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小宁

作品数:44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应力
  • 34篇预应力
  • 14篇抗震
  • 13篇抗震性
  • 13篇抗震性能
  • 13篇混凝土
  • 11篇预制
  • 11篇自复位
  • 11篇混凝土框架
  • 9篇角钢
  • 8篇粘结
  • 8篇装配式
  • 8篇无粘结
  • 7篇后张
  • 6篇后张无粘结
  • 5篇弹塑性
  • 5篇短肢
  • 5篇预应力筋
  • 5篇粘结预应力
  • 5篇无粘结预应力

机构

  • 29篇东南大学
  • 29篇淮海工学院
  • 14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江苏省邮电规...
  • 2篇南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宏源电...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连云港建筑设...

作者

  • 44篇蔡小宁
  • 26篇孟少平
  • 12篇孙巍巍
  • 6篇武江传
  • 6篇陈佳佳
  • 5篇李青松
  • 4篇闫肖武
  • 4篇程先春
  • 3篇周波
  • 3篇王金兰
  • 2篇吴京
  • 2篇周臻
  • 2篇郑开启
  • 2篇张百涛
  • 1篇姚锦文
  • 1篇卢赛
  • 1篇田安国
  • 1篇张继文
  • 1篇张晨
  • 1篇胡杰

传媒

  • 4篇工程力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工业建筑
  • 3篇江苏建筑
  • 3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建筑结构
  • 2篇施工技术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河南科技
  • 1篇钢结构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2009预应...
  • 1篇第六届全国预...
  • 1篇第七届全国土...
  • 1篇第五届全国预...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应力自复位预制框架中节点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研究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别进行了一榀预应力自复位预制框架中节点和现浇框架中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浇框架中节点相比,预应力自复位预制框架中节点损伤主要集中在角钢上,梁、柱构件及预应力筋基本保持弹性;预应力自复位预制框架中节点的残余变形远远小于现浇节点,能量耗散系数约为现浇节点的一半。
蔡小宁孟少平
关键词:自复位角钢预应力组件抗震性能
后张无粘结混合装配式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2019年
基于OpenSees平台,提出了后张无粘结混合装配式框架(PTHP)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合理选择了6条地震波,对该框架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罕遇地震下框架的层间位移角、梁端转角、柱端转角均满足规范要求。框架的出铰情况合理,属于"梁铰耗能"机制。预应力的损失很小,预应力筋始终处于弹性状态。
张晨徐勋倩蔡小宁孟少平
关键词:后张无粘结装配式动力弹塑性分析
钢管混凝土短柱补偿收缩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探究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收缩变形并补偿收缩,进行了2个钢管混凝土短柱收缩试验和5个不同膨胀剂掺量收缩补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普通钢管混凝土在密封状态下,早期发生膨胀,之后由于水化收缩、徐变收缩及温度收缩等使混凝土发生收缩现象;径向收缩的影响会使钢管对混凝土的紧箍力推迟产生,影响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膨胀剂掺量为12%时,能够完全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使核心混凝土与钢管壁紧密结合,且承载力高、变形小,为最佳掺量。
顾欣欣田安国蔡小宁王金兰郭江培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短柱
半刚性对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节点(简称PTED节点)是半刚性节点,节点的转动刚度对PTED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性能影响较大。引入节点固定系数的概念,给出其理论表达式,并通过PTED节点试验和PTED框架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节点转动刚度的变化对PTED框架结构弹塑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节点转动刚度的减小,在侧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最大顶点位移增大而最大基底剪力相应减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跨弯矩的分布从负弯矩向正弯矩转化。在半刚性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节点转动刚度对结构弹塑性性能的影响。
蔡小宁孟少平
关键词:自复位半刚性转动刚度抗震性能
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结构采用预应力筋与角钢进行装配,由于预应力筋的作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自恢复的能力,残余变形小;角钢增大了结构的耗能能力,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侧移小;角钢也使得该种装配结构施...
蔡小宁孟少平陈佳佳郑开启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筋静力弹塑性
文献传递
PTED框架基于IDA方法失效模式识别
2014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后张预应力装配混凝土框架(post-tensioned energy dissipating,PTED框架)在不同地震动记录下的失效模式,对该结构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IDA)。以Open SEES软件为平台,建立了四层三跨PTED框架非线性分析模型,选取三条代表性的地震动记录对其进行IDA分析,得到了三种不同的IDA曲线。结果表明:预应力筋提供良好的自复位能力;角钢提供良好的耗能能力;不同地震动记录下,PTED结构呈现三种不同的失效模式。
张百涛孙巍巍蔡小宁卢赛赵志强
关键词:预制预应力失效模式
预应力装配式联肢墙计算理论及抗震性能分析
本文针对两种新型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联肢墙-直接装配式联肢墙和混合装配式联肢墙,推导两种联肢墙的肢强系数ζ和整体性系数α,进而推导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侧移及内力,为结构的设计提供计算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DRAIN-2DX并...
蔡小宁孟少平孙巍巍吴京
关键词:抗震性能承载力计算
文献传递
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对东南大学孟少平课题组近十年来在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研究成果的总结,介绍了包括几种典型的基于不同耗能元件的预应力自复位装配框架结构体系、节点连接构造以及耗能元件及装配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情况,介绍了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的发展趋势,并对预应力预制装配结构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孟少平蔡小宁周臻周臻
关键词:预应力自复位
自复位预制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提出一种新型的自复位预应力预制节点形式PTED节点,为了研究PTED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5个PTED边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延性及残余变形等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载到层间位移角为4%时,预应力筋保持在弹性阶段,梁柱连接处缝隙及梁自身的裂缝均能在预应力筋的回弹作用下闭合,节点残余变形较小,PTED节点具有良好的自复位的能力,提高了震后结构的可修复性。加载过程中,梁柱基本保持弹性,而通过角钢的弹塑性变形耗散能量。增大角钢厚度、长度,增大梁高及减小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可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节点的承载力随梁高的增加、预应力筋初始应力的增大、角钢厚度和长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加载后期,节点承受的荷载仍持续增长,加载到4%时,PTED节点仍具有稳定的屈服后刚度。PTED节点还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梁端转动能力。PTED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在地震区推广应用。
蔡小宁孟少平孙巍巍
关键词:自复位预制角钢预应力抗震性能
顶底角钢连接半刚性钢结构抗震性能数值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为了研究顶底角钢连接半刚性钢结构的抗震性能,介绍相关文献中角钢的屈服荷载及初始刚度的计算,基于角钢的拉压试验结果,验证角钢的屈服荷载及初始刚度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并对角钢的屈服荷载计算公式进行修正,进而提出角钢在反复拉压荷载下的恢复力模型;编制角钢连接单元,提出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的顶底角钢连接半刚性钢结构的建模方法,对顶底角钢连接半刚性钢结构低周往复试验、振动台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建模方法具有单元少、自由度少、建模方便、计算效率高、耗时少等优点,采用该文方法进行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精度能满足工程需求。
蔡小宁孟少平孙巍巍吴京
关键词:半刚性恢复力模型顶底角钢数值模拟抗震性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