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综合征
  • 2篇多器官功能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早期干预
  • 2篇器官
  • 2篇器官功能
  • 2篇器官功能障碍
  • 2篇器官功能障碍...
  • 2篇临床干预
  • 2篇干预
  • 2篇H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醒脑静治疗
  • 1篇醒脑静注射液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机构

  • 5篇陕西省安康市...
  • 3篇太和医院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荆州中心医院
  • 2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荆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陈冬丽
  • 1篇刘毅
  • 1篇李江
  • 1篇汪显琪
  • 1篇王可
  • 1篇王传林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氧化应激及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50
2017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氧化应激及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疗效、丙二醇(MDA)、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醇(SOD)、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DA、LPO、S-100β、NSE、IL-1、TNF-α,NIHS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疗效肯定,可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有利于自由基清除。
陈冬丽汪显琪李江刘毅
关键词:依达拉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氧化应激自由基
早期干预(≤6 h)可减轻胡蜂蜇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程度
目的研究胡蜂蜇伤患者早期临床干预时间是否与各器官功能变化有关,并阐述各器官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急诊科进行回顾性研究。对582例住院胡蜂蜇伤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582例住院胡蜂蜇伤患者按临床...
陈萍姚伟龚睿凌瑞杰孙毓徽孙钰文陈冬丽郭翠萍肖敏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干预
人血白蛋白、速尿联合醒脑静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人血白蛋白、速尿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脑水肿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血白蛋白、速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2组治疗第1天、第3天时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第5天GCS评分及随访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人血白蛋白、速尿及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冬丽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速尿人血白蛋白酮症酸中毒脑水肿
早期干预(≤6 h)可减轻胡蜂蜇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程度
目的 研究胡蜂蜇伤患者早期临床干预时间是否与各器官功能变化有关,并阐述各器官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 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急诊科进行回顾性研究.对582例住院胡蜂蜇伤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582例住院胡蜂蜇伤患者按...
陈萍姚伟龚睿凌瑞杰孙毓徽孙钰文陈冬丽郭翠萍肖敏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干预
胡蜂蜇伤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胡蜂蜇伤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和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25例胡蜂蜇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1例,女94例;年龄49(41,60)岁。按照SIRS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62例)和非SIRS组(163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头颈部蜇伤、四肢蜇伤、腰背部蜇伤、腹部蜇伤、蜇伤针数、就诊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同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从白细胞中提取出全基因组DNA,并选取IL-6位点-174G/C、-572G/C、-597G/A、-634C/G和IL-8位点-251A/T、-738T/A、-845T/C、+396T/G,采用PCR进行扩增后双向测序并比对,记录基因分型和频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胡蜂蜇伤致SIRS的危险因素。结果(1)两组四肢蜇伤、腰背部蜇伤、腹部蜇伤、蜇伤针数、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年龄、头颈部蜇伤及就诊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ELISA检测结果显示,SIRS组IL-6和IL-8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非SIRS组(P<0.01)。(3)IL-6-572G/C位点存在CC、GC、GG三种基因型,SIRS组与非SIRS组间各基因型频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8-251 A/T位点存在AA、AT、TT三种基因型,SIRS组与非SIRS组间各基因型频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腰背部蜇伤、腹部蜇伤、四肢蜇伤、蜇伤针数、IL-6-572G等位基因JL-8-251T等位基因胡蜂蜇伤致SIRS相关(P<0.01)。(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四肢蜇伤(OR=2.15)伤针数≥10针(OR=11.10)、IL-6-572G等位基因(OR=3.91)、IL-8-251T等位基因(OR=3.97)均与胡蜂蜇伤致SIRS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胡蜂蜇伤致SIRS患者血浆IL-6及IL-8的表达水平显著提升。IL-6-572G等位基因JL-8-251T等位基因、蜇伤针数≥10针和四肢蜇伤均是胡蜂蜇
肖敏姚伟孙毓徽陈萍陈冬丽孙钰文王传林王可
关键词:黄蜂白细胞介素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