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白

作品数:29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水稻
  • 6篇基因
  • 6篇红花
  • 4篇植物
  • 4篇组培
  • 4篇西红花
  • 3篇微生物
  • 2篇稻瘟
  • 2篇稻瘟病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腋芽
  • 2篇有机磷
  • 2篇有机磷农药
  • 2篇增殖培养
  • 2篇增殖培养基
  • 2篇突变体
  • 2篇土壤
  • 2篇培养基
  • 2篇转录

机构

  • 25篇嘉兴市农业科...
  • 9篇嘉兴学院
  • 6篇嘉兴职业技术...
  • 4篇浙江省嘉兴市...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嘉兴市秀洲区...
  • 1篇嘉兴市秀洲区...

作者

  • 29篇李白
  • 14篇李军
  • 9篇高广春
  • 4篇姚坚
  • 2篇蔡金洋
  • 2篇沈亚强
  • 1篇黄佳
  • 1篇曹奎荣
  • 1篇吴剑
  • 1篇高荣村
  • 1篇黄嬛
  • 1篇蔡之军
  • 1篇徐伟东
  • 1篇马燕欣

传媒

  • 6篇浙江农业科学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红花球茎腐烂病发生及综合防控对策
2023年
西红花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和香料,具有预防和治疗脑血栓、抗癌等功效。球茎腐烂病是西红花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由致病尖镰孢等多种真菌引起,严重影响西红花的品质和产量。本文系统总结了西红花球茎腐烂病的致病菌鉴定、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建立西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和制定西红花生产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李军高广春李白朱志明
关键词:西红花
一种水紫树的组培快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紫树的组培快繁的方法,可有效获得水紫树的无菌系瓶苗,外植体接种污染率在15%以下,增殖培养基配方的特点是能有效激活侧芽、腋芽的活性,通过60至90天的培养,可获得3.5以上的增殖效率。继代培养可提升增殖...
种高军顾沈华张会芳陈卓梅王蕾李白张世玺
一种林果专用环切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果专用环切刀,属于林果环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剪刀型结构力臂小,费时费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果专用环切刀,括刀片、辅助杆、连接螺栓和除皮铲,两个刀片平行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螺栓固定,辅助杆转动设在...
种高军张会芳薛桂芳顾沈华李白王蕾朱王薇张晓杰
文献传递
槜李的分子鉴定及其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槜李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植物DNA条形码标准序列ITS、mat K及rbc L对包括槜李在内的22个李品种(或品系)进行PCR扩增、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通过序列比对发现,ITS序列存在84个变异位点,其中3个位点为槜李的特异性变异位点,分别位于165 bp、182 bp及195 bp,另外有8个位点为槜李早、中、晚熟品种变异位点;mat K序列存在6个变异位点,rbc L序列无变异位点,mat K及rbc L序列均不存在槜李的特异性变异位点。相对于mat K及rbc L序列,ITS序列存在较多变异位点,进化速率快,更适宜用来进行槜李的分子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研究。基于ITS序列的进化树分析表明,嘉兴‘槜李’和福建‘芙蓉李’及美国‘恐龙蛋’亲缘关系较近。【结论】研究获得了槜李的分子鉴定方法及其亲缘关系,对于槜李的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李斌李军李白张月华陆其华
关键词:分子鉴定DNA条形码
一种从少量稻米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少量稻米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及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提取的主要对象为少量稻米及稻米部分组织;本发明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实验步骤,能有效地破碎组织、去除淀粉、充分裂解细胞,从...
李白王蕾马燕欣潘月云杨海龙
文献传递
槜李叶片DNA提取方法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槜李是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植物中栽培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的一个品种群,果品珍贵,经济价值较高。槜李叶片富含多糖,常规技术提取的DNA纯度较差、电泳杂带较多。本研究分别用CTAB、SDS、高盐和硅胶膜法提取槜李叶片DNA,通过DNA浓度、纯度、电泳条带和可操作性评价4种方法。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DNA条带完整,有杂带,残留一定RNA和多糖杂质,除蛋白过程需氯仿抽提,操作繁琐;SDS法电泳条带与CTAB法相似,多糖残留较CTAB法多,操作较CTAB法简易;高盐法浓度最高,操作简易,但杂质多;硅胶膜法操作简易,但DNA浓度低,残留多糖杂质。用CTAB纯化法纯化CTAB、SDS和高盐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减少了多糖杂质和电泳杂带。将SDS法结合CTAB纯化法提取槜李基因组DNA,过程无需氯仿抽提,成本低廉,且获得DNA质量较好,适合批量提取槜李样品,并满足下游各种分子实验的开展。
李白李军王蕾种高军
关键词:DNA提取CTAB纯化
3株土壤解磷细菌的功能研究
2016年
利用前期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3株解磷细菌(分别命名为A1、A2和A3),开展河水中有机磷农药降解试验及抑制藻类生长试验。农药降解试验结果表明,A1、A2、A3处理组河水中有机磷农药降解率分别为72.04%、72.37%和65.71%,平均降解率70.04%,比对照组提高36.05百分点。针对有机磷农药对藻类生长的刺激作用,将3个菌株与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复配,结果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增殖的抑制率达58.61%。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环境修复的微生物菌剂开发、应用提供菌种材料及理论基础。
李白李军沈亚强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环境修复微囊藻复合微生物
微生物技术在防治农业面源水污染中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农业面源污染已是我国总面源污染的第一大来源,而水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最重要的内容。由于面源污染的复杂性,防治农业水污染,"防"胜于"治"。随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微生物技术在防控农业水污染措施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生物技术通过减量农业源头污染,截留农业过程污染,来减少污染物向周围水体的排放,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综述和展望了微生物技术在防治农业面源水污染"源头减量"和"过程截断"中的应用,为农业面源水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李白李军
关键词:微生物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
水稻氮高效利用基因NRT1.1B InDel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水稻NRT1.1B基因是已经克隆并进行功能验证的氮高效利用基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根据籼粳稻NRT1.1B基因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发现,籼型NRT1.1B基因及粳型NRT1.1B基因内含子序列中存在插入/缺失位点。对30个常规籼粳稻的NRT1.1B基因内含子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比对,发现NRT1.1B基因内含子存在6个In Del位点,籼型NRT1.1B基因比粳型NRT1.1B基因缺失55 bp。根据插入/缺失位点设计出In Del分子标记,对15个籼稻常规稻品种、15个粳稻常规稻品种、3个籼粳杂交稻品种及20个F2代育种材料进行NRT1.1B籼粳基因型鉴定。检测实验表明与通过NRT1.1B基因的SNP位点开发的功能标记的检测完全一致。通过该标记可以准确鉴定NRT1.1B基因的纯合籼型、纯合粳型及杂合基因型,该方法成本低、简单、可靠,可用于NRT1.1B基因的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李军李白
关键词:水稻氮高效利用INDEL标记
一种适用于白叶枯病菌接种的剪叶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白叶枯病菌接种的剪叶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刀片组件,所述剪叶机还包括用于接种白叶枯病菌的接种机构,所述接种机构包括用于储存白叶枯病菌菌液的储液罐,以及用于将储液罐中的白叶枯病菌菌液喷洒到刀片...
张世玺姚坚种高军杨海龙李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