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元善

作品数:398 被引量:915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177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2篇轻工技术与工...
  • 44篇农业科学
  • 12篇化学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5篇发酵
  • 34篇杀菌
  • 26篇营养
  • 26篇活性
  • 24篇抗氧化
  • 24篇挥发性
  • 24篇果汁
  • 23篇多酚
  • 23篇乳酸
  • 23篇食品
  • 22篇乳酸菌
  • 20篇荔枝
  • 19篇荔枝汁
  • 18篇乳杆菌
  • 17篇贮藏
  • 17篇风味
  • 15篇陈皮
  • 13篇饮料
  • 13篇酵母
  • 9篇馅料

机构

  • 387篇广东省农业科...
  • 44篇江西农业大学
  • 34篇仲恺农业工程...
  • 24篇华南农业大学
  • 24篇广东佳宝集团...
  • 2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5篇华南理工大学
  • 13篇湘潭大学
  • 11篇溜溜果园集团...
  • 8篇广东海洋大学
  • 8篇广东宝桑园健...
  • 8篇广东济公保健...
  • 7篇河源市吉龙翔...
  • 6篇广东源丰食品...
  • 6篇西藏自治区农...
  • 4篇广东省农业科...
  • 4篇广东宝桑园健...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作者

  • 398篇余元善
  • 283篇徐玉娟
  • 259篇吴继军
  • 170篇肖更生
  • 158篇温靖
  • 142篇邹波
  • 101篇傅曼琴
  • 74篇唐道邦
  • 72篇李俊
  • 63篇林羡
  • 48篇安可婧
  • 45篇卜智斌
  • 45篇程丽娜
  • 31篇陈于陇
  • 26篇张岩
  • 23篇陈卫东
  • 14篇刘忠义
  • 12篇张友胜
  • 9篇吴晖
  • 7篇唐语谦

传媒

  • 55篇现代食品科技
  • 17篇广东农业科学
  • 15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0篇食品科学
  • 9篇中国酿造
  • 9篇热带作物学报
  • 8篇中国果菜
  • 8篇食品科技
  • 7篇食品研究与开...
  • 7篇农产品加工
  • 7篇食品安全质量...
  • 6篇蚕业科学
  • 4篇中国食品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食品工业
  • 3篇酿酒科技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食品科学技术...
  • 2篇酿酒

年份

  • 3篇2024
  • 63篇2023
  • 55篇2022
  • 44篇2021
  • 54篇2020
  • 36篇2019
  • 22篇2018
  • 20篇2017
  • 20篇2016
  • 14篇2015
  • 26篇2014
  • 18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3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快速检测板栗气味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板栗异味成分方法及其应用,基于GC‑IMS和GC‑O技术联合检测板栗中特征异味物质,以明确板栗的挥发性异味成分及强度,由于GC‑IMS可在受控条件下,短时间内以GC的高分离能力实现对挥发性物质的预分...
刘昊澄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温靖安可婧程丽娜李俊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焙烤饼干的桑葚渣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焙烤饼干的桑葚渣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工厂榨汁剩余的桑葚渣副产物经生物酶法耦联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桑葚渣多酚提取液;对桑葚渣提取液进行纯化并真空浓缩备用;将荔枝果渣经干酪乳杆菌发酵...
邹颖徐玉娟余元善邹波肖更生程丽娜李璐李俊
文献传递
一种用荔枝汁或龙眼汁发酵生产乳酸菌胞外多糖和果糖的新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荔枝汁或龙眼汁发酵生产乳酸菌胞外多糖和果糖的新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荔枝汁或龙眼汁加入发酵罐;2)将碳酸钙加入发酵罐,接种乳酸菌,发酵,得到发酵液;3)将发酵液与酒精混合均匀,静置沉淀,上清液...
余元善吴继军邹波徐玉娟肖更生
文献传递
一种茶枝柑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枝柑果酒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枝柑去皮、榨汁,得到茶枝柑原汁;2)取一部分茶枝柑原汁,进行浓缩,得到茶枝柑浓缩浊汁;3)取一部分茶枝柑原汁,先超滤再浓缩,得到茶枝柑浓缩清汁;4)...
吴继军余元善徐玉娟邹波肖更生温靖傅曼琴李俊
文献传递
荔枝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体外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评价
2023年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荔枝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理化、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通过酶解、超声波、高压热水和高静水压4种方法制备荔枝果渣IDF,利用激光粒度仪、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分析荔枝果渣IDF的粒径、单糖组成等理化结构特性,并探究荔枝果渣IDF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平均粒径最小为(11.88±1.19)μm,酶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含有更多的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各纤维样品均存在典型的纤维素多糖特征吸收峰和纤维素Ⅰ型结构,其微观结构存在差异。功能性质表明,高压热水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总酚含量高达(13.23±0.32)mg GAE/g,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为显著。高压热水法和高静水压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表现出最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超声波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的葡萄糖束缚能力和葡萄糖透析延迟能力均显著高于其它样品。结论:荔枝果渣IDF具有潜在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可作为功能性产品的良好来源。
李依娜余元善胡腾根李璐吴继军肖更生邹波卜智斌
关键词:不溶性膳食纤维单糖组成抗氧化降血糖
焦炭酸二甲酯对荔枝汁中大肠杆菌杀菌效果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焦炭酸二甲酯(dimethyl dicarbonate,DMDC)是一种国家标准GB2760-2011允许使用的杀菌剂,其用量少,杀菌效果好。考察温度、DMDC浓度、pH等因素对DMDC杀灭荔枝汁中大肠杆菌的影响,并对杀菌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浓度对DMDC杀菌效果影响显著,且随着温度、浓度的增大,杀菌效果变好。当pH=4.0时杀菌效果最佳。当初始大肠杆菌数量级为104cfu/mL时杀菌效果最好。韦伯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杀菌过程。
王威利吴继军余元善徐玉娟王小情肖更生
关键词:荔枝汁大肠杆菌动力学模型
不同芥菜品种对发酵泡菜品质的影响规律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究不同品种芥菜发酵后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该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新鲜芥菜的总糖含量选取12个芥菜品种进行发酵,对发酵后的芥菜进行感官分析、微生物、pH值、总酸、有机酸、亚硝酸盐、抗氧化能力、生物胺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竹冲芥菜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其它发酵芥菜,其中,感官评价为87.0分,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分别为1.18×10^(7) CFU/g和1.01×10^(7) CFU/g,pH值4.80,总酸1.73 g/kg,亚硝酸盐含量11.82 mg/kg,DPPH自由基清除率84.60%,有机酸含量1543.69 mg/100 g,生物胺含量30.03 mg/kg,其各项理化指标均位于试验品种前列。此外,发酵竹冲芥菜中共检出40类挥发性化合物,总含量达21.0μg/g,优于平均水平。该研究为芥菜发酵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罗文珊张艳徐玉娟江彪余元善傅曼琴李璐
关键词:芥菜发酵泡菜挥发性物质
一种冷链销售荔枝汁的微生物控制和防褐变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链销售荔枝汁的微生物控制和防褐变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用柠檬酸调配新鲜荔枝汁的pH值;(2)对调配好的荔枝汁进行均质处理;(3)向经均质处理后的荔枝汁中添加Nisin和葡萄糖氧化酶;(4)将含Nis...
余元善吴继军肖更生徐玉娟唐道邦温靖陈于陇
文献传递
一种低热量具抗氧化的枸杞馅料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属于枸杞食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热量具抗氧化的枸杞馅料的制作工艺。采用枸杞原浆与冬瓜蓉配制,添加麦芽糖醇,以及长链菊粉、海藻酸钠制备出低甜低热型枸杞馅料,所制得的枸杞馅料营养成分、保湿性能、抗氧化性、流变特性...
温靖肖更生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林羡彭健李璐卜智斌黄雯倩
二甲基二碳酸盐联合Nisin对荔枝汁中几种污染菌的杀菌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部分杀菌浓度(Fraction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FBC)指数评估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与Nisin对荔枝中3种污染菌的联合杀菌作用。结果表明:DMDC对荔枝中肠膜状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00、150、150 mg/L;而Nisin对肠膜状明串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BC分别为300、25 IU/mL,对大肠杆菌的杀菌作用较差,MBC大于1000 IU/mL。当两者联合作用于荔枝汁中肠膜状明串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时,其FBC指数分别为0.3125和0.375,而两者联合作用于荔枝汁中大肠杆菌时,其FBC指数为2.0,上述结果说明DMDC联合Nisin对肠膜状明串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杀菌作用,而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无关作用。
郭换丽余元善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温靖
关键词:NISIN最小杀菌浓度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