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威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7篇骨折
  • 7篇关节
  • 4篇肱骨
  • 3篇造影
  • 2篇治疗儿童
  • 2篇上骨折
  • 2篇肘关节
  • 2篇肱骨髁
  • 2篇肱骨髁上骨折
  • 2篇踝关节
  • 2篇髁上骨折
  • 2篇髋关节
  • 2篇近端
  • 2篇骨折固定
  • 2篇关节造影
  • 2篇关节造影术
  • 1篇碘海醇
  • 1篇旋转截骨
  • 1篇旋转截骨术

机构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12篇王晓威
  • 7篇吴永涛
  • 6篇屈继宁
  • 6篇汪兵
  • 5篇李敏
  • 4篇吴革
  • 3篇王晓明
  • 3篇苗武胜
  • 3篇姜海
  • 2篇孙川
  • 2篇李敏
  • 2篇梁小菊
  • 1篇王欢
  • 1篇杨帅
  • 1篇孟海亮

传媒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操纵杆辅助闭合复位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操纵杆辅助闭合复位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645例,其中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32例,14例采用“挤牛奶”手法后闭合复位获得成功,其余18例采用经肘关节后侧撬拨闭合复位成功,其中2例失访,获得完整随访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3~12岁,平均(7.31±2.44)岁。术前合并正中神经症状7例,桡动脉搏动消失4例。复查随访术后X线片,记录末次随访Baumann角、提携角与健侧对比,末次随访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16例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7.8±2.6)个月。健侧Baumann角与患侧术后Baumann角进行Shpiro-Wilk正态性检验,结果提示符合正态分布(健侧P=0.37,患侧术后P=0.64),进行参数配对t检验(P=0.17),提示健侧与患侧术后Baumann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方法进行健侧提携角并与患侧提携角统计学检验(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6例,中1例,优良率占93.75%。结论经肱三头肌后侧“操纵杆”复位技术可以作为闭合复位“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方法有效补充及辅助,在术后早期临床研究中安全有效。
王晓威汪兵梁小菊陆清达苏菲颉强
关键词:操纵杆闭合复位肱骨髁上骨折
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11例报告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的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技术治疗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无明确外伤史的桡骨头前脱位患儿11例,首例术前诊断为陈旧性孟氏骨折,术中发现其桡骨头前脱位,上尺桡关节位置异常,按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处理办法桡骨头不能复位,将尺骨上段截骨,远端向外后侧旋转,桡骨头可获得复位。基于这种发现,对其余10例无明确外伤史的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患儿术前常规行MRI检查,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上尺桡关节位置异常,位于前外侧而不是外侧,由此应用自行设计的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术,将上尺桡复合体向后外侧旋转,从而使肱桡关节复位。采用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术共治疗11例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患儿,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12岁,平均6.1岁。对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和临床功能进行评估,回顾性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本组11例均获12~70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肘关节的X线片提示肱桡关节均复位,无桡骨头脱位的复发,无截骨处不愈合、尺骨近端发育无异常。无伤口感染、神经损伤。提携角明显减小(P<0.05),肘关节的稳定性和屈曲幅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有效,临床疗效满意。
苗武胜汪兵吴革吴永涛姜海屈继宁李敏王晓威梁小菊
关键词:脱位
造影与磁共振成像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评估中的一致性分析
2023年
目的验证髋关节造影与磁共振成像对儿童髋臼的骨性与软骨性覆盖评估的一致性,发掘两者之间优势交叉点或互补之处。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经历过至少一次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的16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行3次石膏固定的有2例,2次4例,1次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3例;双侧为8例,单侧为8例(左侧为6例,右侧为2例),共测量了32个髋关节(24个患侧髋关节和8个正常髋关节),患儿初次手术年龄为(11.88±5.29)个月,年龄范围4~22个月。选取同体位的术中造影片与术后2 d内MRI片,分别测量骨性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与盂唇AI,按照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0组数据。先分为MRI组与造影组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两者对同一指标的测量是否有一致性;再分为AI组与盂唇AI组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明确骨性覆盖与软骨性覆盖之间的关系。结果MRI组与造影组AI的ICC值较高,为0.775(95%可信区间:0.609~0.872),盂唇AI的ICC值中等,为0.621(95%可信区间:0.398~0.784)。AI组与盂唇AI组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RI中AI与盂唇AI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1;P<0.001),造影片中AI与盂唇AI存在正相关关系(r=0.428;P<0.05)。结论在对骨性覆盖指标AI与软骨性覆盖指标盂唇AI的观察上,MRI总是比造影X线测量平均值略高,但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提示两者在观测同一指标时具有一定替代性。
杨帅颉强苏菲王欢吴永涛陆清达王晓威杨亚婷刘趁心
关键词:髋关节磁共振成像关节造影术一致性
儿童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概念与临床表现、病理损伤特点、治疗方案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4例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患儿资料,纳入标准为肘关节脱位合并尺桡骨近端一处或多处骨折,男25例、女9例;年龄(8.3±3.2)岁(范围5~16岁);左侧27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玩滑板车摔伤1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骑自行车摔伤5例及车祸伤3例。所有患儿均于急诊局麻下行手法复位纠正,复查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CT扫描及肘关节MRI,评估骨折脱位的复位及韧带损伤情况;再根据合并骨折块的大小、移位程度及肘关节稳定性确定后续治疗方案:鹰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或接骨板固定,冠突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袢钢板固定,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或弹性髓内针固定。结果34例中经鹰嘴骨折脱位16例,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1例,外翻后外侧旋转不稳定4例及分离型肘关节脱位13例。34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8,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0.8)周,无内固定失效病例。2例肘关节脱位并桡骨颈骨折中1例出现桡骨头坏死、1例出现桡骨近端骺板早闭。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无肘关节半脱位、脱位或不稳定,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5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30/34)。结论儿童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为肘关节脱位合并尺桡骨近端一处或者多处骨折,临床表现以经鹰嘴骨折脱位及分离型肘关节脱位为主,大多通过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取得良好效果。
苏菲吴永涛李敏王晓威孙川陆清达杨亚婷梁小菊屈继宁汪兵颉强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儿童骨折固定术
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导致儿童肱骨近端内翻畸形的诊治
2022年
目的分析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nous dysplasia,FFCD)导致肱骨内翻畸形的影像学特点及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其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2018年收治的10例肱骨内翻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排除感染、创伤等病因,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0~14岁,平均12.1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7例,右侧3例。入院后完善X线片、CT及MRI等检查,并进行相关的测量,包括肱骨近端颈干角、双侧肱骨长度等,均行病灶切除+肱骨近端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检查评价截骨是否愈合、肱骨内翻畸形矫正是否满意、肢体短缩有无改善,每次复查均需要评价肩关节前屈上举及外展功能。结果本组平均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1.1个月。10例术前X线片均可见肱骨近端内翻畸形、颈干角减小、肱骨大结节高位、肱骨近端干骺端的内侧皮质伴有边缘硬化的透亮骨质缺损带,呈凹陷状。MRI可见肱骨近端内侧长T_(1)、短T_(2)信号影,提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存在。术后复查期间均获得截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末次随访患儿肱骨颈干角、前屈上举角度、肩关节外展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患肢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肩关节已经能满足日常及体育活动要求,未出现肩部疼痛、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病理6例为纤维组织,2例为纤维软骨组织,2例为纤维软骨和纤维组织的混合。结论对于排除感染、创伤等病因的肱骨内翻畸形,应考虑FFCD这一特殊的致病因素,通常可通过典型影像学表现诊断,术后病检结果将会更加支持这一诊断。FFCD造成的肱骨内翻畸形,在病灶切除的同时,通过肱骨近端外翻截骨联合接骨板螺钉固定,可以矫正畸形并提供牢靠的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
苏菲吴永涛李敏陆清达马益善王晓威颉强
关键词:肱骨软骨疾病儿童
3种浓度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儿童髋关节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比较3种浓度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儿童髋关节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接受髋关节造影的66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n=22)、B组(n=22)、C组(n=22),分别给予碘海醇注射液原液(300 mgI/mL)、碘海醇注射液与生理盐水1∶1稀释液、碘海醇注射液与生理盐水1∶2稀释液。比较三组的造影图像质量评分,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B组髋关节造影图像评分最高,A组次之,C组最低。三组的髋关节造影图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045,P<0.001)。三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3种浓度的碘海醇对比剂均可应用于儿童髋关节造影术中,注入碘海醇注射液与生理盐水1∶1稀释液时,造影图像质量最高。
李敏颉强陆清达屈继宁梁小菊孟海亮王晓威杨亚婷
关键词:儿童碘海醇图像质量
青少年距骨外侧突骨折——一种易于漏诊的踝关节损伤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距骨外侧突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我科共收治12例距骨外侧突骨折患儿,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8~13岁,左侧8例、右侧4例;致伤原因为5例高处坠落伤、2例立定跳远时受伤、3例下楼梯时摔伤及2例骑自行车摔伤;1例合并有跟骨骨折、t例合并腓骨瑶端骨骺损伤,均移位不显著;受伤至就诊时间2h至2个月。12例患儿中,我科首诊7例、4例伤后外院诊断为踝关节扭伤后4~6d转来我科,1例伤后2个月来我科就诊。按照Hawkim骨折分型原则,I型3例、Ⅲ型9例,无一例Ⅱ型骨折。治疗方案为所有类型骨折中,移位不超过2mm者行非手术治疗、移位大者行切开复位光滑克氏针固定,而漏诊2个月的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共12例,其中我科首诊7例、外院漏诊5例,临床漏诊率为42%;4例为首诊医生阅片疏忽漏诊、1例拍片体位不当漏诊。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随访终了时的躁关节x线片提示无一例距骨坏死、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根据美国足踝外科(AOFAS)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评估疗效。其中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2%。评分为可的是漏诊2个月的患儿。结论儿童距骨外侧突骨折临床易于漏诊,必须依靠仔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方可避免f同时应根据移位程度及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可取得较佳临床疗效。
吴永涛姜海汪兵屈继宁李敏王晓威吴革苗武胜
关键词:距骨骨折踝损伤青少年
儿童肘关节创伤后骨化性肌炎临床治疗策略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患儿肘关节创伤后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特征、预防措施、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3 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院诊治的8例肘关节周围创伤后骨化性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未使用药物治疗,4 例早期给予外固定后4~6周循序进行功能锻炼,另有 4 例则早期未给予外固定且行被动活动。随访观察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早期给予外固定患儿在术后1~2周内出现骨化性肌炎,早期未给予外固定患儿在 4 周内未见骨化性肌炎发生,强行功能锻炼后3~4周内出现骨化性肌炎。早期给予外固定后的患儿骨化性肌炎吸收时间为5~9个月,早期未给予外固定的患儿骨化性肌炎吸收时间为 11~13 个月。出现骨化性肌炎后早期固定的患儿病变局限、成熟更早、吸收时间更短,而继续强行锻炼的患儿病变持续扩大。结论骨化性肌炎多有反复整复及骨折后过度暴力功能锻炼史。粗暴的手术操作及强行被动功能锻炼是儿童肘关节骨化性肌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早期制动是有效的,对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可行手术切除。
汪兵孙健平吴永涛童兴王晓威梁小菊苏菲陆清达孙川屈继宁李敏吴革颉强
关键词:骨化性肌炎儿童肘关节骨折
早期手法复位对肥胖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固定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早期手法复位对肥胖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固定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收治的5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肥胖患儿,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5~12岁,平均(7.81±2.21)岁。患儿分为早期复位组30例(急诊复位室进行早期复位)和对照组28例(未进行早期复位),均限期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时间、术中手法复位次数、C型臂透视次数、肘关节功能变化、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8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3±5.2)个月。早期复位组在实施早期复位后疼痛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早期复位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早期复位组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手法复位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早期复位组术后拔出金属骨针后2周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拔出金属骨针后4周和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前行早期手法复位,可以减轻患儿骨折后的疼痛和不适感,缓解肢体肿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是治疗肥胖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一种必要、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为针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无法进行急诊手术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一种选择。
祁勃海颉强王晓威王晓明杨亚婷
关键词:儿童肥胖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内固定
术中关节造影辅助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术中肘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我科收治18例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患儿,按Salter-Harris分型:Ⅰ型6例,Ⅱ型12例。没有合并神经损伤。均采用术中肘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所有病例均行外侧经皮3枚克氏针内固定。术后肘关节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屈肘90°,前臂旋前位。术后拍片复查,根据愈合情况,3~4周拔除克氏针。然后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肘屈伸活动良好,无肘内翻发生。按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4例,良4例。优良率100%。 结论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术中较难判断复位效果。术中肘关节造影可以清楚显示肱骨远端内外侧关节软骨面,有助于判断闭合复位后的位置关系。闭合复位后经皮穿针固定可以维持良好的位置,防止术后的再移位,有利于减少术后肘内翻的发生率。
姜海王晓威苗武胜吴革吴永涛汪兵李敏屈继宁
关键词:儿童肱骨骨折关节造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