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可婧

作品数:83 被引量:183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专利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果蔬
  • 7篇干燥速率
  • 6篇热风
  • 6篇挥发性
  • 6篇干燥设备
  • 5篇食品
  • 5篇热泵
  • 5篇微波
  • 5篇抗氧化
  • 5篇褐变
  • 5篇超声
  • 4篇营养品质
  • 4篇热风干燥
  • 4篇花青素
  • 4篇果脯
  • 4篇果汁
  • 4篇发酵
  • 4篇风干
  • 4篇风味
  • 4篇风味物质

机构

  • 76篇广东省农业科...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湖北工业大学
  • 6篇湖北省农业科...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仲恺农业工程...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广东佳宝集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东展翠食品...
  • 1篇广东济公保健...

作者

  • 83篇安可婧
  • 58篇徐玉娟
  • 50篇吴继军
  • 48篇余元善
  • 37篇傅曼琴
  • 36篇温靖
  • 27篇邹波
  • 25篇肖更生
  • 23篇林羡
  • 23篇李俊
  • 22篇唐道邦
  • 19篇张岩
  • 11篇卜智斌
  • 9篇程丽娜
  • 6篇乔宇
  • 6篇汪政富
  • 6篇廖李
  • 6篇陈于陇
  • 6篇丁胜华
  • 5篇赵丹丹

传媒

  • 8篇现代食品科技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科技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保鲜与加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11篇2023
  • 6篇2022
  • 9篇2021
  • 13篇2020
  • 13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姜不同前处理联合热风间歇微波耦合干燥的研究
本文以生姜为原料,采取间歇式以及变功率实现微波均匀化目的,筛选出时间短、能耗小、产品品质高的热风间歇微波耦合干燥(AD&IM),并结合多种前处理(渗透脱水、超高压、二氧化碳浸渍)与AD&IM进行联合干燥,进一步提高干燥产...
安可婧
关键词:超高压
基于电子舌与SPME-GC-MS技术的芒果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本研究以金芒、青芒、红玉和贵妃四种芒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子舌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四个不同品种芒果之间的风味品质差异。电子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很好地区分四种芒果,其中青芒和红玉味觉特征相近,贵妃和金芒味觉特征相近。理化指标显示,水分含量、pH、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与电子舌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采用SPME-GC-MS鉴定四种芒果的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出萜烯类、酯类和醛类等7大类物质,其中烯烃类化合物为芒果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均达到50%以上。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显示能够将四种芒果进行很好的区分,其中青芒和红玉挥发性成分更为接近。得以区分四种芒果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有:金芒中(E,Z)-2,6-壬二烯醛、异松油烯、3-己烯-1-醇以及芳樟醇;贵妃中2-蒈烯、(E)-罗勒烯以及4-蒈烯;青芒中a-桉叶烯、己醛以及(E)-3-己烯醛以及红玉中3-蒈烯、柠檬烯。四种芒果的特征挥发性物质的呈香特性与他们整体香气的感官分析结果保持一致。综合理化指标、电子舌、SPME-GC-MS以及香气感官分析结果显示青芒和红玉,金芒和贵妃具有相似的风味特征。
张浩张浩安可婧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
关键词:芒果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电子舌
2种提取方法对新西兰葡萄籽油品质及其粕中原花青素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为充分利用新西兰葡萄籽油及粕中所含有的原花青素,以新西兰葡萄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法、超临界CO_2萃取2种方法提取葡萄籽油。分别从油脂的提取率、油品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剩余粕原花青素含量等方面对2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对葡萄籽油的提取率、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剩余粕中原花青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索氏抽提法的油脂提取率显著高于超临界CO_2萃取法。从油脂的物理性质上看,2种工艺提取的葡萄籽油的透明度、气味、折光指数、相对密度、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溶性杂质等物理指标差异不显著;化学指标显示,超临界萃取葡萄籽油的碘值、皂化值、酸值、过氧化物值均优于索氏提取法;脂肪酸组成上,超临界CO_2萃取的葡萄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索氏提取的油,尤其是亚油酸含量高达73.58%;超临界CO_2萃取后葡萄粕中原花青素含量高于索氏抽提处理后的葡萄籽,达到61.70 g/kg。因此,超临界CO_2萃取法比索氏抽提法更适合葡萄籽油的提取,同时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油脂后的葡萄籽渣中含有的原花青素更高,这为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及其粕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和高品质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浩安可婧徐玉娟
关键词:葡萄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原花青素
油酸乙酯处理对蓝莓干燥动力学、抗氧化性及蜡质层结构的影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由于蓝莓表面覆盖了一层植物蜡质,阻止了水分的蒸发,使得蓝莓干燥成为一个缓慢而耗能的过程。因此,本文采用食品级油酸乙酯对蓝莓表皮进行处理,然后在较低温(≤70℃...
安可婧张浩吴继军唐道邦肖更生徐玉娟
关键词:油酸乙酯
一种利用射频耦合高压脉冲处理的冬瓜加工方法
本发明属于冬瓜粉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射频耦合高压脉冲处理的冬瓜加工方法,针对现有的技术手段都是通过高温进行杀菌和钝酶,其过程操作复杂,且不能很好的保存冬瓜的营养成分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
余元善徐玉娟吴继军傅曼琴李璐安可婧邹波邹颖李俊
文献传递
增强果蔬风味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果蔬风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鲜果蔬进行热风干燥;(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果蔬同时进行热风干燥和红外照射干燥;(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果蔬同时进行热风干燥、红外照射干燥和紫外照射...
温靖唐道邦肖更生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林羡傅曼琴邹波安可婧卜智斌李俊
文献传递
一种柚皮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柚皮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产品的制备方法是将柚子皮海绵层经粉碎过筛处理后先得到海绵层粉,随后将该海绵层粉与水混合,得到的悬液依次经过超声、酶解、离心、冷冻干燥、粉碎...
温靖徐玉娟余元善林羡傅曼琴黄雯倩彭健安可婧刘昊澄李俊
文献传递
干燥方式对果蔬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8年
近年来,我国果蔬加工业发展迅速,脱水果蔬加工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内外市场占据较大优势的重要行业。然而,果蔬的风味物质是评价果蔬品质的重要指标,在干燥加工过程中其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重点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和联合干燥以及其它干燥技术对果蔬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2个方面的影响以及不同干燥技术引起风味物质变化的原因方面的研究进展,在阐述当前国内外果蔬干燥技术在风味物质上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干燥技术在果蔬风味物质中的应用研究可能发展的方向,为干制果蔬风味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张莉会廖李安可婧刘璐乔宇汪超
关键词:果蔬挥发性风味物质
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优化被引量:5
2019年
为改善受热不均和局部焦糊的现象,得到高品质干燥产品,对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在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真空微波干燥的前后阶段间歇比(PR1、PR2)、转换点含水率及干燥温度对生姜干燥时间、能耗、颜色及总酚含量影响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第一阶段间歇比PR1=1.7、转换点含水率30%、第二阶段间歇比PR2=3.0、干燥温度50℃。
魏来安可婧安可婧唐道邦卜智斌
关键词:生姜真空微波干燥干燥速率正交试验
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针对龙眼原料受热不均匀和微波干燥速率过快与局部过焦的问题,采用间歇微波与变功率微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龙眼真空微波干燥,从功率密度、真空度、装载量三方面分析龙眼果肉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及干燥速率的变化,并建立薄层拟合模型;以颜色、总酚含量、复水性为考察指标,建立功率密度、真空度、装载量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最佳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微波功率密度增加、真空度升高以及装载量减少呈上升趋势;7种数学模型中Two-term model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功率密度12 W/g,真空度90kPa,装载量100g为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最佳干燥工艺。
安可婧徐玉娟徐玉娟余元善唐道邦余元善林羡
关键词:龙眼动力学营养品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