公民是一个有多重蕴意的政治概念,它既包含着个体层面的主体性内涵,又是民主国家的基本构成单元与公共权力的终极来源。公民依托其身份资格的获得与角色行为的扮演而存在。其中,公民身份是静态的存在形态,是政治与法律的规定;而公民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等均是以角色的形式出现的,两者既统一又不同。公民通过在行动中扮演角色而获得主体性。现代社会中工具化价值的过度扩张引发了公民主体性的异化,带来了公民主体性的衰落。因此,要重建公民的主体性,并探索出相应的实现路径,通过公民个体之自主性的获得与重建,促进公民在公共生活中的成长,最终成为完整的人。
陈思宇刘晶
关键词:公民身份主体性
一种骨仿生水泥基梯度弹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仿生水泥基梯度弹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具有矿化沉淀功能的脲酶菌为菌体冻干粉,对菌体冻干粉进行活化并培养;步骤二:选用载体,对固载层材料进行制备;步骤三:将固载层材料与水泥砂浆分层...
冯君孙溪晨陈捷刘陈心怡伊米兰卢思怡南毅飞刘苗苗陈思宇陈柄丞
文献传递
公共生活生发中的公民素质研究
在西方个人主义泛滥和福利社会负面效应的显现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全球化时代民主社会的稳定发展,仅仅依靠制度与法律的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公民的素质与力量。公民素质决定了公民是否能够履行自身在公共生活中所承担的各种公共...
陈思宇
关键词:公民素质思想政治教育
混凝土渗水性测评用混凝土试件、测评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渗水性测评用混凝土试件、测评装置及测试方法混凝土试件呈长方体,中央位置有沿长边方向的孔洞,孔洞一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胶密封,混凝土试件由三点弯实验制造裂纹,裂纹两侧用铝带密封;测评装置包括塑料管、水管...
冯君孙溪晨陈柄丞丁初帆孙巍巍水维佳王娅玲陈思宇张威王发家陈捷徐鸿飞奕嘉琦刘苗苗胡玮单婷语丁鑫伟陆世斌
一种用于原子探针的一阶段电解抛光制样装置
本发明属于制备表征材料样品的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原子探针的一阶段电解抛光制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两侧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部设有若干第一圆孔,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转动连接有偏心轮...
沙刚滕龙陈思宇
个体化时代公民意识提升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个体在"脱阈"过程中面临着抽离旧的社会秩序与植入新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困境,在此过程中,人们还未学会在公共生活中进行危机的承担。事实上,只有当社会成员具备了正确的公民意识、成为以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优先、超越私的身份的现代合格公民才能够发挥共同的力量,克服个体化危机,从而抵御社会风险。公民意识主要表现为公民的认同意识与参与意识,在新时期公民意识可从学校公民教育、社区草根行动及公众舆论引导3方面进行提升,培养公民具备独立、自尊、宽容、合作、信任、反思等特质,号召公民为公共福祉做出自愿、自主、自发的行动。
陈思宇程倩
关键词:个体化风险社会公民意识
一种自愈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愈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微生物和所需的营养物质首先以浸泡的方式固载到陶粒上,然后与水泥等矿物材料均匀混合,浇筑形成混凝土。在合适的养护环境下,微生物产生碳酸钙将砂等胶结成为整体,从而填充孔隙...
孙溪晨冯君孙巍巍水维佳胡玮王娅玲单婷语丁鑫伟陈捷王发家徐鸿飞奕嘉琦陈思宇刘苗苗陈柄丞张威
文献传递
一种骨仿生水泥基梯度弹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仿生水泥基梯度弹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具有矿化沉淀功能的脲酶菌为菌体冻干粉,对菌体冻干粉进行活化并培养;步骤二:选用载体,对固载层材料进行制备;步骤三:将固载层材料与水泥砂浆分层...
冯君孙溪晨陈捷刘陈心怡伊米兰卢思怡南毅飞刘苗苗陈思宇陈柄丞
文献传递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民素质的三重要求探析被引量:2
2015年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公民作为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主体,理应承担起治理现代化的重任。社会治理与协商民主制度的推进,要求给予公民更多在公共场合进行商议的空间,从而使公民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必须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培育出符合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成熟的公民素质,真正发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效能。在社会治理活动中,从公民与国家、公民与社会及公民与公民的关系层面建构社会治理体系中公民素质的应然状态,有助于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治理事业。通过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组织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合作,能够促使公民用符合民主法治程序的方式实现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善治中形成公共性的累积,在社会和历史中实现公民主体性。
陈思宇
关键词:公民素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