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晶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乳腺
  • 3篇血清
  • 2篇增生
  • 2篇乳期
  • 2篇乳腺炎
  • 2篇乳腺增生
  • 2篇术后
  • 2篇腺炎
  • 2篇哺乳
  • 2篇哺乳期
  • 1篇弹性环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感...
  • 1篇导管相关性血...
  • 1篇性感
  • 1篇胸带
  • 1篇胸围

机构

  • 11篇海口市妇幼保...
  • 3篇海南医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作者

  • 11篇曾晶
  • 3篇林鸿旺
  • 3篇黄小娟
  • 2篇王绪麟
  • 1篇王胜
  • 1篇王景妹
  • 1篇薛丽
  • 1篇林爱群
  • 1篇刘安
  • 1篇叶薇
  • 1篇周爱梅
  • 1篇李小清
  • 1篇梁云
  • 1篇梁云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导管扩张积乳合并感染的病原学和药敏试验及超声图像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积乳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学、药敏试验及超声图像特征,为乳腺导管扩张积乳患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乳腺导管扩张积乳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感染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治疗前均行超声检查,整理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96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9.67%,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40.33%,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及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四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均<30%,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均>30%,革兰阴性菌对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西丁耐药率较高;患者治疗前乳腺超声图像以出现肿块、肿块无明显包膜、边界呈毛玻璃状、肿块内部呈低回声且不均匀、周边高回声壁、部分病灶有冒泡征为主。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积乳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其对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较敏感,患者超声图像有较高的特异性,在对其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邢孔丽薛文丹曾晶陈豪权李小清王胜
关键词:超声图像特征
乳腺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对凝血纤溶功能及淋巴水肿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对凝血纤溶功能及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资料,以术后切口感染患者34例为感染组,切口未感染患者52例为未感染组。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凝血纤溶功能指标、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时间、血小板参数指标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等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感染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低于未感染组,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发生时间显著短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IL-4、IL-6、IL-10、TNF-α及IFN-γ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IL-2水平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感染可导致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异常,与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关系密切。
梁云郭仁妃曾晶林鸿旺薛丽
关键词:乳房切除术根治性淋巴水肿
一种术后胸带组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胸带组装结构,包括:连接胸带,所述连接胸带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胸部垫片,且连接胸带的上端设置有松紧肩带,所述连接胸带的后侧安装有加固条;松紧条,其设置在连接胸带的下侧,且松紧条的内端左右两侧分别设...
冯文华曾晶
乳块消颗粒联合溴隐亭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乳块消颗粒联合溴隐亭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0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用药种类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溴隐亭片,2.5 mg/次,2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乳块消颗粒,10 g/次,3次/d。两组患者经8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乳腺肿块直径、腺体层厚度、输乳管内径和低回声区直径,及雌二醇(E_(2))、泌乳素(PRL)、孕酮(P)、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痛评分、肿块硬度评分、肿块范围评分、肿块大小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乳腺肿块直径、腺体层厚度、输乳管内径、低回声区直径均明显减小(P<0.05),并以治疗组减小最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E_(2)、PRL、p53、VEGF、TGF-β1表达明显降低,而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最为显著(P<0.05)。结论乳块消颗粒联合溴隐亭治疗乳腺增生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乳腺结构、形态改善,调节机体性激素及细胞因子表达。
张青虹王绪麟夏荣江曾晶孙传衍许有春虞桓王景妹
关键词:甲磺酸溴隐亭片乳腺增生泌乳素
一种乳腺伤口冲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腺伤口冲洗装置,包括固定安装盒,所述固定安装盒的内侧开设有污水腔,所述固定安装盒的右上侧开设有净水腔,所述压缩泵机的上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固定安装盒的右上端设置有进液管;安装架,其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
曾晶冯文华
血清可溶性神经纤毛蛋白-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网膜素-1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神经纤毛蛋白-1(NRP-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5例(乳腺癌组)。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清sNRP-1、CPT1A、Omentin-1水平。随访2年,详细记录患者的预后状况,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乳腺癌组血清sNRP-1、CPT1A显著高于健康组,Omentin-1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的乳腺癌患者,血清sNRP-1、CPT1A、Omentin-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组血清sNRP-1、CPT1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Omentin-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期、血清sNRP-1和CPT1A升高、血清Omentin-1降低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sNRP-1、CPT1A、Omentin-1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不良有关,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期、血清sNRP-1和CPT1A升高、血清Omentin-1降低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联合检测血清sNRP-1、CPT1A、Omentin-1对判断患者的生存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张青虹王绪麟杨璐夏荣江曾晶孙传衍许有春陈绵平
关键词:网膜素-1乳腺癌
腹部创伤患者发生感染与SIRS评分和血清CRP及PCT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患者发生感染与预后及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为腹部创伤后感染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医院诊治的腹部外伤患者200例,在入院时行SIRS评分及检测血清CRP及PCT,综合干预治疗,观察创伤后感染及预后。结果 200例患者发生创伤后感染者42例,感染率为21.00%;创伤后感染患者SIRS评分、血清CRP及PCT高于无感染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创伤后感染率、病死率、SIRS评分、CRP、PCT等指标间两两比较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腹部创伤患者创伤后感染率及病死率高,SIRS评分、血清CRP及PCT升高患者创伤后感染及病死风险性显著增高,以上指标对创伤后感染及预后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梁云郭仁妃林鸿旺曾晶林爱群
关键词:腹部创伤SIRS评分C-反应蛋白
乳腺贴在哺乳期急性单纯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急性单纯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并发症,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1],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产后免疫力低下和不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致使乳汁淤积或细菌侵入乳腺小叶及腺管结缔组织内引起的炎症反应[2]。临床表现为乳腺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乳、乳房表面充血、红肿,同时患者常伴有高热、寒战、无力、虚弱等全身感染症状[3]。哺乳期急性单纯性乳腺炎若处理不及时或护理不当,疾病进展后会形成乳腺脓肿,降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目前临床上对乳腺炎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应用抗生素、吸奶器帮助排乳的同时配合10%硫酸镁溶液湿敷[4]。采用吸奶器帮助排乳时,吸奶器只能吸出大、中乳管的乳汁,却无法吸出乳头远端分支小乳管中的乳汁,且反复抽吸易致乳管充血水肿,反而不利于乳汁排出[5],因此临床上使用吸奶器排出乳汁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表明采用中医治疗哺乳期急性单纯性乳腺炎的疗效较好,例如中医局部理疗、手法按摩、推拿、针灸、中药外敷和局部热敷等[6],但上述中医治疗方法实施起来较为繁琐,如何能无痛、简便、快速有效的治愈哺乳期急性单纯性乳腺炎,缓解患者疼痛,消除患者心理紧张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一直都是乳腺炎治疗的研究热点[7]。
黄小娟曾晶吴妮周爱梅庄春雨
关键词:乳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症
2009年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用药物治疗2 782例乳腺增生症疗效的观察。结果治疗满一个疗程后显效56.94%,有效35.62%,无效7.44%。结论中西药物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疗效。
林鸿旺刘安曾晶
关键词:妇女乳腺增生症保健
乳腺癌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外周血PBMCs中PD-1/PD-L1表达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外周血核细胞(PBMCs)中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并行PICC患者,根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3例,未感染组7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9名为对照组。分析三组PD-1/PD-L1表达水平及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PD-1表达及PD-1/PD-L1值高于未感染组,未感染组高于对照组;感染组PD-L1表达低于未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PD-1 mRNA临界值为1.22时预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敏感度为78.26%,特异性为89.61%。PD-L1 mRNA临界值为0.51,AUC为0.800,敏感度为73.91%,特异性为92.21%。PD-1/PD-L1临界值为2.24,AUC为0.863,敏感度为82.61%,特异性为88.31%;导管留置时间及化疗次数是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外周血PBMCs中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较高,检测PD-1、PD-L1及其比值有助于预测PICC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吴妮黄小娟张青虹曾晶符小婧
关键词: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