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义友

作品数:15 被引量:182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物流
  • 5篇配送
  • 5篇顾客
  • 4篇最后一公里
  • 3篇物流工程
  • 3篇公平
  • 3篇LOGIT
  • 2篇多目标
  • 2篇配送服务
  • 2篇物流资源
  • 2篇基于顾客
  • 1篇帝国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应急
  • 1篇应急物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拥堵
  • 1篇商业物流
  • 1篇双层规划模型
  • 1篇送货

机构

  • 15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江苏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作者

  • 15篇陈义友
  • 12篇张锦
  • 7篇曾倩
  • 5篇罗建强
  • 3篇韩珣
  • 2篇陈以衡
  • 1篇邱小平
  • 1篇蓝天
  • 1篇蔡润东

传媒

  • 2篇计算机集成制...
  • 2篇中国流通经济
  • 2篇工业工程与管...
  • 2篇交通运输系统...
  • 2篇管理学报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中国管理科学
  • 1篇系统管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联合覆盖的自提点服务组合优化问题被引量:7
2018年
企业通过品牌的树立和信息的共享,形成设施点对消费者的吸引合力。考虑顾客行为受到一定区域内、同企业的所有自提点的影响这一因素,运用分段函数刻画不同顾客对各服务产品的距离满意度,通过联合覆盖刻画顾客行为受到多个设施的影响,从而建立竞争环境下的自提点服务组合优化模型。采用帝国竞争算法进行求解,并用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随着预算的增加,每单位成本带来的需求覆盖量增值逐渐减小;随着信号量阈值的增加,最大需求覆盖量呈上升趋势。通过对比联合覆盖与非联合覆盖模型,前者在覆盖量和覆盖成本方面均优于后者。
韩珣张锦陈义友
考虑送货上门影响的自提点多目标选址问题被引量:16
2016年
为提高自提点运行的效率和效益,研究了考虑受送货上门影响的自提点选址问题。基于巢式逻辑模型,提出顾客选择自提服务的决策过程,并刻画了顾客无法准确评估送货上门等待效用或者自提损失效用的有限理性。从顾客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基于排队模型,考虑取货距离、取货时间、运费、安全性、沟通便利性、退货方便性等因素,构造送货上门与不同自提点的分段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有限理性下自提点选址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用自提点的总成本反映效益目标,用总服务需求反映效率目标。针对优化问题,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例结果显示:忽略送货上门的影响将导致设立的自提点总成本和总服务需求量增加;顾客理性程度越高,自提点的总成本和总服务需求将越大;在低运费条件下,顾客将更多地选择送货上门服务,反之将选择自提服务。
陈义友韩珣曾倩
关键词:送货上门多目标优化
基于顾客选择的自提点选址双层规划模型被引量:12
2016年
顾客选择行为影响配送企业自提点网络的运作效率。运用前景理论和MNL模型,分别刻画顾客对送货上门存在的依赖心理和缺乏准确计算能力评估自提服务损失价值的有限理性行为。将配送服务模拟成不同的排队系统,重新构造送货上门服务和不同自提服务的期待价值函数。考虑配送企业和顾客的不同利益,构建自提点选址双层规划模型,以NSGA-II和免疫算法迭代求解上下层模型并进行算例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揭示了配送企业在布局自提点时应关注顾客有限理性行为。
陈义友张锦曾倩罗建强
关键词:MNL模型
基于逐渐覆盖的自提点选址模型与算法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实践表明自提点类型和自提点覆盖距离影响消费者对自提服务的满意度。为解决消费者满意度选址问题,基于逐渐覆盖理论,用凹凸函数刻画消费者的满意度,构建了基于逐渐覆盖的自提点选址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最后,运用大量的随机算例进行计算,并与传统覆盖模型的选址结果进行了比较。算例分析结果揭示了所构建的模型和算法在自提点选址决策中的有效性。
陈义友陈以衡
关键词:消费者满意度
不同主体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选择均衡问题被引量:6
2016年
为刻画顾客和企业在选择自提服务和送货上门服务的差异性,研究了不同主体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选择均衡问题.将自提点和送货上门模拟成M/M/1/1和M/D/1排队系统,从顾客期望效用和企业期望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分别构建了有限理性顾客和完全理性企业的配送服务选择均衡模型.基于博弈论,分别证明了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系统存在Logit均衡和Wardrop均衡,且均衡唯一.数值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揭示顾客和企业在配送服务选择上存在较大差距,且运费和顾客有限理性程度是影响均衡、顾客效用及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
陈义友张锦曾倩
关键词:物流工程
基于变权的物流资源公平分配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物流资源分配,研究了常权和变权形式下个体权重与产出效率对分配的影响,变权可以增加资源量较少个体的权重,实现兼顾公平的目的.提出了一种新的物流资源公平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确定状态变权形式、个体效用和常权构造变权函数,计算个体变权值并比较所有分配可行解的加权总效用,得到最优分配结果.通过刻画效率损失和公平损失选择变权参数,可实现效率最优、最大最小公平以及其它不同程度的公平.以应急物资分配问题为例说明了方法的应用过程并验证了有效性,分析了变权参数对权重、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张锦曾倩陈义友
关键词:物流工程公平资源分配问题
应急物流中公路物资运输配送方案决策支持的研究
2012年
针对应急物流系统中公路运输多出救点、单需求点带时间约束的应急物资配送问题,本文从分析满足需求条件下的最早应急响应时间入手,建立了一个基于应急响应时间最早、应急物流成本最小、应急危险通过率最低的物资分配方案的决策模型,并结合应急物流中物资分配特点设计了模拟算例,算例结果证明了模型与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应急物流系统中公路运输多出救点供应量、单需求点需求量带时间约束的物资配送问题。
陈泳婷陈义友蓝天蔡润东代思诺邱小平
关键词:应急物流物资配送
基于顾客需求异质性的多级自提点选址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为实现自提服务的供需匹配,提高网点和网络的运行效率,研究了多级自提点选址问题。在物流服务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考虑顾客需求的异质性,将目标顾客划分为高级顾客、中级顾客和初级顾客,相应建立包含自提服务中心、自提服务点和自提服务站3个层级的嵌套型自提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自提点层级、顾客需求类型,构建兼顾顾客效用和企业成本的多目标选址模型。针对优化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并用案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自提点的总成本随着顾客效用增加而增加;当企业发展战略聚焦中高端顾客时,可优先布局自提服务中心和自提服务点;反之,优先布局自提服务站。
韩珣张锦陈义友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考虑公平与效率目标的城乡配送中心排队选址模型被引量:2
2016年
为解决随机需求下的城乡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实现物流服务的效率与公平,结合排队论构建了需求转移规则下的排队选址模型.为体现城乡客户需求特征差异,构建时间满意度函数作为服务水平的衡量指标.将客户与配送中心看作M/M/p排队系统,采用需求可转移的排队规则,运用超立方模型计算配送中心的可用概率.目标函数包括嫉妒最小、基尼系数最小及字典序最大等3类公平目标,以及覆盖需求量最大、满意度最大两类效率目标.设计禁忌搜索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中位模型下效率最优,最小嫉妒目标下公平最优,而最大字典序目标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
曾倩张锦陈义友
关键词:物流工程公平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88
2015年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物流服务链的末端配送,是一个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物流的效率、物流的成本以及物流服务的质量。从供应链角度看,物流"最后一公里"是供应链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终端对象是顾客(消费者或受灾者),其目的是在末端节点将货物送到顾客手中,以满足顾客需求。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与配送环境、需求者特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导致物流"最后一公里"困境的不仅包括末端配送问题,也包括上下游衔接问题,如自提点布局问题、路径优化问题、配载优化问题、运输工具选择问题、多式联运协调问题、利益主体博弈问题以及顾客服务质量提升问题等。针对当前我国物流"最后一公里"存在的诸多问题,未来研究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围绕顾客行为因素的应用、公平因素的影响、参与主体协调机制的完善等展开。
张锦陈义友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商业物流物流问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