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楚中

作品数:23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10篇心脏
  • 6篇心脏病
  • 5篇手术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动脉旁路
  • 4篇动脉旁路移植
  • 4篇动脉旁路移植...
  • 4篇移植术
  • 4篇旁路移植
  • 4篇旁路移植术
  • 4篇先天性
  • 4篇先天性心脏
  • 4篇先天性心脏病
  • 4篇冠状动脉旁路
  • 4篇冠状动脉旁路...
  • 4篇冠状动脉旁路...

机构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作者

  • 23篇汤楚中
  • 17篇迟海涛
  • 15篇李寒
  • 13篇潘绪
  • 11篇解水本
  • 10篇赵哲
  • 8篇孙文婷
  • 6篇张鹏宇
  • 4篇张载高
  • 4篇贝亚军
  • 4篇王军惠
  • 3篇朱智明
  • 2篇张海涛
  • 1篇徐善慧
  • 1篇田海涛
  • 1篇屈素清
  • 1篇王力
  • 1篇王育红
  • 1篇曹芳英
  • 1篇胡云鹤

传媒

  • 10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胸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在体外循环下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4例,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3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0例。13例同期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手术切口长5~6cm,左端起自胸骨旁1cm,沿第3肋间。选择同期78例接受常规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间40~86min,平均(55±8)min,体外循环时间60~115min,平均(80±9)min;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38±4)min,(58±4)min,P﹤0.001]。术中平均失血(368.4±15.3)ml,显著少于对照组[(412.1±19.6)ml,P﹤0.001]。结论经右胸小切口行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美观、恢复时间短,但体外循环时间过长。
李寒汤楚中解水本赵哲迟海涛潘绪孙文婷
关键词:右胸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2004年5月至2012年10月行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4~23岁,平均(11.7±6.3)岁,体重15~53kg,平均(32.5±15.0)kg。病种包括单心室10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并大动脉转位10例,三尖瓣闭锁6例,肺动脉瓣闭锁3例,右心室双出口并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均为二期手术。余随访2个月~9年,无死亡病例,发绀消失,心功能Ⅰ~Ⅱ级,活动良好。术后中远期患者静脉压明显升高2例,1例为肺动脉高压,1例为心外管道钙化闭锁。结论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操作较为简便,术后早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仍有待于随访研究。
迟海涛汤楚中解水本李寒赵哲潘绪王军惠
关键词: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心外管道先天性心脏病远期效果
心脏发育的信号调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心脏发育起源于原肠胚阶段位于前侧板中胚层的生心区,生心区祖细胞在特异细胞因子、诱导信号及核心转录因子构成的调控网络作用下分化为心肌前体细胞,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变异或发育环境变化可影响调控网络中的多个环节,最后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因此,研究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调控机制对于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证实Nkx2.5、GATA4、Tbx5、Isl-1等众多早期转录因子均参与了心脏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但网络中大部分信号通路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心肌前体细胞、Nkx2.5、GATA4、Tbx5、Isl-1等转录因子以及Apelin/APJ信号通路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王力汤楚中朱智明
关键词:心脏胚胎发育先天性心脏病信号转导转录因子
联合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总结联合应用常规超滤、零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经验、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24个月,体重5~14kg,体外循环术中根据灌注压、红细胞压积(Hct)行常规超滤+零平衡超滤,停机后行改良超滤。结果 60例患儿均顺利停机,无死亡,未出现超滤并发症。转中Hct22%~28%,平均(25.2±2.2)%;停机改良超滤后Hct上升至33%~38%,平均(34.8±1.2)%。结论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将常规超滤、零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联合应用,零平衡超滤能排除炎性因子,改良超滤能在ECC结束后排出多余的水分,提高红细胞压积,改善心肺功能。
孙文婷汤楚中潘绪解水本李寒赵哲迟海涛
关键词:婴幼儿体外循环
预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外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左心功能低下的患者,在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往往不能耐受心脏搬动,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室颤,有时需紧急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手术。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
解水本汤楚中迟海涛李寒赵哲潘绪王军惠张大庆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预置外科治疗
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尤其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874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62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冠状动脉心肌桥段收缩期压迫程度分为两组:A组(23例):收缩期压迫<50%;B组(39例):收缩期压迫≥5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尤其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和发生率。结果 62例心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2.58%,远段及肌桥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3.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心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近段较远段及壁冠状动脉段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近段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与心肌桥在收缩期的压迫程度有关。
郑楠赵力汤楚中陈宇李田昌朱智明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造影
顺行性脑灌注不同流量控制方法的脑保护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总结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顺行性脑灌注期间使用不同流量控制方法对患者脑保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7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流量控制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T1组(单纯流量控制组),22例,脑灌注流量5~10 ml/(min·kg);T2组(左侧桡动脉压控制组),24例,脑灌注期间维持左侧桡动脉压力40~70 mm Hg;T3组(泵压控制组),24例,脑灌注期间维持泵平均压70 mm Hg。对比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TND)、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PND)的发生情况。结果 T3组术后患者清醒时间与呼吸机辅助时间、TND与PND发生率均低于T1组与T2组。结论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顺行性脑灌注期间使用泵压控制流量,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脑保护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潘绪汤楚中孙文婷李寒迟海涛张鹏宇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顺行性脑灌注流量控制脑保护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性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及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方法总结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83例,其中室间隔缺损65例,房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右室双出口3例,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各1例,给予强心、利尿、选择性扩张肺动脉的药物治疗;选择同期16例患者为对照组,仅给予强心、利尿治疗。监测末梢血氧饱和度变化,以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为标准,判断手术指征。结果治疗组手术64例(77.1%),围手术期死亡2例,无远期死亡患者。对照组手术5例(31.3%),远期死亡1例。结论通过药物对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可以对肺动脉高压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判断手术指征,降低手术死亡率,获得良好的疗效。
李寒贝亚军汤楚中张载高迟海涛潘绪解水本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诊断性治疗
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被引量:2
2012年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由于室间隔异常增厚使得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叶前向运动(SAM征)与室间隔的贴靠造成流出道梗阻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射血量减少,产生晕厥、活动时胸闷、胸疼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猝死。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科共收治HOCM患者10例,均予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迟海涛汤楚中解水本李寒赵哲潘绪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
氨甲环酸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CPB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纤溶系统的异常亢进、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降低等[1]。既往抑肽酶作为一种抗炎、抗纤溶的有效药物,在CPB手术中广泛应用。但由于抑肽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及肾衰竭[2],近年来,临床上通过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A)来保护CPB手术中的凝血因子、血小板及纤溶系统。我们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通过对比40例瓣膜置换手术使用氨甲环酸和未使用氨甲环酸术后引流量,血制品输入量,血小板计数,
潘绪汤楚中孙文婷解水本李寒赵哲迟海涛
关键词:氨甲环酸心脏瓣膜置换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紊乱瓣膜置换手术纤溶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