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菲
- 作品数:6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花白茶饼的工艺方法
- 一种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花白茶饼的工艺方法,属于茶叶加工领域,经高温高压灭菌后的白茶压制成白茶饼,并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在27-30℃、85-90%空气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发花7天,发花结束后在40℃低温条件下干燥以保证成品...
- 孙威江刘菲薛志慧
- 文献传递
- “发花”对白茶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 2016年
- 以白牡丹和寿眉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审评得知"发花"能够赋予白茶新的风味,对寿眉风味品质的提升尤为显著。"发花"对白茶风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香气由鲜爽青涩转向陈香且青涩味消退,具有典型的菌花香。这表现在赋香物质中清鲜味的组分含量减少,而木香和陈香的组分含量提高。滋味从青涩、粗老向陈醇转变。这是由于白牡丹和寿眉在"发花"后呈涩味和收敛性的酯型儿茶素分别降低了2.3和0.69个百分点。茶黄素分别降低了33%和43%。白牡丹"发花"后滋味微苦可能是由于其咖啡碱含量显著升高。"发花"后白牡丹中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从36.10%上升到39.84%,寿眉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从42.16%上升到62.61%,因此"发花"可能存在提高中低档白茶营养价值的潜能。总体来说,寿眉在"发花"后的风味提升要大于白牡丹,这对提高中低档白茶的品质具有重大意义,是一个综合开发利用白茶资源的新思路。
- 刘菲薛志慧叶倩林孙威江
- 关键词:白茶发花风味品质
- 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对白茶主要呈味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本文为了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首次以人工接种的方式研究了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对白茶主要呈味物质的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分析表明冠突散囊菌能够显著降低白茶中呈苦涩味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并提高表没食子儿茶素(EGC)、Asp、His、咖啡碱和山奈酚的含量;灭菌压制的过程中EGCG可能异构化成为更稳定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且二者以相近的含量共存。冠突散囊菌可以降低人工发花白茶饼中呈苦涩味的化合物含量,从而达到减少白茶饼苦涩味的效果;灭菌压制过程也能够降低白茶饼的苦涩味物质的含量。"发花"处理为白茶带来了新的风味,可以丰富白茶产品种类,同时为促进粗老原料白茶的综合利用提供新思路。
- 刘菲孙威江黄艳王恒黄雅彬
-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白茶呈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
- 白茶产品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5年
- 白茶是近年来六大茶类中发展迅速的特种茶,文章从白茶产品种类和白茶加工新技术两个方面展开,介绍了我国白茶通过品种创新、工艺创新,改进白茶品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白茶产业现状做了简要分析和发展建议。
- 黄艳刘菲孙威江
- 白茶品质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5年
- 主要从白茶非挥发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两方面总结了白茶独特风味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鲜叶原料、加工工艺等方面提出提高白茶品质的思路。白茶的高氨基酸、高咖啡碱含量与其制茶品种有关,高黄酮含量则与制茶工艺有关。白茶挥发性组分受到制茶品种和制茶工艺两方面的影响。通过白茶工艺创新,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白茶香气低、滋味淡等问题。
- 刘菲孙威江
- 关键词:白茶滋味成分挥发性成分
- 白茶饼接种冠突散囊菌“发花”工艺研究及其品质评价
- 白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种类,它以其卓越的保健功效广受海外消费者的欢迎。但对于习惯饮用香气显著、滋味突出的国内消费者难以快速接受白茶,这制约了白茶市场在国内的开拓。冠突散囊菌是常见于茯砖茶中的有益微生物,其有性生殖产生的金黄...
- 刘菲
- 关键词:白茶冠突散囊菌微生物多样性代谢组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