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珊珊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三维重建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病
  • 2篇造影
  • 2篇冠脉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 2篇病变
  • 1篇单支病变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转运
  • 1篇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定量冠状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周珊珊
  • 4篇陈爱华
  • 4篇宋旭东
  • 4篇郝培远
  • 3篇何非
  • 3篇魏向龙
  • 1篇蔡德鸿
  • 1篇李志樑
  • 1篇严全能
  • 1篇郭敬宾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广州海珠区中老年人群不同血糖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民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冠心病(CH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血糖早期干预及CHD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抽取该地区45岁以上社区居民1800人,以空腹指尖血糖≥5.6 mmol/L为初筛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择期进一步以问卷调查、抽血化验及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糖组、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3组。比较各组CHD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应用Framingham CHD预测模型预测10年内CHD发病风险。结果 (1)海珠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组患病率为11.00%,糖尿病组发病率为7.56%。(2)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但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的CHD 10年风险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患者人群的CHD 10年危险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者,但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与CHD关系密切,早期控制血糖对防治CHD具有积极意义。
李强陈爱华宋旭东严全能郭敬宾郝培远周珊珊蔡德鸿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冠心病
三维、二维定量冠脉X射线造影与目测对靶病变血管的评估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比研究三维定量冠状动脉造影(3D QCA)、二维定量冠状动脉造影(2D QCA)与目测法在评估冠脉X射线造影靶病变血管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2009年5月~2009年11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的60位患者65处靶病变血管段的影像资料。分析比较Medis 3D QCA、西门子2D QCA、专家目测对靶病变管腔面积狭窄率、病变血管长度、参考血管直径的测量值,分析比较3D QCA、2DQCA的直径狭窄率测量值。结果冠脉X射线造影三维定量分析、二维定量分析、目测定量分析在成功三维重建62处(3例因靶血管少一个投照体位无法实现三维重建)靶病变中最窄处管腔面积狭窄率(%)(73.87±8.98 vs 79.10±8.06 vs 83.53±8.19,P<0.001)、长度(mm)(28.95±17.31 vs 26.20±16.04vs 27.21±16.58,P<0.001)、参考血管直径(mm)(2.67±0.29 vs 2.64±0.26 vs 2.76±0.29,P<0.001)有显著性差异,三维与二维对靶血管病变最窄处直径狭窄率(%)(54.21±9.48 vs 57.84±10.17,P=0.01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edis 3D QCA对冠状动脉造影能成功实现三维重建,与专家目测和二维定量分析相比,三维定量分析系统能够恢复三维血管形态从而更准确地分析冠状动脉病变。
郝培远陈爱华宋旭东魏向龙周珊珊何非涂圣贤
关键词:三维重建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目测法X射线
ABCA1在逆胆固醇转运中的意义及烟酸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探讨
研究背景 随着AS和CAD的日益增加,人们对血脂的研究日益深入,过去的几十年中,以他汀药物为代表的以降低LDL为主的药物在防治AS及CAD事件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专家认为他汀降脂治疗效果并非最理想,对19项...
周珊珊
关键词:冠心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ABCA1烟酸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文献传递
冠脉造影单支病变靶血管最佳投照角度与介入角度的分析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以临床单支病变靶血管冠脉介入的角度为参照,对冠脉造影三维定量分析软件快速生成靶血管最佳投照角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2009-05-2009-11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65处靶病变中血管段的影像资料,纳入62处为研究对象(有3例右冠造影因仅有单幅投照无法实现三维重建而排除)。从靶病变两个视图的投照影像中重建出三维靶血管并生成对靶血管有最少短缩或延长率的最佳投照角度。然后由两名有经验的术者以介入治疗时使用的投照角度为参照,评价三维重建生成的最佳投照角度的相对优越性,评价结果量化为从-2至2等5个评分等级。并对最佳投照角度和介入角度的短缩率及靶血管生成最佳投照度所需投照次数(等于实现三维重建的投照次数)和介入时发现较理想的投照角度的所需次数进行对比。结果成功实现62例靶血管三维重建,三维重建可实现率为100%,三维重建后自动生成的最佳投照角度评分高于实际介入使用的投照角度(最佳角度平均评分1.41±0.62,P<0.01),靶血管在最佳投照角度下的二维长度短缩率明显小于介入采用投照角度的短缩率(2.35±2.10比9.27±7.82,P<0.01),并能明显减少靶血管投照角度次数(2.08±0.27比2.50±0.65,P<0.01)。结论 Medis3D系统能准确且快速地生成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佳投照角度,最佳投照角度有较少的短缩率,并能减少靶血管所需的X线投照次数。
陈爱华郝培远周珊珊宋旭东魏向龙何非李志樑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
右冠分叉病变三维重建最佳投照角度与介入投照角度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medis3D系统快速生成的用于右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最佳投照角度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5-11月期间接受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0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患者右冠脉病变的两个视图的投照影像进行三维靶血管重建,快速生成最少短缩率或延长率的最佳投照角度,选取两名10年以上介入经验的术者对其优越性进行评估,量化为-2至2五个等级。并对短缩率和所需投照次数进行比较评估。结果:本研究20例右冠状动脉的三维重建率为100%。生成的最佳投射角度量化评分1.38±0.72,明显优于实际介入时的角度,P<0.01。最佳投照角度下右冠状动脉主支三维长度与实际介入角度下二维测量无明显差异(32.54±5.68mmvs29.43±5.47mm,P=0.72),侧支明显长于实际测量值(26.58±3.59mmvs18.03±5.12mm。P<0.05),而主、侧支短缩率均明显小于实际介入时的投照角度的短缩率(1.48±1.88vs10.54±4.89,P<0.01;3.6±2.35vs22.13±8.08,P<0.01),并能显著减少投照次数(2.10±0.31vs2.55±0.61)。结论:medis3D系统快速生成的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佳投照角度优于传统介入使用的投照角度,具有较少的短缩率,并能减少所需的X线投照次数。
周珊珊郝培远陈爱华宋旭东魏向龙何非涂圣贤
关键词:三维重建介入
Wnt-5a/Frizzled-2途径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Ca~(2+)变化的影响的研究
研究背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期处于可逆损伤的心肌细胞经恢复血液供应后缺血心肌细胞的损伤反而加重,并转化为不可逆性。随着冠状动脉溶栓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阻碍缺血心肌从再灌注疗...
周珊珊
关键词:钙离子超载心肌缺血再灌注SIRNA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