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林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MI联合术前氧合指数对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146例诊断为TAAD并接受孙氏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24h内的氧合指数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与非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氧合指数、气管插管时间和院内病死率等临床结局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TAAD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45.9%。与非低氧血症组比较,低氧血症组机械通气时间(P<0.001)和ICU停留时间(P=0.039)明显延长,且病死率明显增高(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高是TAAD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01,P<0.001),而术前氧合指数高是术后低氧血症的保护性因素(OR=0.987,P=0.004)。ROC曲线分析显示,B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最佳切点为25.8kg/m^(2),术前氧合指数的AUC为0.808,最佳切点是265mmHg。结论BMI>25.8kg/m^(2)是TAAD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氧合指数>265mmHg的患者术后不易发生低氧血症;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更长,院内病死率更高。
- 赵金珍吕萍朱鹏杜松林万俊安冬琪郑少忆
- 关键词: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体重指数
- 心肺转流期间突发电力中断的体外循环应急处理1例:病例报告
- 2021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体质量46 kg,身高147 cm,体表面积1.37 m^(2),择期手术下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体外循环使用Stockert V型心肺机(下称S5)连续血气监测系统(Maquet-BMU40),笔记本电脑(IBM-X220)作为电子记录模块[4],上述设备主电源线连接至抗电涌保护插板(公牛,GN-H3053)持续供电,应用Fusion氧合器(MedtronicBB841)等耗材.
- 彭勤宝孟维朋官莉刘亚湘杜松林郑少忆
- 关键词:体外循环停电
- 血清胱抑素与血肌酐监测在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和血清肌酐(SCr)监测在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AK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方医院胸心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0例,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清Cystatin C、SCr,观察其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运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AUC-ROC)评价其对早期监测CSA-AKI的价值。结果术后2 h,AKI组患者的SCr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SCr诊断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术后第1天,SCr诊断CSA-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取101.5μmol/L时,SCr诊断CSA-AKI的敏感度0.81,特异度0.83;此后,SCr水平虽持续在峰值但诊断效能逐渐下降,术后第3天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术后第1天,血清Cystatin C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其诊断CSA-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此后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诊断效能均进行性升高,术后第3天,血清Cystatin C诊断CSA-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取1.29 mg/L时其诊断敏感度0.71,特异度0.86。结论血清Cystatin C早期诊断CSA-AKI的价值有限,其对监测AKI的进展及持续状态更有意义;而SCr对心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更为敏感,术后第1天的SCr水平对于诊断CSA-AKI有重要意义。
- 孙华东王振康何胜平杜松林邹小明
- 关键词:心脏手术肾损伤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清肌酐
- 二尖瓣置换同期应用Atricure系统行房颤射频消融的近、中期观察
- 目的 总结二尖瓣置换同期应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系统进行房颤射频消融的经验以及探讨术后近、中期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对左房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接受单纯二尖瓣置...
- 张振王振康何胜平杜松林万俊邹小明王武军
-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房颤射频消融外科手术
- α1-抗胰蛋白酶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与α1抗胰蛋白酶(α1-AT)浓度变化的相关性,以及α1-AT浓度变化预测体外循环后AKI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75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50.1±12.0)岁。高血压28例,糖尿病15例。按照术后血肌酐情况分为AKI组(27例)和non-AKI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分析术后肾损伤危险因素,及血浆中α1-AT浓度与AK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KI组体外循环(169.3±56.4)min,non-AKI组(133.5±34.7)min。与non-AKI组相比,AKI组术后1 h血α1-AT显著下降[(0.53±0.53)g/L对(1.46±0.91)g/L,P<0.05]。术后1 h血α1-AT浓度为0.675 g/L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最高。体外循环(OR=5.890,95%CI:1.078~32.173)和年龄(OR=4.427,95%Cl:1.113~17.614)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 h血α1-AT是术后AKI独立的保护因素(OR=0.084,95%Cl:0.021~0.333)。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血α1-AT浓度升高是AKI独立的保护因素,同时可作为术后AKI一项早期预测指标。
- 林雪峰朱鹏杜松林周鹏宇郑少忆
- 关键词:Α1-抗胰蛋白酶急性肾损伤体外循环氧化应激反应
- 电子体外循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与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电子体外循环安全核查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1238例患者,根据使用核查表的方式分为电子组(n=455)和传统组(n=783),比较两组在体外循环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可比,1238例手术中记录各类不良事件共159件,发生率为12.84%,其中电子组455例中记录73件,发生率为16.04%,传统组记录86件,发生率为10.9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子组中未造成不良后果事件(Ⅲ类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9(1.9%)vs.31(4%)],而在隐患事件(Ⅳ类事件)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组[63(13.5%)vs.54(6.9%)]。结论体外循环电子核查表实施简单有效,有助于灌注师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体外循环不良事件,以保障患者安全。
- 彭勤宝孟维朋官莉刘亚湘杜松林郑少忆
- 关键词:体外循环
- 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23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的患者,72 h内手术20例,3~14 d内手术3例。结果本组病例住院期间无死亡。全组体外循环时间(209±5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85±2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28±15)min,24 h平均胸引流量为(570±263)m L,术中平均输红细胞悬液量(5.5±3.8)单位,无再次开胸止血病例。23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3例,短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延迟苏醒)2例,一过性截瘫1例,败血症l例。无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脏器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术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主动脉弓部置换的方法,具有安全可行、容易控制出血、简单易于推广的优点。
- 杜松林万俊王武军蔡开灿刘亚湘毛向辉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STANFORD
- 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
- 目的 探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23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
- 杜松林万俊王武军蔡开灿刘亚湘毛向辉
- 法洛四联症患者围术期凝血因子与抗凝因子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患者围术期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经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治疗的47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1.20~26.00(8.00±6.48)岁;体重8.70~46.00(18.20±21.50)蝇。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4、7、10d常规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Ⅱ、Ⅶ、Ⅷ、Ⅸ、X以及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活性,同时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结果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早期凝血因子Ⅱ(术后第4d:102.66%+20.61%VS.69.27%±16.51%)、Ⅶ、Ⅷ、Ⅸ、X(术后第4d:125.43%±39.97%VS.64.80%±11.46%)活性均较术前水平显著升高,于术后第4~7d达到峰值,在术后第10d仍显著高于术前。PT、APTT值在术后早期均显著下降,在术后第10d仍显著低于术前水平;血浆抗凝血酶Ⅲ及蛋白C活性在术后早期均呈上升趋势,至术后第10d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及凝血功能恢复可能与缺氧改善有关;术后早期的凝血因子活性增强有利于正常止血,而术后晚期则存在凝血/抗凝平衡向着凝血功能增强方向倾斜,有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可进行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 张振李强王振康何胜平杜松林万俊王武军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凝血因子抗凝因子
- 冠状动脉心肌桥外科治疗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治疗组28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合并冠心病5例,合并瓣膜病3例,合并先天性房间隔缺损2例。23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治疗,包括17例单纯左前降支心肌桥松解术,5例左前降支心肌桥松解+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仅冠状动脉搭桥术。3例合并瓣膜病患者,2例在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同时行心肌桥松解术,1例行心肌桥松解+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患者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全组无死亡,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3~60个月,1例单纯左前降支心肌桥单纯行心肌松解术患者仍自述偶有心绞痛发作外,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结论外科手术方式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是有效且安全,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式,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近、中期疗效。
- 肖泽周朱鹏陆军王振康杜松林何胜平郑少忆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