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锦雅

作品数:34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科技期刊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伊蚊
  • 5篇抗体
  • 5篇克隆
  • 5篇白纹伊蚊
  • 4篇血吸虫
  • 4篇吸虫
  • 4篇降解
  • 4篇MIRNA
  • 3篇多环芳烃
  • 3篇多环芳烃降解
  • 3篇杆菌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电泳
  • 2篇多环芳烃降解...
  • 2篇信息时代
  • 2篇日本血吸虫

机构

  • 2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韶关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弗吉尼亚理工...

作者

  • 34篇吴锦雅
  • 8篇陈晓光
  • 5篇周宏伟
  • 5篇王征爱
  • 4篇郑培明
  • 3篇顾金保
  • 3篇周晓红
  • 3篇陈望忠
  • 3篇黄开颜
  • 3篇宋建武
  • 2篇宁云山
  • 2篇王小宁
  • 2篇周俊岭
  • 2篇李华
  • 1篇黄行许
  • 1篇周美娟
  • 1篇李莉
  • 1篇赵青
  • 1篇陈旺忠
  • 1篇刘艳霞

传媒

  • 4篇第一军医大学...
  • 4篇编辑学报
  • 3篇韶关学院学报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科技咨询导报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科技与出版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情报探索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今传媒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2005~2009年主要评价指标统计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2010年,核心版)为依据,对近5年来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各项评价指标变化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剖析了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及其在统计源期刊排名逐年上升,且期刊的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也逐渐增大,反映了医学类高校学报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影响力的增强。但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整体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吴锦雅
关键词:高校学报
抗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2002年
目的制备抗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BDNF纯品与酸处理后的沙门氏菌菌体(抗原:菌体为1:5)混合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结果获得3株抗BDNF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B1、B2和4D1,mAb的Ig亚类均为IgG1.ELISA间接法测定腹水mAb效价为1×10-6~1×10-5,各单抗相对亲和力结果为B2>B1>4D1.结论成功研制出抗人BDNF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BDNF在体内组织的表达及分布提供了一种工具,并为基因工程制备BDNF提供了检测方法.
苏瑾张亚莉尤长宣吴锦雅车小燕王小宁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抗体单克隆杂交瘤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应用抗SjP38的单克隆抗体建立血吸虫感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体系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将已获得的单抗用protein-G亲和层析纯化,通过间接ELISA测定每株单抗的亲和常数。按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8株单抗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后进行不同株单抗配对,选出亲和力高、稳定性强的单抗配对组合。胶体金标记4株抗体,选择最佳反应模式,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并对弓形虫感染鼠血样、血吸虫感染前和感染后2、3、4、5、6周的鼠血样进行检测。结果8株抗SjP38单克隆抗体经纯化后纯度达95%以上,其亲和常数介于1×10-8mol/L^2.82×10-10mol/L。根据配对实验,1A6与9H6、1A6与9G7、6G12与9H6、6G12与9G7以及9H6与9G7为最佳配对组合。标记1A6、6G12、9H6与9G7这4株单抗后筛选出最佳反应模式,即以9G7为包被抗体,包被浓度为2.5μg/μl;当1A6为金标抗体,抗体稀释浓度为1:4时,检测效果最佳。对rSjP38的最低检测量为12.5ng/ml。抗检测感染3、4、5、6周小鼠血清,阳性率分别为40%、50%、60%、80%,而弓形虫感染鼠和血吸虫感染前小鼠血样的检测结果为100%阴性。结论通过抗体配对、最佳包被量和金标抗体稀释倍数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简便、特异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自制的rSjP38试纸条能检测血吸虫早期感染鼠血清中的循环抗原SjP38。
吴锦雅杨培良周晓红李华陈晓光
关键词:血吸虫P38单克隆抗体
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互联网思维被引量:13
2017年
本文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客观分析目前科技期刊发展所面临传播形式单一、网络平台不足,期刊网络、数字化发展的管理标准不统一、市场和营销模式不成熟和复合型编辑人才的缺乏等问题,提出综合运用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平台和产业链跨界等意识,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探讨适合当今科技期刊发展之道。
吴锦雅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期刊
广东省医学类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指标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中的数据对39种广东省医学类科技期刊的载文量、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h指数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价广东省医学类科技期刊的总体学术水平和质量。
陈望忠王征爱黄开颜宋建武吴锦雅
关键词:基金论文比H指数总被引频次
同行评议面临的问题与可行性措施被引量:33
2011年
针对同行评议审稿机制在审稿质量和审稿周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制订科学、规范的同行评议的审稿规则、加强审稿专家培训、利用网络改进同行评议形式等措施。
吴锦雅
关键词:同行评议科技期刊
关于中图分类号在科技期刊论文中应用的商榷被引量:18
2008年
从科学发展的现实分析、从检索的途径分析、从分类的标引角度分析以及与国外医学期刊的对照分析等方面论述科技期刊论文无必要标注中图分类号。
吴锦雅陈望忠王征爱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科技期刊论文
抗弓形虫重组SAG1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制备抗弓形虫SAG1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将pET32(a)-trSAG1重组质粒转化EscherichiacoliBL21(DE3),用0.1mmol/LIPTG诱导表达,超声破菌后获得可溶性表达产物,通过Ni-NTA一步法纯化,以纯化的rSAG1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用ELISA和有限稀释法筛选出分泌高滴度McAb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Western blot分析其特异性。结果筛选出能稳定分泌抗rSAG1单克隆抗体的5株杂交瘤细胞株,抗体重链均为IgG1,轻链均为κ链;Western blot分析显示,5株单抗均能与弓形虫速殖子超声抗原中的天然SAG1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制备的抗rSAG1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识别SAG1的高特异性单抗,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言慧李华陈晓光吴锦雅
关键词:弓形虫可溶性表达纯化单克隆抗体
广东省医学期刊SWOT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意义]了解广东省医学期刊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方法/过程]以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60种广东省医学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出版周期、出版语种、有无网站、有无公众微信号、是否核心期刊等。对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39种核心期刊相关评价指标进行SWOT分析。[结果/结论 ]在大数据融合媒体交互应用的时代,广东省医学期刊具有众多优势,也存在优质稿件流失、国际化合作不高、网络传播和交流平台不足等劣势。广东省医学期刊既面临着机遇,也受到来自国内外期刊竞争、复合型人才缺乏及市场营销冲击的各种挑战。广东省医学期刊应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才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吴锦雅江霞
关键词:SWOT分析评价指标国际竞争力
地杆菌FLO株降解芘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研究了从海洋湿地分离的一株地杆菌(Terrabacter sp.1023)降解芘的代谢过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气象色谱—质谱连用技术检测和鉴定了芘在该菌株中代谢的主要中间产物。结果发现5 ppm以上的芘对该菌株发生抑制作用,而5ppm以下的芘可以被该菌株代谢。其代谢途径为在4,5位双羟基化起始,最终通过内脂彻底矿化为二氧化碳。
周宏伟吴锦雅
关键词:代谢途径高效液相色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