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康唑
  • 1篇伊曲康唑
  • 1篇伊曲康唑治疗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念珠菌
  • 1篇阴道念珠菌病
  • 1篇婴儿
  • 1篇用药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梅毒
  • 1篇酮康唑
  • 1篇酮康唑洗剂
  • 1篇念珠
  • 1篇念珠菌
  • 1篇念珠菌病
  • 1篇荨麻
  • 1篇荨麻疹
  • 1篇咪康唑
  • 1篇咪康唑栓

机构

  • 4篇海南省妇幼保...
  • 2篇海口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王燕
  • 2篇陆秋娟

传媒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性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妇科念珠菌病联合用药疗效观察
2007年
王燕
关键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氟康唑咪康唑栓联合用药
不同妊娠期梅毒治疗对妊娠不良结局以及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妊娠期梅毒治疗对妊娠不良结局以及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93例妊娠期梅毒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干预的时机不同,将其分成了三组:<12周(A组),12~28周(B组),>28周(C组),比较各组治疗后的妊娠不良结局、婴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RPR滴度以及1min、5min Apgar评分。结果:C组妊娠期梅毒病人的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以及婴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显著的高于A组和B组;C组中儿RPR滴度≥1∶8母体和婴比例均显著的高于A组和B组;A组中1min、5min Apgar评分≥7分的婴儿比例明显高于B组和C组,并且B组显著的高于C组;A组中1min、5min Apgar评分<4分的婴儿比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并且B组显著的低于C组;上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妊娠期梅毒病人的早期干预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
王燕陆秋娟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
酮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外用酮康唑复方洗剂与口服伊曲康唑两种方法对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疗效。方法将62名确诊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分成2组,A组31例外用复方洗剂,每日涂抹3次,可持续用药至观察期限。B组31例口服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共服7d。结果A组外用与B组口服的患者,用药1wk后,有效率分别为83.9%(26/31)与51.6%(16/31),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4wk后,治愈率分别为67.7%(21/31)与51.6%(16/31),两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用搽药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药品费用仅为17元;B组口服用药,少数患者出现轻度胃肠反应,药品费用高达154元。综合评价A组优于B组。结论两组治愈率比较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起效比B组快,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又无不良反应,表明外用酮康唑复方洗剂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王燕吴多韬
关键词:糠秕孢子菌毛囊炎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
海口市0~5岁儿童荨麻疹的感染原与抗敏原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海口市0~5岁儿童荨麻疹的感染原与抗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分0~2岁组、3~5岁组)荨麻疹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细菌培养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等对所有患儿感染原、过敏原进行检测,并采用自拟统计表对患儿流行病学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200例患儿中,急性荨麻疹发生率较慢性荨麻疹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34、41.970,均P<0.05);3~5岁组儿童急性荨麻疹发生率较0~2岁组明显增高,而慢性荨麻疹发生率却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1、7.843,均P<0.05);并发症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症状及喘息性支气管炎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0.50%(61/200)、27.00%(54/200)、15.50%(31/200)、14.50%(29/200);感染原以为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A型、巨细胞病毒、Epstein-Barr病毒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8.00%(16/200)、6.00%(12/200)、5.50%(11/200)、5.50%(11/200);过敏原主要为蛋白或蛋黄、牛奶、尘螨、鳕鱼,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8.00%(76/200)、30.00%(60/200)、15.50%(31/200)、11.00%(22/200)。结论儿童荨麻疹的主要发病原因为感染及过敏,感染原主要包括细菌、病毒、肠道寄生虫、支原体、节肢动物等,常见过敏原主要为蛋白或蛋黄、牛奶、尘螨、鳕鱼,临床应结合感染原与过敏原进行防治。
王燕陆秋娟
关键词:荨麻疹感染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