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巍巍

作品数:114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建筑科学
  • 7篇理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7篇应力
  • 24篇预应力
  • 22篇混凝土
  • 18篇筒仓
  • 11篇仓壁
  • 10篇抗震
  • 7篇有限元
  • 7篇粘结
  • 7篇粘结预应力
  • 7篇水泥
  • 7篇浅圆仓
  • 7篇无粘结
  • 7篇无粘结预应力
  • 7篇后张
  • 6篇预制
  • 6篇水泥基
  • 6篇水泥基复合材...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弹塑性

机构

  • 100篇南京理工大学
  • 26篇东南大学
  • 5篇淮海工学院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江苏省宏源电...
  • 1篇江苏新筑预应...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 1篇江苏新筑同创...

作者

  • 109篇孙巍巍
  • 23篇孟少平
  • 14篇董浩林
  • 14篇张正洋
  • 12篇卢赛
  • 12篇蔡小宁
  • 12篇张帅
  • 11篇陈乐
  • 10篇王磊
  • 8篇冯君
  • 7篇薛赛男
  • 7篇赵志强
  • 6篇王晓鸣
  • 6篇刘志林
  • 6篇张园
  • 5篇吴京
  • 5篇冯志豪
  • 4篇张威
  • 4篇张百涛
  • 4篇范进

传媒

  • 6篇内蒙古科技与...
  • 5篇低温建筑技术
  • 5篇工程力学
  • 4篇工程抗震与加...
  • 3篇水泥工程
  • 3篇混凝土与水泥...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工业建筑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兵工学报
  • 2篇弹道学报
  • 2篇江苏建筑
  • 2篇高教学刊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16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IDA方法的后张预应力装配耗能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后张预应力装配耗能框架(Post-Tensioned Energy Dissipating,PTED框架)的抗震性能,开展了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和抗倒塌研究。以直接基于位移设计的四层三跨PTED框架为基本原型,建立了Open SEES非线性分析模型,并选取10条地震动记录对其进行ID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单项损伤指标,PTED结构需考虑最大预应力筋合力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双项损伤指标。结合IDA分析结果建立了地震需求模型,得到了结构模型的易损性曲线和抗倒塌概率曲线。PTED框架在设防大震作用下倒塌概率为0.2%,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倒塌能力。
孙巍巍张百涛蔡小宁
关键词:预应力地震易损性分析OPENSEES
双列交错孔洞平板螺栓连接试验研究
2007年
通过试验研究,验证现行交错孔洞平板螺栓连接受拉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等面积法及s2/(4g)法)的准确性。进行了16个足尺双列交错孔洞平板螺栓连接试验,试验参数包括交错孔洞纵向间距、横向间距及材料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6个试件破坏于横向截面或交错截面,并且随孔洞纵向间距的增加,破坏形式没有如等面积法及s2/(4g)法所预测的具有从交错截面向横向截面转变趋势,等面积法及s2/(4g)法均无法准确判断连接的破坏形式。试验结果同时表明钢材延性对破坏形式及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这主要是钢材的较低延性将引起螺栓孔洞附近钢板因应力集中而过早破坏。当交错孔洞纵向间距较大时,等面积法及s2/(4g)法预测的受拉极限承载力明显高估了由试验所得的实际承载能力。基于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修正s2/(4g)法,利用其得出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孙巍巍任志浩孟少平
关键词:螺栓连接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
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两对支撑架对称固定在底板上,其顶部通过顶杆连接,支撑架包括一根竖向支撑柱和两根斜向支撑柱,两根斜向支撑柱对称设置在竖向支撑柱两侧,三者顶部固连在一起,底部分别固定在底板上;两根竖...
孙巍巍张正洋董浩林
文献传递
带装甲钢背板的钢纤维混凝土靶抗侵彻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研究钢纤维混凝土抗侵彻性能,对带装甲钢背板的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靶进行12.7 mm穿甲弹、长杆弹高速撞击侵彻试验。根据背靶侵彻深度试验结果,采用防护系数评估复合靶的抗侵彻性能。采用细观离散元模型Lattice Discrete Particle Model、弹塑性模型和Johnson-Cook屈服准则分别描述钢纤维混凝土、弹体和装甲钢靶的材料力学响应,建立了混凝土侵彻问题的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对比钢纤维混凝土破坏形态和背靶侵彻深度,验证仿真模型对于钢纤维混凝土侵彻问题的适用性。针对3种代表性侵彻工况,模拟分析复合靶间隙以及钢纤维含量对于侵彻响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含间隙的复合靶,无间隙的约束条件能够明显减小背靶侵彻深度;钢纤维含量对于背靶侵彻深度几乎没有影响而对混凝土靶破坏形态有较大影响。进一步仿真分析12.7 mm穿甲弹贯穿钢纤维混凝土靶板响应影响因素,得到:圆柱靶直径大于30倍弹径时,弹体贯穿出靶速度趋于收敛;随着靶体厚度增小,剩余速度与撞击速度趋近于线性关系。
冯君孙巍巍刘志林王晓鸣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抗侵彻数值模拟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模型的弹丸侵彻细观混凝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利用颗粒离散单元法,研究弹丸侵彻细观混凝土模型中弹丸受到介质的阻应力与侵彻速度的关系。采用蒙特卡罗法随机生成并投放混凝土骨料且骨料的粒径分布满足级配曲线。通过对混凝土颗粒离散元细观力学模型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巴西劈裂实验和双轴压缩实验的参数反演,确定细观模型参数,能使细观混凝土模型具有和一般混凝土等效的力学性能。分析了骨料、过渡层和砂浆三相材料各细观参数对混凝土单轴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影响以及锥形弹和平头弹弹丸直径对侵彻阻应力的影响。将颗粒离散元细观力学模型方法计算的弹丸阻应力与空腔膨胀理论计算模型相比较,表明计算离散元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实用性。
刘志林孙巍巍王晓鸣
关键词:离散元颗粒流细观模型侵彻
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研究纤维体积率、纤维类型及水胶比对混杂FRCC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参照ACI 544建议的落锤冲击试验,通过自行设计的自由落锤冲击试验装置,进行了抗冲击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泥基材相比,混杂FRCC的抗冲击性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且随纤维体积率的提升而提升;对混杂FRCC抗冲击性能的提升效果:PP纤维
孙巍巍张正洋董浩林黄庆康
关键词:体积率水胶比抗冲击性能
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手柄、导向套筒、连杆组、冲击锤、铁球、固定架、底板、挡块和支撑柱;所述两根支撑柱对称固定在底板上,每根支撑柱上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套筒,两根导向套筒通过连杆组连接,连杆组底部中心设有...
孙巍巍张正洋董浩林程奇鹏凌欢语张栩东张帅卢赛赵志强
文献传递
混凝土渗水性测评用混凝土试件、测评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渗水性测评用混凝土试件、测评装置及测试方法混凝土试件呈长方体,中央位置有沿长边方向的孔洞,孔洞一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胶密封,混凝土试件由三点弯实验制造裂纹,裂纹两侧用铝带密封;测评装置包括塑料管、水管...
冯君孙溪晨陈柄丞丁初帆孙巍巍水维佳王娅玲陈思宇张威王发家陈捷徐鸿飞奕嘉琦刘苗苗胡玮单婷语丁鑫伟陆世斌
基于真空预压的脲酶催化加固钙质砂岛礁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岛礁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真空预压的脲酶催化加固钙质砂岛礁的方法及系统。在基于传统的真空预压技术的施工环境之上,用脲酶代替微生物,跳过了微生物的培养阶段,实现更高效的砂土固结,同时添加了以粉煤灰为主的化学固...
冯君孙溪晨杜鲁飞孙巍巍陈滨卢思怡陶志超王淳汉杨哲昊杨能
地上输料通道对浅圆仓仓壁和通道受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揭示地上输料通道对浅圆仓仓壁和通道受力的影响,开展了不同高径比、不同偏心率的缩尺筒仓模型装卸料试验,并将测试结果与筒仓标准GB 50077—2017有关规定进行对比分析。装料试验结果表明,通道的存在影响了仓壁底部的侧压力分布,仓壁侧压力在通道高度范围内明显小于筒仓标准预测值。整个卸料过程可以归纳为一个倒锥不断下切的过程,倒锥的顶点位于卸料口的正上方。卸料试验中没有观测到超压系数随着卸料偏心率增大而增大的现象。高径比在0.69以下时,仓壁和通道上超压系数普遍较小;高径比接近1.0时,仓壁和通道上超压系数迅速上升。当通道依据标准GB 50077—2017判定为深埋时,通道压力预测值明显小于测试值,偏于不安全。主次通道顶壁及侧壁的静载压力依据本文提出的浅埋公式计算更加合理,其中贮料高度应取为通道计算点的实际贮料高度。建议浅圆仓设计时适当考虑通道的顶壁和侧壁超压系数,可取1.2~1.3。
孙巍巍冯君朱建平张栩东易建荣王磊
关键词:筒仓高径比偏心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